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對於人類的影響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視覺中國供圖
《文化性動物:人類的本性、意義與社會生活》[美]羅伊·F.鮑邁斯特 著張建新等 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在我們的世界裡,大到政治外交,小到飲食偏好,文化的身影無處不在。文化究竟是什麼?
《說文解字》中對於文化“二字”有著這樣的解釋:文,交叉的花紋;化,教化施行。交叉的花紋隱含著文化所具有的整飾意義,教化施行又強調了文化與實踐的緊密關係,這樣的解釋凸顯了文化長期以來對人類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一般也都認為,文化是在人類的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後,才產生和發展出來的。
在《文化性動物:人類的本性、意義與社會生活》中,作者羅伊· F.鮑邁斯特卻認為,文化其實先於人類而存在。文化不是人類進化的結果,而是人類進化的目的,是大自然選擇了人類這個物種去適應文化。當然,在更廣泛的意義上說,文化反過來也改造了自然。
我思故我在
人是文化性動物
長久以來,我們普遍認為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產物,但是實際上,文化現象卻不但存在於人類世界,而且普遍存在於動物世界之中。早在1959年,就有學者發現日本獼猴群體有洗紅薯的習慣,這被視作文化的產生和繼承。時至今日,文化已經有了更廣泛的含義。不過,任何物種所擁有的文化都不能與人類文化的豐富和複雜相提並論,獨特的文化塑造了人類,因此理解人類的需要、思想和行為等心理活動,自然也離不開文化,我們甚至可以說,文化是深刻理解人性的一把鑰匙。
《文化性動物:人類的本性、意義與社會生活》(以下簡稱《文化性動物》)的作者,是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羅伊·F.鮑邁斯特(以下簡稱鮑邁斯特)。理解一本書的內容,往往需要從理解作者開始。因此,在真正開始探討本書的內容之前,我想先講講這位社會心理學大家的故事。
鮑邁斯特是當今久負盛名的社會心理學家之一,深耕於社會心理學領域30餘載,發表了超過500篇論文,著有30多本書,廣泛而豐富的研究經歷成就了本書豐滿的羽翼,在書中你會讀到幾乎有關人類生活全方位的豐富案例。然而在豐滿的羽翼下,是“離經叛道”的筋骨,在漫長的研究生涯中,鮑邁斯特始終扮演著“叛逆者”的角色,當別人都認同一件事時,他就要質疑。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的“自尊運動”轟轟烈烈,人們都相信高自尊會帶來成功,而鮑邁斯特就站在風口浪尖,梳理研究證據,直接提出高自尊和很多人們堅信的積極效果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因果關係,擊碎了高自尊的神話。
不同時代的思想者,從亞里士多德到阿倫森,都把人稱為社會性動物,而在《文化性動物》一書中,鮑邁斯特大膽地提出,我們生活在物理世界、社會世界和文化世界的三重世界裡,人本質是文化性動物,在這裡,他依然保持著“叛逆”的本色,分享了很多大膽的、打破常規的設想和理論,對於文化和人性進行了獨到、豐富而深刻的解讀。
何其相似乃爾
人的慾望與文化
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人就開始了慾望的索求之旅,從食物、自我保護、金錢、權利,到愛和歸屬等。“生命是一團慾望”,叔本華曾這樣總結道。尋根溯源,我們生活的一切都構建在慾望之上,而人的慾望之複雜是令這個星球上所有其他生命難以望其項背的。儘管如此,對於如何理解人的慾望這一問題,我們似乎仍然可以藉助文化這把鑰匙一窺究竟。
人類的慾望與其他動物的不同之處,可能正在於人的慾望可以被文化所塑造。
鮑邁斯特在書中這樣寫道:“文化教會我們不謀求事情本身,而謀求事情之外的收穫。”捐款捐物、愛心助學、保護環境、幫助他人,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這些公益行為每天都在悄然發生著,人們為什麼想要這麼做?是什麼讓人們產生了這樣的慾望?《文化性動物》就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文化透過將某些活動定義為有價值的活動——從而激勵人們想要去做那些對於文化有益的事情。比起鼓勵自私、懶惰的文化,注重教育、慈善的文化將會更成功。
