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數碼產品愛好者來說,其實入手產品從來都等不到雙十一。看到心儀的產品不第一時間入手心裡就癢癢的,在買買買的不歸路上也有著不少的“血淚史”。
今年的雙十一已經開始,很多商家都已經拿出了自己最“走量”的產品,希望贏在起跑線上。而玩了這麼多年數碼,自然在產品選購時有一套自己的標準,撰寫這篇文章時候正值雙11,我就把這份個人主觀感受比較強的好物清單,介紹給大家。為防止槓精說這篇文章收錢了,這裡要做個澄清,以下產品部分為自行購買,部分長時間體驗過,可放心“食用”。
智慧穿戴
讓續航不再成為焦慮——華為HUAWEI Watch3
買這款手錶純屬滿足與華為手機搭配使用的“精神潔癖”,但沒想到卻是真香機,像我這種不鍛鍊身體的使用者,正常模式下4天待機;長續航模式下14天待機絕對沒問題,這可比蘋果一天一充強不少。而帶有模擬震動旋鈕的錶冠也要比三星和OPPO更有“機械感”,在搭配手錶錶盤庫中的機械錶盤後,我個人感覺要比vivo啊,OPPO啊更顯成熟穩健。
另外華為鴻蒙系統一大優勢就是流暢和省電,這在手錶上就能很好地體現出來,不管是快速開啟圖示還是滑動介面,都沒有出現卡頓,在我連續開啟10個應用後,系統反應仍然及時迅速。
如果是蘋果手機使用者,我不就不建議購買了,因為像暢連通話、影片錶盤、以及心臟暢連中心、IoT/音樂控制中心以及錢包都無法正常使用,這就導致蘋果使用者無法體驗核心功能。而對於非EMUI/鴻蒙系統普通安卓使用者而言,則無法體驗到暢連通話、心臟暢連中心功能,所以要完整體驗到華為手機功能,還必須得是EMUI或鴻蒙系統。
可能是最好看的智慧手環——OPPO手環時尚版
當初選擇OPPO手環時尚版的一大原因,是因為搭配金屬環裝飾的腕帶確實有別於小米單調且粗糙的黑色腕帶,要比小米手環精緻耐看一些。當然在功能方面,有幾點我還是非常喜歡的,比如連續血氧和睡眠監測、24小時心率監測功能等,每天早上醒來我就會透過手機檢視這三項資料,發現在我睡著後就能立馬監測到,並能保證準確性與及時性。
還有一個細節,OPPO手環時尚版在充電時,不再需要把手環和腕帶進行分離充電,直接接上磁吸充電器即可,要比市面上需拆下腕帶的智慧手環,在充電細節上做得更人性化。
目前價效比最高的蘋果表——AppleWatchS5
上文中介紹了兩款安卓智慧手錶,那對於蘋果使用者而言,最實用的當然就是Apple Watch了。而近期推出的幾款產品中,相較於只增加了血氧檢測的S6和連CPU都沒換隻是增大螢幕的S7,Apple Watch S5絕對是最值得推薦的產品。比S4和SE增加了全天候顯示的錶盤,只比S6缺了血氧檢測的功能,如果你的目的就是想要體驗Apple Watch帶來的便捷,比如解鎖Mac和在戴口罩的情況下解鎖擁有Face ID元件的iPhone,那S5絕對是最值得購買的產品,尤其是現在渠道價格已經跌至2000元以下,絕對是最具價效比的產品。
真無線耳機
送妹子吧——Final ag - COTSUBU
找到一副做工、音質、續航、延遲都讓我滿意的真無線耳機確實不容易。等了這麼久,終於盼星星盼月亮等來了,這就是在HiFi發燒友中非常熟悉的Final旗下無線品牌ag推出的 COTSUBU,拿到後我就立馬煲機,大概在100-150小時後聲音逐漸穩定,中頻人聲細膩,女聲吞吐自然,線條感較為突出,風格和有線版本的E4000類,平時喜歡聽日系ACG的愛好者可以關注。
在使用這段時間裡,連續播放22小時沒問題,像我上下班通勤大概在100分鐘,工作日結束後還剩40%電量,續航表現很不錯。當然大家都關注的延遲我也特意測試了,看電影是沒問題的,但玩《王者榮耀》這類MOBA遊戲時,延遲就表現一般了。
不過對於一款僅售559元且有多彩配色的真無線耳機,送妹子特別好,精緻不掉價。
用到現在的真無線——HUAWEI Freebuds Pro
這款耳機自從買後我一直用到了現在。使用的時間裡,系統更新很頻繁,除了最佳化功能外,還不斷增加一些實用的新功能,和手機、平板的鴻蒙系統進行更好的互聯,比如最近更新的超級終端功能,如果你有一個升級到最新鴻蒙系統的手機或平板,透過一拉一拽就能立馬連線,不用在設定中來回切換,簡單快捷高效,這也是蘋果不具備的功能點。
