說起抗美援朝戰爭,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是新中國打出軍威、打出國威的第一戰,也是最重要的一戰,三年間,中國打破了美國的不敗神話,也為後續七十多年的和平奠定了基礎。
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的英勇無畏、毛主席的運籌帷幄至今仍被大家津津樂道,但蘇聯的作用卻眾說紛紜,有人說蘇聯在暗地裡提供支援,也有人說蘇聯只是隔岸觀火,打算坐收漁人之利。
事實上,隨著戰爭的進行,斯大林的態度曾發生過巨大轉變,起初他拒絕參戰,但第三次戰役後卻倒吸了一口涼氣,隨即做出一系列動作。
那麼斯大林為何拒絕參戰?第三次戰役後他到底做了些什麼?
今天我們便來回顧歷史真相,好好聊一聊與抗美援朝戰爭有關的那些事。
打還是不打,這是個問題
1950年註定是一個多事之秋,新中國建立伊始,正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但北邊的鄰居卻屢生事端。
6月,朝鮮半島爆發內戰,由於是朝鮮內政,我國沒有插手,而深得民心的北朝鮮人民軍也勢如破竹,一舉攻陷了大片土地,打得南韓李承晚政府只留下了釜山一小塊地方。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美國見南韓軍隊不爭氣,竟然趁蘇聯沒有參會期間,在聯合國強行通過了84號決議,並夥同英法德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組成聯合國軍,公然干涉朝鮮內政。
由於西方軍隊裝備先進、兵力強盛,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後朝鮮半島的實力天平瞬間傾斜,北朝鮮人民軍開始節節敗退,不僅丟失了三八線,甚至被美國人打到了我國的鴨綠江邊。
見美軍來勢洶洶,戰機還多次入侵我國領空,中央軍委連夜展開會議,會議中毛主席堅持要出兵,但也有相當多的反戰派。
他們提出中國剛剛經歷近四十年的戰爭,人民希望休養生息,國家需要進行建設,而且中美實力差距過大,當時中國的人均鋼鐵產量甚至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完全無法戰勝世界頭號強國。
乍聽下來,這種說法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毛主席很快便指出了問題的關鍵——沒有安全,何來發展。
要知道,中國當時僅有一個工業基地,那就是東北。
東北緊鄰蘇聯、朝鮮,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日本侵略中國就是從東北下手,而蘇聯也對旅順港和大連虎視眈眈。
如果再讓美軍肆意前進,長期駐紮在鴨綠江附近,那麼東北地區必然會被美、蘇所鉗制,成為兩個大國的競技場,再也無法帶動全國工業發展。
所以東北是決不能丟的,但美國和蘇聯都不是什麼善茬,你退一步,敵人就進一步,只有用武力進行正面回應,才能徹底斷絕帝國主義國家的野心。
不僅如此,在二戰結束以後,美國和蘇聯都大搞“戰略緩衝帶”,也就是在其他國家設定壁壘,防止戰火蔓延到本國。
而朝鮮半島對於中國來說有著同樣的意義,一旦採取綏靖政策,那麼朝鮮半島將會成為美國的橋頭堡,而趕走美國人的話,朝鮮則會是我國的馬前卒,孰輕孰重,自然不言而喻,所以這一仗早已不可避免。
由此看來,毛主席做出的抗美援朝決議,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是有依據的,更是萬分必要的,在他力排眾議決定出兵援朝以後,壓力就來到了蘇聯這邊。
那麼,斯大林又是怎麼想的呢?
