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文:大臉貓
Hello 大家好,這裡是大臉貓。很久沒有跟大家碼碼字,講講故事了。這次的故事很長,“多圖殺貓”預警。
在前段時間的《百萬計劃》裡,我為了圓學生時代的夢想,買了一臺2008款 3.2排量的奧迪TT。從過戶到維修,很多整備細節都親力親為的研究和採購,前前後後花了接近4個月的時間。
是不是覺得很折騰?
沒錯,我也覺得很折騰。不過拋開3個月的過戶流程(等待上家辦理居住證),其實整備上面花的時間並不多。和今天這位光是修車就花了6個月的哈爾濱大哥相比真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而這位大哥的座駕同樣是一臺奧迪,一臺2006年出廠的奧迪Allroad Quattro“草原狼”。我會從【狼的誕生】、【狼的重生】和【狼的新生】三個章節,向大家詳細嘮一嘮這臺車的故事。
【狼的誕生】
在講修車之前,我們先把時間拉回到30年前,聊聊SUV。
當時的梅賽德斯賓士開始著手研發一款G系列越野車的替代品,新的產品旨在提供更好的乘坐舒適性和媲美轎車產品的豪華內裝的同時,保持優良的透過能力。幾經坎坷之後,在1998年釋出了旗下首款豪華SUV,代號W163的ML系列。
(圖:W163 ML from autoevolution.com)
緊接著在1999年,寶馬利用當時屬於集團內的路虎平臺打造了自己品牌下的第一款豪華SUV,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E53寶馬X5。除了和攬勝相似的後備箱開啟方式,這代X5還搭載了源自於路虎的越野電子系統。
而彼時還沒有SUV平臺的奧迪則非常“簡單粗暴”地將C5 A6 Avant旅行車武裝到牙齒,捨棄“A6”標籤,並冠以“Allroad Quattro”之名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那個牙膏擠爆的年代,自適應調節空氣懸架、託森全時四驅系統幫助Allroad Quattro成為了當時唯一透過路虎官方測試道路的承載式車身車型。不僅保持了運動轎車的操控特性,跋山涉水也都不在話下,在高效的Quattro工作下甚至比當時的E53和W163更適合“和泥巴”。
*為什麼會被稱為草原狼?
首先,我們來看看真正的草原狼Steppenwolf。
這臺Steppenwolf概念車於2000年巴黎車展首度亮相,基於當時奧迪A3和奧迪TT所使用的PQ34平臺打造,裝配了3.2L VR6發動機和多片離合器電控Quattro系統。整體的風格和我們今天的主角C5 Allroad Quattro如出一轍,都是基於轎車身型的越野跨界版。你能從這臺概念車身上看到在SUV盛行時代之前,奧迪對於未來多功能汽車的所有幻想。
(圖:Audi Steppenwolf概念車可擴充套件踏板)
(圖:Audi Steppenwolf概念車多功能儲物盒,甚至還能看到絞盤)
一方面是強悍的四驅系統加上豐富的越野擴充套件套件,另外一方面是諸如三幅方向盤、無框車門等等跑車化的設計。在當下這個SUV設計逐漸轎跑化的趨勢下,回看20年前奧迪對全能車的答案,還是有不少啟發和感慨。
就這樣帶著“草原狼”的靈魂,奧迪C5 Allroad Quattro於2004年進入國內市場。接近百萬的落地價註定了它只能是極少數精英階層和明星大腕彰顯自己個性的選項之一,最為人知的當屬王菲曾經擁有過一臺草原狼(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接下來我就直接用草原狼來代指C5 Allroad Quattro)。
