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保和丸”,就是出自他的名作《丹溪心法》。為什麼要現在講這個方子呢?
冬天來了,吃得多了、動的少了,食積還會遠嗎?
我們知道,人體五臟六腑中,胃是相當重要的,《黃帝內經》中說“人以胃氣為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而胃呢,正常的生理狀態是“和”。老祖宗說的胃不和則臥不安、胃不和則百病生,與我們臨床當中所見的胃病高發病率不謀而合。
保和丸呢,它就是一個保“胃和”的好方子。朱丹溪見當時老胃病的特別多,就把這個方子製成了丸藥,方便常服。
我們現在的大夫,比如我,在臨床上,對於輕症急症的人,用湯劑;對於三四十年的老胃病,在基本治癒後,會讓患者堅持服用丸劑調理一段時間。
“保和丸”方義
湯劑組成:山楂,炒神曲,炒萊菔子,連翹,半夏,茯苓,陳皮
山楂、炒神曲、炒萊菔子:消一切飲食積滯,相當於咱們刷盤洗碗時的[洗潔精],但又各有各的偏向性。
山楂,偏於消肉食;
炒神曲,偏於消陳腐油膩酒食;
炒萊菔子,偏於消菜果谷麵食。
用量方面,山楂:炒神曲:炒萊菔子=6:2:1(為什麼呢?當然是吃肉喝酒,肥甘厚味,更容易造成食積)
連翹:清熱透熱。食積容易化熱,夏天的飯菜,擱外面放小半天,一準餿,但放冰箱裡(清熱)/電風扇(透熱)下,就能多放好些時候了。
半夏+茯苓:和胃降逆滲溼。這哥倆經常在一塊兒,是胃病的常用藥對。
我們知道,胃接收飲食後,消化一下,要把精微物質交給脾、把糟粕交給大腸,它自個兒家裡頭不能留下啥,才能不斷地“吃”新東西。
而半夏,它就是增強胃動力的第一要藥,它降逆,跟胃說:我幫你一把,趕緊的,把這些“剩飯剩菜”都交給大腸,透過大便排出體外。
茯苓呢,是滲溼的,在“刷盤洗碗”的最後一道工序,茯苓弄了一點清水,沖刷一下,把“糟粕”髒東西都交給膀胱,透過小便排出體外。
這裡有個絕妙的搭夥兒(配伍):半夏性偏燥,有點兒衝動,容易傷津液;而茯苓性平,特別平和,常勸半夏:慢點兒來、活兒能幹完,不傷津液哈。
茯苓性平,它就沒啥原則性,一個人時往往不知道這個活兒(和胃滲溼)怎麼幹,有半夏帶著,麻利著呢!
陳皮:理氣和中。是胃很喜歡的藥。給半夏茯苓搭把手,非常好地加強了和胃降逆滲溼的作用。
保和丸,這樣一個全面精幹的名方,既救急,又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幫助胃恢復正常的消化功能!
而從今天我們的研究當中認識保和丸,它的藥理作用主要具有增強腸胃蠕動,促進胃液分泌,促進膽汁分泌,以及具有抗動脈硬化、抗炎、降血脂等作用。
“保和丸”的使用指徵
相信我們的小夥伴裡,有很多是中醫愛好者,也有不少是專業中醫師。大家很定想知道,“保和丸”的使用指徵是什麼,也就是食積證的辨證要點是什麼。
食積證辨證要點:
一、舌苔厚膩、偏黃:
胃裡有多餘的東西,表現在舌苔上,肯定是厚的;食積久了,它就化熱,舌苔的顏色就會偏黃;
二、厭食、噯腐:
很多患者一來我的門診,就說“最近老是不想吃飯/都到飯點了,就是不想吃,非得拖一會兒”,不想吃,這就是胃裡頭還有東西,沒有消化掉——厭食;
而更多的患者則說:“大夫,我這個吃點啥呀,肉、韭菜……什麼的,這個味兒吶,到下一頓飯的時候,還能嗝出來呢”,打出的嗝,自帶不消化食物氣味——噯腐。
把握了這兩點,果斷辨證為食積,也果斷用保和丸。
“保和丸”主治的疾病及服用方法
熱愛中醫的朋友都知道,咱們中醫主要是“ 辨證論治”,也就是說,凡是符合食積證辨證要點的患者朋友,我們都可以使用保和丸,而且都能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而在西醫學疾病譜上,保和丸可以治療的病症,一直在探究當中,也越來越多……
在這裡,五味給大家推薦三種保和丸的服用方法:
1.購買保和丸中成藥,按照說明書服用,療程以舌苔基本消退和症狀消失為度;
2.按照標準劑量購買顆粒劑,每週連吃五付,停兩天,療程以舌苔基本消退和症狀消失為度;
3.有時間煎藥的朋友,建議購買草藥,採取正確的煎藥方法,每週連吃五付,停兩天,療程以舌苔基本消退和症狀消失為度(這個還可以聞到藥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