暗藏私心的斯大林
其實,早在8月份北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就找到過斯大林,希望尋求他的援助,但斯大林沒有立刻應允,他主要考慮到這兩個因素。
一來,美國在朝鮮開戰,蘇聯有利可圖。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蘇聯對我國的大連和旅順港一直虎視眈眈。當年軟弱的蔣介石為了請蘇軍幫忙抗日,簽訂了不平等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其中東北地區的大量利益就被出賣。
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宣佈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自然也在其列。
然而到手的肥肉就這麼沒了讓斯大林十分惱火,朝鮮戰爭的爆發卻令他看到了機會,他打算趁美國正式拿下朝鮮後,以保衛中國的名義,重新控制東北,所以說斯大林不想參戰其實並非放棄朝鮮,而是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二來,斯大林認為中國解放軍無法和美軍抗衡。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和日本軍隊的傷亡人數比是8:1,而二戰中美軍和日本軍隊的傷亡人數比是1:10。
從這兩組截然不同的數字中,中美軍隊實力的差距可見一斑。
而且,這還只是冰山一角,日本一個島國,僅憑20萬兵力就從國民黨政府手中拿下了東北,在蘇聯紅軍手中不堪一擊的關東軍,100萬國軍也拿它沒有辦法。
反觀美國,日本最引以為傲的第二艦隊,被美軍拆得連鋼板也不剩一塊,這樣一對比,更加凸顯了兩者實力的天壤之別。
當然了,斯大林對中國的認識還停留在腐敗的清政府時期和軟弱的國民政府時期,所以後來的戰爭走向令他完全沒有預料到,
但在當時,他的不信任為志願軍入朝平添了諸多困難,由於我們使用的武器大多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繳獲的,完全比不上“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打起仗來必然處處掣肘。
雖然志願軍充滿了必勝的信念,但裝備同樣重要,於是周總理親自前往莫斯科,與斯大林進行談判,由於斯大林對戰爭保持悲觀,只答應支援武器,不願意出兵。
而且談好的戰鬥機購買協議也始終無法落實,這使得我軍在戰爭初期一直負重前行,不僅要應對朝鮮半島零下40攝氏度的歷史低溫,還要用落後的武器裝置和美軍硬碰硬。
然而,幾次戰役後,斯大林卻傻了眼。
打服了美國,也打服了斯大林
1950年10月19日,在總司令彭老總的率領下,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正式踏足朝鮮戰場。
25日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由此拉開序幕。
從10月25日到11月5日,第一次戰役僅持續了10天,志願軍以一個軍的主力配合朝鮮人民軍在東線進行阻擊,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趕到了清川江以南,一舉挫敗麥克阿瑟企圖在感恩節前佔領全朝鮮的計劃,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
第一次戰役中,志願軍共殲敵15000餘人。
到了第二次戰役,志願軍開始與美軍正面交鋒。
從11月7日開始,戰事共持續了一個半月,志願軍巧妙地誘敵深入,將美軍引入包圍圈中,打出了一場精彩的反擊戰,著名的長津湖戰役就發生在此期間。
第二次戰役中,志願軍共殲滅聯合國軍36000人,一舉扭轉了戰局,美軍的不敗神話也被打破,開始進入到戰略防禦階段。
1950年年底,美軍為了爭取喘息時間,制定了“先停火,後談判”的戰略,不過,志願軍並沒有給他們機會,而是一鼓作氣,緊追不捨。
從12月31日到1月8日,僅用了9天時間,就大破美軍,將其由三八線擊退至北緯37度線附近,並佔領了南韓首都漢城。
經此一役,美國的幻想徹底破滅,而我國已經牢牢掌握朝鮮戰場上的主動權。
作為一個軍事專家,斯大林自然很快觀察到志願軍的英勇表現,第三次戰役的勝利更是讓他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完全沒有想到,成立不到一年的新中國,竟然將世界第一超級大國斬於馬下,更沒有想到,志願軍打敗美國,用的僅僅是老舊的日式武器。
於是,斯大林立即決定,全面出兵援朝。
首先,他一次性出口了多架蘇聯最先進的米格15戰鬥機,協助中國組建空軍隊伍。
其次,他派遣七萬餘人的蘇聯軍人參加朝鮮戰爭,共出動飛機63000架次,打破了美國的空中封鎖。
最後,他在輿論場上公開支援中朝,逼迫美國放棄了使用原子彈的企圖。
在中、蘇、朝三國的施壓下,美國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在談判桌上也一再妥協,經過漫長的拉鋸戰,戰爭雙方最終於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署《朝鮮停戰協議》。
至此,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正式宣告結束,在幫助朝鮮人民恢復建設後,志願軍也於1958年10月全部回到祖國。
時間已經過去了70多年,我們都知道,經過抗美援朝一戰,西方列強再也不敢與我國硬碰硬,於是我們迎來了長期和平、繁榮的局面。
更加重要的是,正是由於志願軍敢打敢拼、拿下了一場場大勝,才有了斯大林後來不計成本的援助,我們如今引以為傲的空軍才得以在巨人的肩膀上建成。
從這個角度而言,毛主席當時出兵抗美援朝的決議,不僅解了新中國的燃眉之急,更是為如今的軍事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