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裡的高人修煉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打通任督二脈”。此外,書中還常常提到“大周天”和“小周天”等字眼。小周天指的是道家修煉內功,氣循任、督二脈一週。而這裡所說的任督二脈就屬於奇經八脈中的兩條經脈。其餘分別是: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
奇經八脈不同於十二正經,既不直接和五臟六腑相聯絡,也沒有表裡配屬的關係,是奇道別行的經脈。奇經八脈起統帥、聯絡和調節氣血盛衰的作用,這就像自然界的水庫、湖泊一樣,雨季可以蓄水,旱季可以灌溉。《難經》對此也有生動的描述,把奇經八脈比作“深湖”,把十二正經比作“溝渠”,對人體氣血的調節關係概括為“溝渠滿溢,流於深湖……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
督脈行於後正中線,任脈行於前正中線。任督二脈各有其所屬的穴位和病症,所以和十二經脈相提並論,合稱為十四經。而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陽維脈、陰維脈的穴位卻都寄附在十二經脈上。
一、對督脈的認識
歷代醫家對督脈的循行描述一般都是以《難經》 的記載為依據,所以八十年代以前的各種書籍,都沿用督脈行於脊背正中這條主線。1984年的全國中醫統編教材《經絡學》根據《內經》的記載,補入督脈的三條支脈。1995年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規劃教材《經絡學》,以《靈樞·營氣》對督脈的記載為主脈,參照《素問·骨空論》、《難經》的論述,恢復了古代對督脈記載的原貌。根據十二經的循行順逆是以營氣執行為依據,提出督脈的走向應該是自上而下的執行。
對督脈的走向自《難經》開始,認為是自下而上,這種觀點一直沿用到今天,長達兩千年之久。在我的記憶中上大學那會,關於督脈走形的問題授課老師講的比較含糊,也沒有深究這個問題。不過有人認為,《難經》對督脈走向的描述,屬於逆向執行的特殊走向,這主要和氣功家的內氣執行現象有關。有些醫家從人體出生變化過程來解釋督脈的走向,認為《靈樞·營氣》所說的物件是一個成人的個體(即脫離母體的個體),其自身已與大自然成為一個統一體。由水谷精微化生的營氣,在人體中沿經脈執行,出生之前,其營氣經臍腎受母孕于丹田,丹田屬陰,督脈循行當自下而上,分娩之後,督脈由陰轉陽,其循行與《靈樞·營氣》記載相符。
(1)調節陽經氣血,為“陽脈之海”:督脈循身之背,背為陽,說明督脈對全身陽經脈氣具有統率、督促的作用。另外,六條陽經都與督脈交會於大椎穴,督脈對陽經有調節作用,故有“總督一身陽經”之說。
(2)反映腦、腎及脊髓的功能:督脈屬腦,絡腎。腎生髓,腦為髓海。督脈與腦、腎、脊髓的關係十分密切。
(3)主生殖功能:督脈絡腎,與腎氣相通,腎主生殖,故督脈與生殖功能有關。
二、對沖脈的認識
《內經》中對沖脈的循行沒有系統、完整的記載,後世醫家的認識也不統一。周歡、馮禾昌經考證認為衝脈有五條分支:①衝脈發源於胞中;②外行線起始於“氣街”;③與足少陰、足陽明關係密切;④後行分支沿脊柱上行;⑤前行分支上行至口,下行至大趾和足心。但在具體循行中,二人所考稍有差異。
全國統編教材《經絡學》歸納為五條路線:①從小腹內部淺出氣衝部,與足少陰腎經並行而上,過臍旁達胸中而瀰漫佈散;②自胸中分散後上循到鼻之內竅“頏顙háng sǎng”部;③起於腎下,出於氣衝,循陰股內廉,入膕中,經脛骨內廉到內踝的後面,人足下;④從脛骨內廉斜入內踝,至足跗上,循行於足大趾;⑤從小腹分出,向內貫脊,行於背部。