放眼全球,草原狼的銷量也完全沒法和賓士ML以及E53寶馬X5抗衡,甚至連人家零頭都趕不上。直到2005年從PL71平臺誕生的奧迪Q7問世,與初代途銳和初代卡宴三兄弟一起打響了一次頗為壯觀的SUV反擊戰。嚐到甜頭的奧迪也就堅定了“傳統”SUV的發展路線。
時代並沒有選擇草原狼,但它也沒有消失。
在恢復了A6頭銜之後,作為特別版車型一直研發到了如今最新的C8時代。A4車型也從B8開始有了自己的Allroad產品線。集團內的大眾Alltrack和斯柯達Scout等等衍生車型也都應運而生,為欣賞它們的小眾人士帶來不一樣的駕乘體驗。
【狼的重生】
今天講述的這臺草原狼是我們的諾粉劉先生自己從網路上找到的,這位熱情的黑龍江大哥非常喜歡草原狼的外觀和它超強的功能性。
看在車況不錯,原漆比例還非常高的情況下,即使對方給出了比較高的定價,劉先生也是十分爽快的將它收入囊中。
今年2月份劉先生買下這臺車之後,直接把車從黑龍江發物流送到了諾諾上海基地進行整備,給我們的要求很簡單但難度非常大——儘量還原原車質感。一方面是草原狼的保有量實在太少,相對應的,草原狼的後市場配件也是比較稀少。另一方面,我們之前並沒有太多修理草原狼的經驗,擺在我們面前的就像是個巨大的盲盒。雖然外觀的確比較板正,但從這臺車“塌屁股”的姿態來看,彷彿有更多的故事等著我們。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雙片鍛造輪轂的經典設計,看上去力量感十足。四個輪轂的表面都略有劃傷,同樣需要翻新修復。
不過就像原裝輪轂一樣,這臺車幾乎所有配件都保持了原廠的狀態,沒有任何多餘的改裝,光是這一點就特別讓人欣慰。
和它暗綠色的外觀相呼應的,是整臺車黑綠配色內飾。從門板到座椅真皮再到頂棚織物,都是“綠意盎然”的景象,不出挑很耐看。而且座椅的版型都保持得相當不錯,除了些許的褶皺之外,並沒有出現“毀滅性”的破損。
內飾的按鍵基本上都出現了磨損掉漆,這也是我們內飾翻新的重點,也是相對比較輕鬆的專案。即便我們找不到相對應的配件,也可以透過重新噴漆加上鐳射雕刻還原按鍵本來的面貌。
進入車間檢查之前,我們先把已經壽命殆盡的老電瓶給更換掉了,這算是第一個整備專案吧。瞧瞧這底盤升到最高的草原狼,圓圓的車頭、平直的線條加上墨綠的漆面,活脫脫有種陸地核潛艇的感覺!
把車停到工位後下車,我們聽到了類似水滴的聲音從機艙傳來。我們開啟機蓋的一瞬間,一股股青煙從防火牆下方不斷往外冒。
仔細一品,沒錯,是那熟悉的機油味道。
滴答滴答的水滴聲原來是機油漏到下護板和排氣上的聲音,開個玩笑來講這漏油的程度差不多趕上了它汽油消耗的速度。
比起漏油更加噁心是前一任車主在“小作坊”維修的“傑作”。
我們在後來進行維修的時候,發現有一坨黑乎乎的膠狀物黏在了這塊兒右側的鋁製氣門室蓋上。翻了一面發現...
右側氣門室蓋已經裂開了一條縫……可能是因為沒有找到配件渠道,“小作坊”索性就透過打膠的方式應付了事。
發動機艙內部的磨損情況從表面看還是不錯的,看得出前車主起碼的保養還是有在做。不過考慮到它的漏油狀態和維修資源,如果不勤加機油的話,可能早已進了報廢廠也說不定。
“簡單看下來”需要進行維修更換的專案大致包括:
右後空氣避震更換;輪轂翻新;內飾翻新;5個面噴漆;大燈燈殼翻新更換;底盤擺臂拉桿更換;前後剎車盤剎車片更換;水箱更換;電子風扇更換;啟動機更換;發電機更換;方向機總成及繼電器更換;變速箱檢修;渦輪增壓器更換(兩個);氣門室蓋及氣門室蓋墊更換;發動機破損的管路附件更換...
