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那些講拳不離氣的,你們真的知道什麼是氣,氣是怎麼回事?
氣是與我們最息息相關的,可我們未必真的瞭解它。因為它有很多意思,特別是在太極拳中。
有的時候它是實實在在的物質,有的時候它是一種狀態,有時候它是一種借代,有時候它是一種隱喻,所以它有時候具體,有時候抽象,並不容易理解。而且微觀世界比宏觀世界一點都不簡單,甚至更難。
氣是生物生存必需的能量。動物吸收氧氣,撥出二氧化碳;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撥出氧氣,這世界才能呼吸迴圈。
沒有食物,有水有空氣,常溫下,人能活的極限是九十天。我們看抗日戰爭年代,人們沒有吃的,卻沒死光,那是因為有水有空氣;沒有水,人能活的極限大約十天,超過三十六度,人只能活三天;如果沒有空氣,人能活的極限頂多半個小時,常人活一分鐘左右就窒息了。
可見氣多麼重要。
這也是古今中外養生都普遍重視氣的原因。
氣這種能量在人體中起什麼作用?
一是營養作用。氧氣與血紅蛋白一起把身體需要的各種營養輸送到全身每個細胞。
二是護體作用。陳鑫先生說:“氣為體之充“。充實人體的各個空腔,令之不癟。特別是受力時氣充滿全身以承壓。很多人把這種狀態與發力狀態弄混了,所以會有丹田發力一類的錯誤認識。護體作用中硬氣功最為明顯,中國有金鐘罩、鐵布衫,都是硬氣功。
三發力需要氣血的參與。因為做功會消耗能量,消耗能量時需要更多的氧氣。並不是氣直接發力,氣流動,收縮膨脹的力並不太大。
氣的新陳代謝靠呼吸。
《黃帝內經》認為氣有營氣和衛氣之分,說衛氣一晝夜迴圈多少次,長多長丈等。不知道古人是怎麼得到這些資料的,有人猜是外星人的文明,我認為是古人極虛靜時內視反省知道的。
陳鑫先生把中氣分為浩然之氣和中和元氣,這種氣就是氣質了,是一種內在精神的外在表現,混合了人的膽識、觀念,是一種精神面貌,也是一種人品。它當然需要物質基礎,比如身心健康,不只是信念問題。儒家常常把浩然正氣配義與道,正是這個原因。
很多人把“煉精化氣”理解為精化成氣,這樣理解就會去強調守身一類的。其實煉精是煉精,化氣是化氣,當然精神和氣都有聯絡。氣旺精神好,精神好,氣也旺。煉精化氣都是為了知止神行。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常常把力用氣來代。陳鑫的《圖說》中就常常用氣代力,比如“打拳何嘗不用氣?”氣不需要提,一時一刻都離不了,這裡實際是指用力。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就以為氣可以代替力。說出用氣打人的反智的話。
用力的時候不要運氣,氣要斂,要活。有人看到舉重運動員發力要運氣,那是為了對抗槓鈴的反作用力。所以摔人、推人需要運氣,打人不能運氣。
氣在拳中起的作用是提供能量,防護和身體平衡。因為人體是由固體物質、液體物質和氣體物質共同組成的,氣的流動性讓人不容易平衡,但也不容易倒,掌握好了有利於平衡。
練呼吸是為了應對激烈運動。現代體育靠提高肺活量,傳統太極拳靠的是提高氧氣利用率。
控制氣的流動是為了身體平衡,是為了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