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大疆“落地”造車,還能再贏一次嗎?

大疆“落地”造車,還能再贏一次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智慧相對論(ID:aixdlun),作者丨XL

1、從飛在天上,到落地造車

現階段的“無人機一哥”大疆,身上貼著一個鮮明的關鍵詞——求變。

經過了幾年的默默折騰,“神秘專案”大疆車載終於浮出水面。倒不是說造無人機的大疆突然也要跑去造整車,它是以大疆車載的品牌,向汽車企業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做汽車行業的一級供應商(Tier1)。

站在創始人汪滔的角度,重金投入汽車業務,是大疆“失寵”後想重回高增長必然的決定。

沒有人會去質疑大疆在無人機領域的成功。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對其公開統計資料彙總顯示,2013-2017年大疆科技的銷售收入以每年約一倍的速度增長。尤其在2015-2017年,大疆營收分別達59.8億元、97.8億元、175.7億元,增速維持在60%以上。

然而之後的2018年往往被認為是大疆的拐點之年。據“全天候科技”經由投資人獲得的獨家資料(求證未得到大疆明確答覆),2018—2019年,大疆的收入和淨利潤相比2017年均出現了下滑,尤其是2018年,營收、淨利潤都處於這三年的低谷。

大疆“落地”造車,還能再贏一次嗎?


業務層面上,大疆產品產品線覆蓋消費級、專業級,和行業應用、農業應用,前後兩部分也就是常說的To C和To B的區別。在這其中,消費級無人機在大疆收入構成中佔絕對的大頭,主要包括御Marvic系列、DJI FPV系列、曉Spark系列、精靈Phantom系列、靈眸Osmo系列和機甲大師RoboMaster系列。

大疆“落地”造車,還能再贏一次嗎?


但是自2018年釋出旗艦無人機Mavic之後,大疆已3年沒有Mavic的釋出訊息。2019年號稱“以小博大”的Mavic Mini,曾創下公司成立14年來的銷量之最,停產後於2020年底更新發布Mini2,能否續寫入門級航拍器的銷量傳奇,尚未有具體銷量資料支撐。

至於教育機器人,自2015年起的四年時間內,大疆投入了約3.5億元到機器人大賽,卻沒有構建可從中獲利的商業化模式。所以外界給RoboMasters的標籤普遍是:這是一場大疆變相的高價招聘會,有招攬人才的野望,有打造工程師文化的情懷,唯獨弱化了盈利目標。

同時,《智慧相對論》認為,另外幾個板塊的新業務目前來看都擔不起“再造一個大疆”的重任。

專業級中的手持雲臺等手持影像產品,作為原本推動業績的第二個火車頭,並不能延續大疆在天空端的絕對優勢,在與智雲、GoPro等對手的激烈競爭下,市場佔比難以過半。考慮到全球手持雲臺32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2020年,艾瑞資訊行業研究報告預測),如此小的市佔率所帶來的營收,並不足以撐起大疆1660億元的估值。

大疆“落地”造車,還能再贏一次嗎?


農業應用中,大疆植保無人機去年營收在國內市佔比倒是超過了50%,但農業近幾年雖然需求增速迅猛,在細分領域卻有著各種差異化的定製需求,很難出現消費無人機用一個標準品“贏家通吃”的局面。

對如此背景下的大疆來說,只有汽車這個萬億級市場,才足夠大到有望擔起第二引擎的重任。

2、難以放下的“天生驕傲”

很多人說,大疆一出關正趕上了汽車智慧化成為業界共識的時刻,其實不是的。實際從2016年,大疆就開始在幕後悶了5年時間做研發。區別於火熱造車的大多數科技公司,它沒有在前期大肆宣傳,而是選擇了“文火慢燉”的方式進入車載領域——不得不說,這很“大疆”。

《智慧相對論》看到,過去5年的“造車”之路,大疆走得並不輕鬆。它幾乎嘗試了所有主流路徑:合資成立過自動駕駛公司、做車企的智慧駕駛一級供應商、也賣鐳射雷達,在此期間還經歷了多次組織架構調整。

大疆“落地”造車,還能再贏一次嗎?