你別說,通常當我們看到這樣的檢查結果的時候,也是有些頭疼零配件的問題。
但這臺車的車主劉大哥自己預先就購買好了很多配件,和車子一同送到了上海店,幫我們解決了相當大一部分採購問題。他透過4S店和一些國內外汽配渠道,前前後後購買到了原廠的水箱(據說是奧迪國內倉庫的最後一件庫存)、方向機、渦輪等等。
不得不說,劉先生是真的喜歡這臺車。而且他也有著相當成熟的玩老車的心態,無論是對於車輛維修做的功課還是零配件的採買都十分專業到位,給我們也提供了非常多寶貴的意見和想法。
負責和劉先生對接的是我們王牌維修顧問蘇祥瑞,據劉先生回憶,那段時間每天最“得勁”的時候就是和祥瑞影片交流最新的維修進展。算上最後來店裡提車,劉先生從哈爾冰到上海一共跑了三趟,只為親自“督戰”。
相比於細小繁雜的毛病,這樣大刀闊斧的零配件更換從難度上來講並不大。但因為疫情的影響、零配件採購等待還有因為購買的零配件不匹配或者狀態不佳產生的退換,漸漸把我們的維修工期從冬天拖到了夏天,將近6個月的時間。
前幾天,電腦突然讀出了氧感測器相關的故障資料。問題直接指向了三元催化和氧感測器,感測器倒還好找但是三元催化是真的沒有辦法短時間找到原廠件。我們在虹梅南路汽配城找到了一家專門做三元催化的店家,他們有國產的替代方案,不用收錢,只收了我們廢掉的兩個三催。(三元催化裡的貴金屬價值相當高)
還記得8月初,當我開著修好的草原狼準備去松江佘山拍照之前,問了下劉先生是什麼原因使他願意不計成本地投入了接近20萬(不包括買車),來拯救一臺15年的老車?
答案並不是想象中的“情懷”和“夢想”,只是單純的喜歡罷了,他也不打算將這臺C5 Allroad Quattro售賣,想一直開下去。
判斷自己是否喜歡一件事兒,最好的方式並不是怎麼全力去達成它的過程,而是當你擁有、實現它之後自己還能保持當初那份熱情,會盡自己的努力去保護和維繫它。
後來劉先生也沒有選擇板車託運到哈爾濱,他選擇自己一個人從上海開回去,做一個2500km長測。令他開心,同樣令我們安心的是草原狼全程沒有任何的拉垮,基本上達到了劉先生在年初時的期待。到家之後,他還給草原狼做了四位數的深度清潔(包括底盤),讓人在欽佩他愛車之心的同時,也對他充裕的玩車預算感到億絲羨慕。
【狼的新生】
在最後一個章節之中,就讓我們好好欣賞一下這臺修復完成後的奧迪C5 Allroad Quattro,聊聊我對這臺車的一些感悟。
在這臺車說明書的封面上,它的正式中文名叫做“奧迪全能四驅車”。
當時的奧迪將太多的元素賦予在了一臺“人畜無害”的C5 Avant上面,與當時奧迪S4同宗同源的2.7T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粗獷未噴漆的前後保險槓和輪眉、帶有託森差速器的機械Quattro四驅系統、能使離地間隙從最低142mm升到最高208mm的空氣避震(作為參考,現款的Q5最小離地間隙為179mm)。
起碼在它誕生之初,是一個非常獨立的定位。可能不是特別恰當,但我真的想用“縫合怪”來形容它。
無論是眼前的C5草原狼,還是最新的C8 A6 Avant和B9 A4 Avant,我感覺奧迪對於旅行車的設計一直拿捏得非常到位。無論是功能性主導的年代,還是設計感先行的新千年,你能發現奧迪旅行車的車身比例十分和諧,首尾設計也相之呼應。
前後保險槓上的鋁合金防擦飾板、門板下方的銀色飾條、銀色的行李架加上一些鍍鉻飾條的點綴為草原狼粗獷的外觀“提氣”不少,多了幾分豪華車應有的精緻感。
如果您的手上也有一臺老車需要翻新,大燈是外觀上我最覺得價效比最高的整備專案。往往更換一個嶄新透亮的燈殼,就會讓整臺車看著非常精神,減少了很多“老舊”的感覺。