(1)調節十二經氣血:衝脈上至於頭,下至於足,貫串全身,為總領諸經氣血的要衝。當經絡臟腑氣血有餘時,衝脈能加以涵蓄和貯存;經絡臟腑氣血不足時,衝脈能給予灌注和補充,以維持人體各組織器官正常生理活動的需要。故有“十二經脈之海”、“五臟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稱。
(2)主生殖功能:衝脈起於胞宮,又稱“血室”、“血海”。衝脈有調節月經的作用。衝脈與生殖功能關係密切,女性“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這裡所說的“太沖脈”,即指衝脈而言。另外,男子或先天衝脈未充,或後天衝脈受傷,均可導致生殖功能衰退。
(3)調節氣機升降:衝脈在循行中並於足少陰,隸屬於陽明,又通於厥陰,及於太陽。衝脈有調節某些臟腑(主要是肝、腎和胃)氣機升降的功能。
三、對維脈、蹻脈的認識
《內經》對陰維脈、陽維脈的循行分佈沒有具體的論述,《難經》提出“陽維起於諸陽會,陰維起於諸陰交也。”對“諸陽會”、“諸陰交”黃竹齋認為是金門、築賓穴,從而確認為是陰維脈、陽維脈的起點,爾後許多著述(如《難經校釋》《難經釋疑》、《內難選釋》等)大倡此說。也有人認為是懸鐘、三陰交。
也有醫家以元代滑壽 《十四經發揮》的解釋為依據,從維脈的循行、功能上理解認為,維脈像網路一樣連結於各經之間,起溢蓄氣血,調節盛衰的作用,其循行分佈不具有上下環周的流注關係,“諸陽會”不是指起於金門,而是指頭肩部各交會穴;“諸陰交”也不是指三陰交,而是指腹部各交會穴。
陽維脈聯絡了各陽經通向督脈,與督脈的風府、啞門相交會;陰維脈聯絡了各陰經通向任脈,與任脈的天突、廉泉相交會。維脈不像十四經脈那樣迴圈流注,而是由淺入深的維絡諸經,將各經氣血歸匯於任督,使各經之間互相聯絡,從而調節氣血的盛衰。並結合《甲乙經》、《外臺》、《奇經八脈考》等歷代醫籍對維脈交會穴進行了系統的訂正。
據《難經》記載“陰蹻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李鼎老師認為陰蹻脈在頸部(人迎穴之前)應左右交叉後上至對側鼻旁,與陽蹻脈交會於目內眥而通於腦。以往的經脈圖均未畫出陰蹻脈“交貫衝脈”的部分。李鼎老師予以糾正,並補出“從頸上行,至對側鼻旁”這一段,同時他還結合衛氣的循行,及《內經》的原意進行研究,認為陰陽蹻脈在目部交會,陽蹻脈的走向叫是從目至足,陰蹻脈的走向是從足至目,與“陰昇陽降”的原則相合。
四、對奇經病候的認識
對奇經病候的研究,多認為奇經病候是奇經獨有的病症,高希言等透過對陰陽維脈、陰陽蹻脈交會穴主治規律的研究,並與十二經病候相對比,認為奇經病症是對十二正經病候在不同層次、不同角度上的概括,不是另立於十二經脈病候之外的特殊病症。
“陽維為病苦寒熱”是對三陽經發熱、頭痛、汗出(無汗)等共有病症的概括,“陰維為病苦心痛”是對足三陰病候的概括,包括胃脘、胸腹部、心、肺、胃腸道、泌尿、生殖系等多種疾患;“陰蹻為病陽緩而陰急”,是胸腹、下肢內側多種病症的總稱;“陽蹻為病陰緩而陽急”,主要是指頭面、頸項、肩背、腰及下肢外側病症,蹻脈病症重點闡述在陰陽失調情況下,下肢內外側病症;帶脈病候是集中對腰腹部疾患的概括;督脈病重點闡述大腦、 脊背部病症;任脈、衝脈病症在於集中說明有關生殖系疾病。
五、奇經八脈的養生保健
奇經八脈和周身的所有經脈聯絡,因此,奇經八脈一旦疏通,全身的氣血自然就暢通了,精力也就越來越充沛。疏通奇經八脈的過程,其實就是強身健體、養生保健的過程,因此很多人開始探尋奇經八脈的養生方法。
例如,太極拳講究用意不用力,就是透過長期和緩有序的運動,使腹部丹田之氣漸充,疏通經絡氣血,從而達到“意動行隨,內外合一”,使內臟和肌肉的活動達到高度的協調一致。
督脈由人體的後正中線上至頭面,有“陽脈之海”之稱,在頭部就有許多重要的穴位都屬於督脈,如百會穴。古有言:千遍梳頭髮不白。梳頭是最簡單的健身方法,梳頭時可以刺激多個督脈穴位,對大腦有積極的按摩保健作用,因此,傳統醫學將梳頭作為養生保健的一項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