大疆還前所未有地遭遇了人才荒。此前在無人機地盤上大疆一直都不擔心招人,大疆的offer就是最好的offer。但進入自動駕駛行業,巨頭林立、人才稀缺,業界“大牛”要麼自己成立公司、要麼被巨頭搶走,大疆的金字招牌難以像之前那樣好用。

自動駕駛行業人才本就稀缺,此外根據獵頭公司及離職人員透露的訊息,大疆很少會給新人期權股票。再加上至今也沒公佈上市計劃,這都可能導致大疆的對高階人才吸引力驟減。

然而這也許還僅僅是開始。大疆造車,是一場徹底的、關於如何離開舒適區的戰鬥。

別的不說,搞定B端車企客戶、當“乙方”,某些方面就讓大疆沒那麼舒服——畢竟在固有認知當中,大疆是一家擅長To C超過To B的公司。

以前做無人機的時候成績太好,可以跟供應商、合作伙伴籤一些很硬氣的條款。但現在做車企的一級供應商,之前的“傲慢”難免延續了下來,而這卻不是大疆能制霸的那個領域了。創始人汪滔喜歡隱居幕後,習慣與政治、資本和媒體保持距離。就連大疆車載在2021上海車展的首次亮相,也都是總裁羅鎮華和企業戰略總監張曉楠等人代表出席。

說來有趣,大疆曾在2017年與東風資管成立了自動駕駛公司“豐疆智慧”。但在2019年底,大疆撤走了所持的全部股份,僅僅是因為“合作雙方風格不同,大疆還是喜歡做自己能100%控制的事。”

大疆著實不是一個能“服侍”人的公司。

小的合作方看不上,上汽、一汽這種國有企業又有自己的高姿態,大疆的天生驕傲,似乎不得不試著放下。換個角度,儘管B端經驗欠缺,但大疆擅長“基於技術去做系統架構型的研發”,其實在服務B端時頗有優勢。未來想做好一級供應商,需要大疆改變過去的一些性格,學會傾聽和吸收B端客戶的各種“非標”需求、學會平衡直銷與代理之間的利害關係等等。

3、值得期待:兩個差異化策略

迴歸到業務本身。大疆車載的訊息剛出來時有評論說:同樣以技術見長的大疆與華為踏入了同一條河流。實際上兩者有明顯的區分度。

大疆這邊,把之前無人機用過的“低價走量”的競爭策略,又搬來用在了智慧駕駛業務上。

為了降成本,最近半年內大疆車載撤掉了原本的毫米波雷達產線,轉交代工廠生產。而毫米波雷達的晶片採購,也開始從德州儀器和英飛凌等國外供應商,轉換到國產品牌。同時大疆把智慧駕駛域控制器的算力也降至20 Tops,這意味著售價15萬以下的車型也用得起。

年初,大疆宣佈了與上汽通用五菱BAOJUN品牌的合作,後者提出要打造“人民的智慧駕駛”,從中不難看出大疆車載的差異化定位。

因此,有業內人士將大疆稱為智慧駕駛Tier1中的“小米”。

這跟華為的策略形成了分野:華為給北汽極狐阿爾法S提供的中央超算平臺算力高達400Tops和800Tops,整車售價也超過38.89萬。

“低成本”三個字,對車企無疑有致命的吸引力。但目前來看,大疆與頭部車企的合作進度,要慢於同樣“跨界”做一級供應商的華為,這與上文提到過的人才缺失問題脫不了關係。但隨著技術問題的解決,大疆差異化的低價打法效果如何,仍然值得期待。

此外,大疆從2016年開始研發其中最核心的感測器“鐳射雷達”,成立了全資子公司Livox。但大疆的鐳射雷達方案是個“冒險之舉”,也可以說是大疆第二個差異化策略。

具體來說,Livox使用的是“非重複掃描技術”,點雲呈現花瓣形,這和其他所有玩家的“重複性掃描”方案都不一樣。如果客戶要使用Livox的鐳射雷達,就必須重新研發演算法進行適配。

大疆之所以要走這個“彎路”,一是市面上現有方案技術不成熟,制約著大疆所看重的“量產”;二是獨特的方案能很大程度避免專利糾紛。

由於Livox的方案對客戶是一筆新增成本,這導致了前期推廣非常艱難。但業內分析認為,Livox的鐳射雷達能在今年同時基本滿足“過車規”、“大規模穩定交付”、“成本低”三個條件。如果主機廠今年想增加賣點搭載鐳射雷達上車,Livox必然是核心選擇之一。小鵬汽車就在年初宣佈與Livox合作,年底量產,Livox也正式成為小鵬在鐳射雷達領域的首家合作伙伴。

大疆“落地”造車,還能再贏一次嗎?