2.7T 5V的發動機在新車狀態下能夠輸出184kW的峰值功率,以及350Nm的最大扭矩。變速箱採用了5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實際駕駛體驗上,動力儲備推動1.8噸的草原狼還是十分夠用的。5AT的表現也十分順滑,沒有了剛到店時候的衝擊感。而且得益於雙渦輪的配置,能將最大扭矩輸出點提前到了1800rpm,對於一臺接近20年前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來說還是相當優秀的。
在油耗方面,劉先生實際駕駛下來這臺車高速6毛錢一公里,城市一塊多一公里。對於這麼老的一臺車來說,我覺得完全可以接受。
而這臺2.7T發動機的“滿血”高功率版本在B5 S4上,最高能輸出195kW的峰值功率和400Nm的峰值扭矩。可見它的潛力如果完全釋放出來,還是相當可觀的。
(圖:支援6碟CD和無線電視的Navigation Plus導航主機,按壓四角可以調節螢幕角度)
正如上面所看到的,在這臺草原狼的內飾部分,奧迪幾乎把當年它能給到的配置都塞了進來,目前所有功能也都能正常工作。安全性方面,前後側氣簾也都是有配備。內裝的品質在當時也絕對稱得上豪華車的定位。
之前磨損掉漆或者發粘的按鍵和滾輪都進行了換新處理。
後排坐墊的填充,寬大厚實,而且沒有損失過多的前方腿部空間。
內部的儲物空間不算特別的充裕,門板上的儲物槽即便是擴充套件開來也夠嗆放得下尺寸較大的飲料瓶。不過你能看到每個門板下方都貼有防踢貼紙,避免平時上下車對內飾板的損傷,看得出這臺車之前的使用者還是非常愛惜它的。
接著我們來看看重頭戲——後備箱。在不放倒後排的情況下,後備箱共有455升的空間,對於四口之家的日常出行不在話下。
後備箱中幾乎所有的飾板都採用了植絨包裹,觸感賊棒,妥妥豪華車派頭。
有了後窗遮陽簾,後排乘客也不用擔心後腦勺被曬著了:)
後備箱底板的成色非常不錯,甚至連門檻保護膜都沒有被磨掉,很難想象這十多萬公里是怎麼用下來的。但最讓我吃驚的,是這臺車過剩的用料設計。
(圖:差點忘了說,用於前排車窗除霜除霧的出風口也有獨立開關)
別小看這些不起眼的開關和機構,對於汽車生產來說都不會是一筆小數目,也是成本控制首先“最佳化”的地方。包括前排中控上“密密麻麻”的按鍵旋鈕、可調節顯示屏,花在這些細節上的設計測試成本相比於當今一個大屏“走天下”的時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寫到這裡,這臺草原狼的前世今生基本上跟大家都聊得差不多了。對於喜歡奧迪、喜歡旅行車的我來說,能遇到這樣一臺草原狼,見證它從“重病纏身”到如今“容光煥發”真的是一件非常開心和幸運的事情。
前幾天有個粉絲在我們瑪莎拉蒂總裁的影片下面評論說“這樣的老車還能開多久?”
我回復到,只要政策友好,你願意花時間花錢去養護,那麼一臺車理論上是可以永久儲存下去。在汽車工業發展較早的國外,有不少20年車齡、30年車齡甚至更久的老車至今仍在公路上行駛,這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當天拍完照片回公司的路上,還遇到了一臺外觀品相非常不錯的初代X5 E53。駕駛它的是一位年輕的小夥兒,可能也是二十多歲的樣子,牌照也是比較新的號段。也許也是一個喜歡老車的同齡人吧。
我在紅綠燈前和他並排停下,把空氣避振開到最高擋。
可能是餘光注意到了旁邊逐漸升高的草原狼
他探出身,我們倆相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