從公益行為延伸出去,我們可以將目光轉向人類生活更為重要的一個領域——道德,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文化背景。“所有文化都有道德,儘管道德的規則不同,卻有許多廣泛的相似之處。”從個體的角度來說,遵守道德有時會讓我們無法為自身謀求利益,這與動物的天性相悖,但絕大多數人類卻都嚴格遵守著這樣的道德。透過對於歸屬需求、內疚和罪惡感的討論,鮑邁斯特發現,“文化有時必須要求人們為了群體和諧的利益而犧牲自己的短期利益”“道德因而是文化引導人類超越其天性自私或個人利益衝動的重要工具”。
成功其實也是一種文化觀念,人們所追求的,始終是被文化所重視的事物。從文化的角度看,很多人類的慾望都有了更深層次的合理解釋,這是鮑邁斯特希望帶給心理學家和所有讀者新的啟迪。我們生活在社會之中,更生活在文化之中,儘管文化是無形的,文化對人的慾望的塑造卻是真真切切的。
萬變不離其宗
人的思考與文化
談到思考,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言猶在耳。拋卻世間萬物,似乎唯有思想是可以確定的存在。當人類思考的時候,思想就產生了,但是,人為什麼要思考呢?在《文化性動物》中,鮑邁斯特指出,人類思考的本質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參與文化。但是,聯絡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思考,我們總能敏感地認識到文化差異的存在,這樣的差異使得藉助文化來理解人的思考變得更加複雜和令人迷惑了。
“人們需要記住,文化差異僅僅是文化重要性的一小部分內容。”“在所有文化中,大腦的構成方式幾乎都是一樣的。”鮑邁斯特又一次站在大眾洪流之外,為我們指著對面的大路。拋開差異性,不同文化之間萬變不離其宗的本質才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
心理學家曾發現,東方人在思考時更加註重聯絡和相似性,西方人則更注重制定規則和原則,例如,筆記本應該和鉛筆放在一起,還是應該與雜誌放在一起呢?東方人更傾向於選擇鉛筆,因為二者存在聯絡,而西方人則更傾向於選擇雜誌,因為兩者都是書面材料。從表面上看,差異顯而易見;然而從思考的本質來看,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解決問題,“不同文化在一個連續體的不同點上找了不同的解決方案,但是這並不能說明每種文化都是獨特的”。
從規矩定方圓
人的行動與文化
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很多的規則,然而,究竟有多少人會遵守這些規則?如果說我們是嚴格遵守規則的社會性動物,顯然並不符合實際。從本質上講,人類的行動始終遵循著一定的規則,人們遵守規則的嚴格程度卻各不相同。
鮑邁斯特指出:“社會性動物僅具有最基本的規則意識,而只有作為文化性動物的人類,才能把規則理解為獨立的存在,人類還可以質疑規則的合法性,質疑某些規則是否適用於當前情況,並且論證改變規則的可能性。”規則的作用是約束行為,人類對規則卻有著十分靈活的認識,由此可以看出,規則本身並不是影響人類行為的重要因素,重要的是規則背後所代表的意義,而意義正是文化所賦予我們的禮物。
在日常生活中,對於自己的很多行為,你也許經常會捫心自問:這樣做有意義嗎?意義產生於語言,語言產生於文化,人類能夠在抽象意義的基礎上做很多事,這就是文化的力量。鮑邁斯特發現,文化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利用意義等無形的力量來塑造不同個體的行為,諸如透過法律,能夠使系統發揮魔力(如知識積累、勞動分工等),並使成員們普遍得到更好的生活。
長久以來,心理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孜孜不倦地研究和探索,想要深刻理解我們自身的思想和行為,最終是為了促進人類更幸福地生活。透過閱讀《文化性動物》,我們可以觸碰到人類行動背後的文化力量。鮑邁斯特對行動的意義進行研究後發現,“為了改變指導某人行動的意義,暫時轉換到低層次的意義通常是有用的”。假如學生正在為考試而感到焦慮,十分擔心考試會毀掉自己的生活,家長或老師其實可以引導他把考試看作只是在紙上做標記的一種任務來完成。
在《社會性動物》中,社會心理學家艾略特·阿倫森談到,他之所以跨入社會心理學的大門,是被人類最令人興奮的方面所吸引:愛、恨、偏見、從眾和利他主義,等等。而在《文化性動物》中,鮑邁斯特則對這些方面的更深層原因進行了探究。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是人類創造了文化,我們是文化的主人,而在鮑邁斯特的眼中,我們其實是文化的“僕人”,文化對於我們的影響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甚至是人類本性最為深刻的原因。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