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仁其人,是國民黨嫡系將領中軍事能力比較突出的一位。此人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卻兩次在立下大功之後被老蔣撤職,坎坷的遭遇令人不勝唏噓。
陳明仁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成名於第二次東征中的惠州之戰,是根紅苗正的嫡系將領,曾被老蔣譽為黃埔軍校的一面旗幟。但陳明仁性格耿直,經常與上級乃至“蔣校長”發生分歧,導致他的軍事生涯充滿了坎坷。
一:驍勇善戰的名將
陳明仁,字子良,1903年4月7日出生於湖南省醴陵縣洪源鄉洪源村(今湖南省醴陵市李畋鎮洪源村)。陳明仁7歲讀私塾,10歲入新式學堂,17歲考入長沙兌澤中學,在當時算是一位知識分子了。
從長沙兌澤中學畢業後,陳明仁回到洪源鄉擔任小學教師。1924年,陳明仁投筆從戎,南下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從黃埔軍校畢業後,陳明仁以排長的身份參加了廣州國民政府討伐軍閥陳炯明的東征作戰,這成為他名將生涯的起點。
陳明仁作戰勇敢,經常帶頭髮起衝鋒,很快便在東征軍中聲名鵲起。在攻打東莞的戰鬥中,陳明仁率部奮勇爭先,一舉擊潰守軍一個營,榮升連長。攻打惠州的戰鬥中,由於老蔣指揮不利,東征軍在攻城時遭到了守軍的頑強抵抗,多次強攻無果,損失慘重。
關鍵時刻,年輕的陳明仁站了出來,他率領全連將士組成敢死隊,冒著槍林彈雨發起攻擊。戰鬥中,陳明仁一馬當先,第一個登上城牆,力助國軍攻克了惠州堅城。惠州之戰結束後,老蔣特別嘉獎了陳明仁,他令全軍將士右手舉槍,向陳明仁致敬,並當場提拔其為中校營長,稱讚他為黃埔一期的一面旗幟,陳明仁一戰成名。
從此,陳明仁開始受到老蔣的器重,在北伐戰爭、中原大戰、圍剿蘇區、平定閩變等一系列作戰中表現突出,地位也是水漲船高,1933年,程明仁榮升第80師師長。此時的陳明仁年僅30歲,豪情萬丈,意氣風發,在軍隊中的前途無限光明。
很快,陳明仁便遭遇了他軍旅生涯中的第一次挫折。1934年,陳明仁率部參加對閩贛蘇區的圍剿作戰,在作戰中,國軍遭到了紅軍的頑強反擊,損失慘重。陳明仁因為指揮有方,表現是幾路國軍中最好的,但因為其在作戰過程中多次頂撞上級,遭到排擠。很快,陳明仁被以“吃空餉、貪汙、與紅軍作戰不利”等罪名撤職。
陳明仁是幾路國軍中表現最好的,卻被以“作戰不利”的罪名撤職,這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之後,陳明仁被老蔣派往廬山軍官訓練團學習,又被派往國民黨陸軍大學充電,完成學業後便在軍事參議院擔任參議,就此被閒置起來。
抗日戰爭的爆發,給了陳明仁東山再起的機會。1938年6月,國民政府將軍政部第六補訓處的新兵改編為預備第二師,陳明仁被任命為該師的中將師長,再次獲得了發揮軍事才華的機會。
預備第二師成立後,馬上開赴抗日前線參加了武漢會戰,之後,陳明仁又率部參加了九江保衛戰、桂南會戰等一系列對日作戰。1941年,陳明仁改任第七十一軍副軍長。1943年底,滇西緬北戰役爆發,陳明仁率部在松山、騰衝、龍陵、龍山等地連續對日作戰,在付出了慘烈的代價後,成功打通了中印公路。戰後,陳明仁榮升第71軍軍長。
陳明仁驍勇善戰,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將。但此人性格桀驁不馴,經常與上級發生分歧,甚至在面對老蔣時,也敢屢次頂撞,所以,陳明仁雖然戰功不俗,但職務卻一直不高。到抗日作戰後期,他的同學胡宗南、杜聿明等人都已經是集團軍司令級別了,而陳明仁卻只做到了軍長。
二:四平鏖戰
1946年,陳明仁率71軍乘坐美國軍艦趕往東北,參加內戰。1947年5月,東北民主聯軍發動夏季攻勢,連續攻佔了二十多座縣城,殲敵六個師,將中長鐵路攔腰斬斷,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國民黨軍隊抵擋不住,節節敗退,被迫龜縮排長春、瀋陽、四平等幾個大城市中。巨大的優勢下,在請示中央軍委後,東北民主聯軍決定攻打戰略要地:四平。