4、造整車,時機尚未成熟?

造車,似乎是眼下所有科技公司都在做的事情,也是大疆股東與外界的期待。

其實縱觀大疆產品發展史,無論是從飛控系統到航拍無人機,還是從航拍懸掛雲臺到手持雲臺,都是從子系統切入、再發展至系統成品。按這套路,未來的確很有可能會向造整車出發。

畢竟,大疆擅長做To C,品牌夠響亮。後期如果出海,似乎沒理由勝不過老外陌生的“蔚小理”;再者,眼下智慧駕駛供應商與車企之間的合作並非長久性,很多車企最終會轉向自研自動駕駛技術。屆時,大疆也許還是會被迫造車來以形成自己的閉環。

但目前階段,汪濤顯然尚在猶疑。

他對品牌的想法也跟其他人很不一樣。不同於小米和蔚來,汪滔覺得大疆的核心價值不是品牌,而是技術。他似乎不想用這個品牌到處拓展品類,更多的是從技術的衍生性去拓展業務。

況且,大疆目前在品牌、製造、資金和銷售渠道的積累,並不足夠給它“造車”帶來絕對優勢。

從錢的角度看,小米號稱準備了100億美元造車,蔚來理想小鵬都在資本市場上增發融資,為技術自研、開發新車型等做準備。大疆無疑還是一家很有錢的公司,但它可能要打破自己不愛融資的習慣,才能保證現金流安全。

2018年的10億美金融資是大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一筆。在一些投資人看來,大疆怎麼還不到IPO的階段?但其實一直以來,大疆都沒有溝透過關於IPO或者下一輪融資的安排。

大疆“落地”造車,還能再贏一次嗎?


從銷售渠道來看,大疆現在專注線上銷售,幾乎沒有線下直營門店,去年把國內4家直營旗艦店都轉讓給了以代理商為主的合作方,節省了線下成本。但以後如果要賣車,線下門店資源就需要再重建,而現下各大車企都在爭搶稀缺的線下商超一樓大面積門店。

造整車,大疆未必不想,但時機也許真的還沒成熟。

5、不確定性中的確定

行業內有這樣一種論調:“如果大疆這次沒轉型成功,它就沒落了,它就一輩子卡在那,而且會逐漸走下坡路,就像IBM和諾基亞那樣”。

大疆轉型的勝算大嗎?

我們不妨來思考一個問題。在大疆剛開始研究自動架勢的時候,不論是技術還是供應鏈等方面,都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那麼是什麼讓大疆當時有足夠信心選擇成為Tier1,作為對未來的押注?

自動駕駛的不確定性始終都很多,但大疆看到的,或許是它的確定性。

本質上,自動駕駛有一套基本框架,行業中爭論的最熱問題,都逃不開這套框架的幾個維度。

比如攝像頭視覺技術和鐳射雷達技術路線,使不使用高精地圖、是否依賴路端感知等問題,根本上來說都是廣義上感測器維度上的設計思考;分散式架構還是集中式架構,基於GPU、FPGA、專用演算法加速IP還是其他異構平臺,屬於對算力和軟硬體協同設計的分析;依賴深度學習技術、還是用基於模型的傳統方法,是在演算法軟體層面的解構;具體落地形式上是Robotaxi落地運營、還是像特斯拉一樣用大規模量產的汽車,這涉及到如何獲取資料。

感測器、算力、演算法軟體和資料,是這套框架中的四個維度,可以總結為智慧機器人系統在技術上實現的“四座大山”。

在汽車之前,這幾個維度上效率實現最高的產品,恐怕就是無人機,所以大疆選擇將自己的資源與方法論遷移到自動駕駛當中。目前的同行隊伍慢悠悠地擴大,正如大疆看似慢悠悠的造車之路——除了五菱與小鵬,大眾也在年初首次披露,與大疆在視覺資訊處理領域合作研發基於各種道路場景的自動駕駛,計劃2023-2024年搭載上車。

上行失速,迫降“造車”。對於大疆來說,導致困境的是恰恰是曾為其帶來巨大成功的無人機市場,為了存活,它可能不得不改變本性。對市場而言,看多了猛火爆炒型的造車新勢力,大疆這種過去5年“文火慢燉”型的玩法,倒是能讓人生出別樣的期待。

