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當年風火
正在敲門的人
是什麼影響力澳洲的吸引力
結語
一個時代要結束了。
中資地產企業接二連三地撤出澳洲。
作為曾經的投資“熱土”,澳洲對中資的吸引力已不再。
當年風火
遙想當年,中資地產商大舉進軍澳洲房地產市場。
單2016年中資開發商及投資者就收購了價值24億萬澳元的住宅開發專案,比2015年相比增長了9.4%。當年中資收購在澳大利亞住宅開發專案收購中佔比高達38%。
眼看市場高企,中資繼續加碼。
在澳洲住宅地產市場見頂的2017年,中資開發商仍斥資20.2億收購了澳洲三分之一的住宅開發用地。
就連澳洲最大的私營房地產公司之一Meriton也曾被中資盯上,被貼上30 億澳元的價碼。
一時間中資開發商站在了澳洲地產行業中心,許多本地建築商和承商都紛紛改變合作方向,尋找與中資開發商合作機會。同時,市場上參差不齊的在售土地和專案也都暗暗將中資作為目標買家。
然而,自2018年10月以來,悉尼和墨爾本這兩個澳大利亞最大城市的住宅價格,不論是獨棟屋還是單元房,都經歷了近現代人們記憶中最“慘烈”的下跌。全澳房價下跌的速度甚至超過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
浪潮退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游泳。
短短几年,已然換了人間。
從綠地集團(Greenland)到福星惠譽(Starryland),幾乎所有主要的中國開發商都在選擇撤出。
連Meriton的Harry Triguboff都說,“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已經離開了。因為他們虧錢了。”
不僅是中資地產撤出澳洲,整體來看,中企也在澳洲大撤退。
2020年,中企在澳大利亞的投資額大幅縮水,從2014年的峰值165億澳元縮減到2020年的10億澳元,暴跌約93%。
並且,這一資料在2021年還可能降得更低。
在新州西北部,神華集團在與州政府達成協議退出其價值10億澳元的Watermark煤礦專案後,還在不斷撤資。
在墨爾本外郊,由海航所擁有的Aitken Hill會議中心,已落入接管者普華永道(PwC)手中,等待出售。
正在敲門的人
有人退出,就有人進來。
前CBRE銷售代理魏澤爾(Mark Wizel)在2012年至2017年期間向中國買家出售了終端價值超過150億澳元的地皮。
他樂觀地認為澳洲將重新受到中國投資者和開發商的關注。
“我預計國有實體在未來很多年都不會出現,比如那些買下悉尼喜來登酒店(Sheraton)的人。但我預計在三年內,中國大陸的私人投資者和開發商將回歸。”
還有一些中國開發商仍在堅持,因為地產開發是一個緩慢的遊戲。仍會有中國的大型開發專案點綴在澳洲的城市和郊區,但市場觀察家說,它們不太可能再回往日的輝煌。
那些留下來的公司已經適應了本地水土,建造的也都是實用性住宅,而非華麗的酒店。
是什麼影響了澳洲的吸引力?
是什麼讓澳洲不再吸引中資注意力了?
變差營商環境和擔憂的經濟前景。
2020年6月,澳洲宣佈加強關於外國投資的規定,以提高對海外實體收購的監管權力,內容包括對大多數低於2.75億澳元的私人投資進行篩選、提高對公司的投資門檻至12億澳元等。
該外資審查新規一出,便意味著無論是在收購的前期、中期還是後期,澳洲政府都有對任何一項外資收購進行審查的權力。
用澳洲經濟學家彼得·德賴斯代爾的話來說,這將給投資活動帶來較高風險,外企赴澳投資都將“三思而後行”。
單是2020年11月,便有10筆中企赴澳投資專案因“國家安全”的原因受阻。
而經濟基本面的擔憂則是出於商業現實面。
在疫情衝擊下,澳洲經濟已陷入了30年來首次衰退,經濟前景擔憂,以及自身母公司收縮戰略這使得中企的投資熱情大幅減退。
重新審視
不僅是澳洲投資形勢的變化,中資企業對澳洲的投資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在經歷市場的繁榮,又眼見其歸於平靜的過程中,我們不難領悟到,其實中資開發商想在海外發展,那就要認清澳洲市場。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投資海外時難免會繼續用在國內經營、國內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從事。但是,在澳洲,其法律觀念、社會風氣、企業與政府之關係,及企業的經營模式等都與中國國內完全不同。
在市場經濟裡,不僅存在經營管理、法律、文化、政治等問題,更重要是生產的專案或產品有沒有民意基礎的問題,如果沒有民意基礎,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要在這些國家發展是舉步維艱的。不僅監管更標準化,還需要應付輿情等方面。
風險與限制無處不在,各類風險防範已成為中資海外投資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機構投資者應認真做好前期市場調研和專案評估,充分了解中國和海外市場兩種不同政策,瞭解其文化差異、政策變化以及法律稅務合規問題,避免因不瞭解市場而遭受相關損失。
結語
新人笑,舊人淚。
澳洲地產中國時代恐怕要結束了。
沒了往日的觥籌交錯,只剩下中資開發商在澳洲的傳說。
不知道那些本地開發商會在酒吧聚會都說些什麼了?
好話 還是 壞話了?
免責宣告:本文並非商業推廣。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價格,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