此時,四平與瀋陽的聯絡已經被我軍切斷,東北民主聯軍共有兩個縱隊、一個師、六個炮兵營共計九萬人的隊伍參加攻城戰,四平城內的第71軍只有不足兩萬人,我軍志在必得。
之前,我軍已將四平國軍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但事情很快起了變化。為了加強四平的城防力量,陳明仁發動四平城內的民團、保安乃至政府職員加入軍隊,將守軍數量一下子擴充到三萬餘人。
我軍發起進攻前,鄧華將軍秘密前往四平,偵察敵情,摸清了守軍增兵的情況。從四平返回後,鄧華馬上向野司反應了守軍增兵的情況,認為應該增加攻城兵力,以確保萬無一失。
一向謹慎的東北民主聯軍首長這次卻大意了,他並沒有聽從鄧華的意見,而是按照原計劃發起了進攻。1947年6月11日,東北民主聯軍向四平發起總攻擊,在戰鬥中,我軍一度攻入了四平城內,國民黨遼北省政府主席劉翰東嚇得魂飛魄散,當場就欲撇下軍隊逃跑,結果卻被陳明仁攔住。
陳明仁派人看住劉翰東,防止他繼續逃跑,繼續指揮守軍與我軍展開了巷戰。雙方激戰正酣之時,陳明仁命人從倉庫中取出數袋大豆,灑在街道上,我軍踩上大豆後,腳底打滑,作戰極為不適,雙方巷戰19個晝夜,我軍始終未能攻下四平城。
東北民主聯軍原本預計可以在三到五日之內拿下四平,結果足足打了接近40天,四平城依舊巍然不動。此時,鄭洞國率領的國民黨援軍即將抵達戰場,形勢對我方更加不利。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東北民主聯軍最終被迫撤出了四平城。
陳明仁孤軍堅守四平近40日,為國軍保住了這個戰略要地,立下了大功。四平戰役結束後,老蔣派飛機將陳明仁接到南京,提升他為第七兵團司令員,並授予其“青天白日勳章”,晉升中將軍銜。
當時,老蔣正準備撤銷東北保安司令部,將東北的軍隊改組為三到四個兵團,由新上任的東北行轅主任陳誠統一指揮。陳誠赴任前,向老蔣推薦陳明仁擔任第二兵團司令長官,老蔣對此事也沒有異議,看起來,陳明仁馬上要登上人生巔峰了。此時,一個從天而降的橫禍擊中了陳明仁,使他不僅未能高升,反而滑落到人生的谷底。
三:命運多舛
1947年9月,為了宣傳所謂的“四平大捷”,陳誠組織參觀團到四平城參觀陣地。在參觀團中,一位美國顧問發現四平的城防工事有很多是用美國援助的大米、麵粉構築的,當場就表達了不滿。當參觀團看到四平街道上燒焦的大豆後,更是議論紛紛。
此時,因試圖在戰場逃跑而被陳明仁阻止的劉翰東找到陳誠,狀告陳明仁縱兵搶劫糧食,劉翰東還派人給陳誠寫了一封匿名信,反映第87師在車站搶走全部糧食,並編成順口溜曰:四平不平,搶燒一空。
劉翰東是陳誠的親信,深得其信任,陳誠立即將此事上報給了老蔣。老蔣馬上召見陳明仁核實情況。陳明仁無可奈何地說:“徵糧確實是有的,動用美國援助的糧食構築工事也是有的,共軍有9萬人,我軍不足兩萬,寡不敵眾,為了構築工事,我不得不用美援加強工事,如此士兵的口糧就不夠了,只能從百姓中徵糧了。至於撒在地上的大豆,那是打仗用的,都已經燒焦了,收不起來了。”
陳明仁不卑不亢地回答,並未能給老蔣想要的答案,老蔣對陳明仁的印象本就一般,此時更是一落千丈,他說道:“公目之為貪婪之徒也(我看你就是個貪婪的人)。”
為了守城,徵用糧食投入戰場,卻被老蔣認為是貪婪之人,老蔣之昏庸無能可見一斑!很快,老蔣便對陳明仁作出處理:免除一切職務,調往南京任國府中將參軍。從兵團司令到參軍閒職,陳明仁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經歷了悲喜兩重天。
陳明仁性格倔強,在軍事上每每堅持己見,與上級的關係極不和諧,他一生中,前後共兩次在立下大功後被撤職,令人不勝唏噓。第一次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陳明仁率部參加對閩贛蘇區的圍剿,在戰鬥中,陳明仁表現不俗,卻因為頂撞上司被誣陷,最終被按上“吃空餉、作戰不利”的罪名撤職查辦。
在第三次四平之戰中,陳明仁以少敵多,力挽狂瀾,成功守住了四平城。在戰鬥中,陳明仁阻止了試圖逃跑的陳誠親信劉翰東,埋下了禍根。四平之戰後,劉翰東馬上向陳誠舉報陳明仁縱兵劫掠,先前陳明仁用美援構築工事的事情已經讓陳誠丟了面子,又得到自己親信的舉報,陳誠對陳明仁的態度馬上來了個180度大轉變。