2018年那輪10億美元融資後,大疆估值達到150億美元,而投資人給定的“小目標”是2023年估值達1500億美元。想要實現,無論是在無人機還是造車戰場上,大疆都必須再贏一次。

參考資料:

《大疆造車疑雲》,36氪

《大疆也闖入“新造車”,有邏輯嗎?》,極客鵬友說

《大疆與華為踏入同一條河流》,華爾街見聞

分類: 科技
時間: 2021-09-14

相關文章

恆大汽車連續暴跌市值“蒸發”6000億,造車投入474億已高過總市值

恆大汽車連續暴跌市值“蒸發”6000億,造車投入474億已高過總市值
澎湃新聞記者 吳冠 受母公司中國恆大(03333.HK)公告影響,恆大汽車(00708.HK)再度遭遇暴跌. 9月13日,中國恆大發布公告稱,預期9月銷售持續大幅下降,導致本集團銷售回款持續惡化,進一 ...

萬達也要造車?恆大、寶能已深陷泥潭,為何王健林還要一意孤行?

萬達也要造車?恆大、寶能已深陷泥潭,為何王健林還要一意孤行?
如今看到恆大負債1.95萬億的苦苦支撐,才理解當初王健林斷臂求生的堅決果斷. 2017年,萬達遇到現金流危機,負債4205億,王健林果斷斷臂求生,5折拋售旗下優質資產,當時接盤的富力地產和融創中國以為 ...

資訊丨大疆官宣:搭載大疆車載解決方案的量產車將於不久後亮相

資訊丨大疆官宣:搭載大疆車載解決方案的量產車將於不久後亮相
近日,大疆車載官方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文章中提到,與其說大疆是無人機公司,倒不如說大疆是專注於智慧機器人研究的公司來的貼切.而無人機是其中一個智慧機器人的具體落地表現. 雖然大疆無人機採取的是多感測器 ...

能拉貨賺錢,還很有檔次,大貨箱低價賺錢車,實拍五菱征途

能拉貨賺錢,還很有檔次,大貨箱低價賺錢車,實拍五菱征途
能拉貨賺錢,還很有檔次,大貨箱低價賺錢車,實拍五菱征途 在大家印象中,路上跑的小貨車基本都是那種拿微面改的低端載貨車,沒什麼質感,但是如果家裡需要一輛車又能兼顧 家用面子,又能拉貨賺錢,這就要看皮卡了 ...

小米拒代工躬身造車,大眾(安徽)威脅南北大眾地位?

小米拒代工躬身造車,大眾(安徽)威脅南北大眾地位?
1.小米或接手寶沃換取生產資質 2.東風集團將再推全新新能源品牌 3.未來十年,大眾(安徽)地位上升 4.寶馬2023年將在華推12款純電動車 5.恆馳汽車前途未卜 小米或接手寶沃換取生產資質 日前, ...

圍剿宏光MINI:三大造車門派,爭做國民小車

圍剿宏光MINI:三大造車門派,爭做國民小車
深途(shentucar)原創 作者 | 黎明 編輯 | 魏佳 有很長一段時間,汽車企業的老闆和投資人,都熱衷於造"大車".蔚來.小鵬.威馬,這些明星車企,第一款車無一例外都是SU ...

新老同堂,小鵬G3/G3i配置解讀,新勢力造車裡的“老資歷”

新老同堂,小鵬G3/G3i配置解讀,新勢力造車裡的“老資歷”
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想必很多人已經對國內一些新勢力造車不再陌生,諸如小鵬.蔚來.理想等品牌,也開始逐漸為更多大眾消費者所接受.其中來自小鵬汽車的G3,可以算得上是該領域"元老級&qu ...

大半個車圈為小米“發燒”,誰來承載雷軍的造車夢?

大半個車圈為小米“發燒”,誰來承載雷軍的造車夢?
文| 彭斐 運營| 宋宋 小米集團高速發展時,雷軍曾稱自己"行程密時,平均一天有11個會議,每天平均吃飯時間只有3分鐘."而如今對於"押上人生全部聲譽而戰"的小 ...

蘋果跨界造車:要麼出眾 要麼出局

蘋果跨界造車:要麼出眾 要麼出局
進展略顯遲緩的蘋果汽車專案再遭挫折. 當地時間9月7日,福特汽車宣佈,蘋果特別專案部副總裁.前特斯拉工程高階副總裁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加入福特,領導先進技術和嵌入式系統的開發. 菲爾德 ...

悶聲搞大事,造車是OPPO的唯一出路?

悶聲搞大事,造車是OPPO的唯一出路?
出品|派財經 文|王飛澍 編|派公子 OPPO造車之路已經越走越遠,只差官宣了. 近日,OPPO再度在招聘平臺招攬造車人才,系統整合工程師.車間經理等造車指向性明顯的職位引來不少關注,而就在8月底,O ...

吐槽湃|王傳福的道歉,極氪的月餅,富士康造車有戲嗎?

吐槽湃|王傳福的道歉,極氪的月餅,富士康造車有戲嗎?
今天又為大家帶來了本週的一週車市神吐槽集錦,明天就是嗨森的三天中秋假期啦! 祝大家每逢佳節胖三斤,節日愉快麼麼噠~ 一.豐田頂不住晶片荒,再次宣佈大規模減產. 沙發神吐槽:又雙叒叕減產了?上半年別家減 ...

DeepWay釋出首款智慧新能源重卡,百度與獅橋聯合打造卡車造車新勢力

DeepWay釋出首款智慧新能源重卡,百度與獅橋聯合打造卡車造車新勢力
9月17日,卡車造車新勢力DeepWay 推出首款全正向設計研發的智慧新能源重卡--深向星途第1代.DeepWay由百度與獅橋聯合打造的科技公司,該公司宣佈將快速接入獅橋幹線物流網路,透過實際載貨運營 ...

雷軍的“瓜”不夠分了,為什麼小米造車的事情一直在走漏訊息?

雷軍的“瓜”不夠分了,為什麼小米造車的事情一直在走漏訊息?
撰文/ AI財經社 牛耕 編輯/ 張澤 從來沒有一家公司造車像小米這麼熱鬧過. 雷軍馬不停蹄拜訪了多座城市以及大半個汽車圈,幾乎每隔幾天都有雷軍"就合作事宜進行深度對接洽談"的資訊 ...

2021暑假新疆自駕遊行者無疆之五:補充物資對講機和大疆OM4到貨

2021暑假新疆自駕遊行者無疆之五:補充物資對講機和大疆OM4到貨
透過一天的開車,發現自駕途中沒有對講機實在不好跟隊友交流,所以就京東下單了個對講機,然後為了拍照方便下了一個大疆的雲臺.後來的路上對講機常用,手機雲臺卻用的極少,還不夠熟練.有時感覺不是特別方便,以後 ...

造車舞臺:同臺不同舞?
10億賭局"立下八年之後,董明珠與雷軍又站上了同一個賽道."10億賭局"立下八年之後,董明珠與雷軍又站上了同一個舞臺.9月1日上午,雷軍在微博曬出了一張17人的合照,宣佈 ...

搶飯碗毫不留情!繼小米雷軍宣佈造車後,吉利李書福要造手機了

搶飯碗毫不留情!繼小米雷軍宣佈造車後,吉利李書福要造手機了
"汽車狂人"李書福要造手機了.9月24日這個訊息一出,就引起廣泛關注. 據報道,李書福造手機的專案進展十分迅速,已經開始在業內尋覓人才,公司將在湖北武漢.上海等多地乃至海外設定辦公 ...

富士康造車露真容

富士康造車露真容
富士康的造車大計,正用一種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形式,已令人震驚的速度迅速實現中. 今年3月,富士康展示旗下全新電動車造型設計.車頭上的FOXTRON字樣,可能是富士康汽車品牌的英文名稱 就在上週四,富 ...

格力造車結果出爐!都以為他騙了董明珠26億,原來董明珠更高明

格力造車結果出爐!都以為他騙了董明珠26億,原來董明珠更高明
很多成功的創業家往往也是投資家,因為創業成功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具備了看人.管人和洞察行業的能力,因此很多企業家積累到了一定的財富之後,就會投資一些初創公司,或者大額投資一些前瞻性的盈利企業,透過 ...

富士康新車諜照曝光,給蘋果造車打基礎?小米:是不是針對我?

富士康新車諜照曝光,給蘋果造車打基礎?小米:是不是針對我?
最近,有個新車圖片在曝光,引起討論.圖中的汽車採用黑色塗裝,車銘牌寫著FOXTRON的字樣,應該是富士康的產品,為一款轎車,看線條十分運動,車頭採用貫穿式燈帶,符合當下的設計潮流.小米的汽車還沒進入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