陳誠在赴任東北行轅前,親自向老蔣推薦陳明仁擔任兵團司令,到東北後,陳誠卻給了陳明仁重重一擊,他親自給老蔣發電,舉報陳明仁縱兵劫掠。就這樣,剛剛在四平立下奇功的陳明仁不未得到升遷,反而被剝奪兵權,調任閒職。
此時的老蔣對陳明仁失望透頂,但陳明仁的軍事生涯並沒有終結,因為有一個人一直很欣賞他,這個人就是有著“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
四:棄暗投明
1948年,老蔣決定起用白崇禧統一指揮華中各路國民黨軍隊,任命其為華中剿總司令長官。白崇禧對陳明仁的軍事才能一直比較欣賞,他上任後,便向老蔣推薦陳明仁擔任武漢警備司令。
陳明仁此時對老蔣已經非常反感了,便賭氣道:“武漢警備司令我不當,武漢警備總司令倒是可以。”
何應欽馬上出來打圓場,他說道:“我看子良可以擔任華中剿總副司令長官兼武漢警備司令嘛。”
此時的國民政府,軍事上節節失利,經濟上通貨膨脹,老蔣正被搞得焦頭爛額,也無暇計較這些了,陳明仁的任命順利透過。1948年10月,陳明仁正式赴武漢任職,不久,又兼任第29軍軍長。
1949年2月,陳明仁率部趕赴長沙,擔任長沙警備司令兼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此時,三大戰役已經結束,蔣家王朝早已是風雨飄搖,陳明仁對老蔣心灰意冷,思想逐步發生了轉變。他多次聯絡國民黨湖南省主席程潛,密謀發動起義。
渡江戰役後,四野百萬大軍南下,肖勁光將軍在北伐戰爭時期曾經在程潛的第六軍任職,是程潛的老部下,在他的積極爭取下,程潛和陳明仁於1949年8月聯名釋出通電,宣佈起義,湖南和平解放。
起義後,陳明仁被任命為第四野戰軍第21兵團司令員,繼續受到重用。1950年12月,陳明仁率部南下廣西,參與剿匪工作,此後便率部鎮守湛江。1955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將士授銜典禮上,陳明仁被授予上將軍銜。1974年5月21日,陳明仁在北京病逝,享年71歲。
陳明仁起義後,到北京參加了全國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結束後,毛主席親自接見了陳明仁,與其親切談話。交談中,毛主席問陳明仁舉行起義有什麼條件,陳明仁說道:“主席,我沒有條件,以前我在舊軍隊,與人民為敵,深感慚愧,起義是順應民心。”
毛主席笑道:“兩軍交戰,各為其主嘛。別人起義時都講條件,你什麼條件都不要,這反而讓我們很難辦啊。”
五:名將風采
陳明仁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的畢業生,也是第一期學員中最早混出名堂的。在第二次東征攻打惠州的戰鬥中,時任連長的陳明仁組織敢死隊,冒著槍林彈雨奮勇衝殺,率先攻上了城頭,為國民革命軍的勝利立下了奇功。戰鬥結束後,老蔣令全軍將士向陳明仁舉槍致敬,稱他為黃埔軍校第一期的一面旗幟,並當場提拔他升任營長,當時,陳明仁只有22歲。
少年得志,能力出眾,按理說陳明仁應該在國軍中平步青雲。可惜的是,作為黃埔軍校第一期的旗幟,陳明仁反而是同期同學中升遷比較慢的,在杜聿明、胡宗南等黃埔同學官至集團軍司令時,陳明仁僅僅是副軍長,到了胡宗南等人做到剿總級別時,陳明仁僅僅是軍長。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陳明仁不懂得曲意逢迎。陳明仁是一位軍事天才,在軍事上,他往往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被上級的錯誤指揮所左右,這導致了他的坎坷命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陳明仁因為和上級不和被撤職,抗日戰爭時期,他又因為頂撞老蔣被明升暗降剝奪兵權,解放戰爭時期,陳明仁又因為得罪了陳誠的親信被誣告,竟然在打了勝仗的情況下被撤職。
如此才能出眾的名將,卻多次遭到不公正的對待,始終不受重用,老蔣在識人、用人方面的拙劣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