此外還有一項功能很有意思,就是選項中的智慧動態功能,開啟後就會自動監測周圍噪聲,之後系統會根據場景來調整降噪深度,比如我在坐地鐵時,就會自動識別為地鐵模式,這時降噪強度會有提升,比在路面上,消噪更明顯。因為需要不斷偵測周圍環境噪聲,因此在續航方面表現就很一般,在把耳機放在充電盒情況下,我實際用下來通勤4天就沒電了。
不過我發現每次更新耳機系統後,三頻聲音變化過於明顯,例如最新版本,低頻有一部分削弱,我感覺聲音變薄了不少。
音質最好的真無線?——OPPO Enco X
我向很多朋友安利過這款耳機,尤其在音質部分,確實能排上真無線耳機的第一梯隊。首先這款耳機結構就和目前動鐵、動圈、圈鐵耳機不一樣,Enco X採用了即使在有線耳機中都不常見的平板+動圈組合方式,並採用同軸架構,這樣的結構優勢是既有平板的動態和瞬態,又有動圈低頻量感,加上丹拿調教,我自己聽時確實是有音箱的聲像感。在OPPO官方宣佈降價350元,僅售650左右後,就“更香”了。
此外這款耳機的人體工程學也不錯,像我這種耳朵小,耳道潛的使用者,佩戴起來也沒有腫脹感,佩戴很舒服。續航方面表現也在我可以接受範圍內,一週通勤下來還剩20%電量。
不過在最近幾次更新後,我發現降噪效效果是有降低的,另外在聲音上,三頻變化也比較大,簡單來講就是低頻量感增多、削弱高頻亮度,讓聽感有些許渾濁。
相機
最便宜的徠卡相機——二手徠卡Q1
徠卡Q1應該是目前「“最便宜」”的徠卡相機,某海鮮市場二手價僅1萬5,不及M10機身價格的1/4,因此我建議如果你想體驗正宗德國生產的徠卡相機,不妨從Q1開始,它或許是目前唯一的最容易上手的徠卡相機(M系黃斑對焦直接勸退)。
我手裡這臺Q1為全黑配色,做工精細紮實,即使是二手,轉盤波輪也依舊緊實,段落感不錯。不過最讓我滿意的還是Q1 1.0版本的顏色表現:暗角出色、飽和度極高、對比強烈,很有“德味”,而後續版本則提升了整體通透度,削弱了飽和度,並不如最初版本色彩張力出色。
未來目標之一——徠卡Q2
拿到Q2並實際體驗過後,我真是恨不得立馬換到Q2:4700萬畫素鏡頭畫素更高的優勢在於,75mm裁切後,圖片也依舊能看,此外相比Q1更寬域的動態範圍在暗光下表現也更好,更為準確的白平衡,這樣拍下來的照片就不至於偏色,我在用Q1時候出現了白平衡飄移問題,不得不後期拉回來。
另外還有一點我很滿意,就是這次電池續航這次終於有了明顯提升,並和SL電池通用。除此以外,備受1代詬病的錄影部分也有極大改善,Q2支援30p的DCI/UHD 4K影片,以及120p的全高畫質影片。
素質雖然強大,但我在成都實體店試用時候和Q1進行了簡單對比,我發現在顏色方面,Q2依舊削減了飽和度以及對比度,顏色更加偏向“現代化”那種比較素的觀感,追求“德味”的朋友還是要慎重考慮。
文藝青年的最愛——富士X-Pro3
富士相機一直以來因為文藝的外形和機身內建的濾鏡獲得了一眾青年的喜愛,而在富士相機的產品線裡,X100系列和X-Pro系列則是造型最“文藝”的系列,X-Pro3更是把“復古”這個賣點做到了極致,機身背部採用了一個縱向摺疊的螢幕,平時液晶螢幕是疊在機身內部的,只露出一個展示濾鏡、電池和剩餘張數的副屏。這不禁讓我想起來了當年玩膠片機的時候,會把膠捲資訊小心翼翼的剪下來插在機器背部,時刻記住膠捲的引數。
由於日常無法直接在液晶屏看到拍攝的效果,所以在使用X-Pro3拍攝的過程中,我都會下意識的把速度慢下來,來用心勾畫每一幅畫面的構圖和想要表達的情感,可以說在數碼當道的年代,別有一番趣味。
電腦/平板
年輕人第一臺蘋果電腦?——MacBook Air M1
放在今天,尤其是雙十一這個節骨眼兒,這或許是你能夠買到的價格最低的蘋果筆記本,某多多平臺,價格僅為6000多元,1.61釐米1.28千克的“極致”厚度和重量,以及這個體積重量下的效能表現,確實讓我很驚喜。雖然新出的MacBook 14系效能更強,但價格也相差了3倍,如果平常只處理圖片,或者只簡單剪輯下影片,用用辦公軟體,刷刷劇,買14確實有些大材小用,這些較為基礎的影象處理任務M1處理器也能輕鬆完成。
正好省下來的錢可以配備一套不錯的拓展塢,畢竟MacBook Air M1介面太過“貧瘠”。
華為手機的好奶媽——MatePad Pro 12.6
我買這款華為平板電腦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手機螢幕不夠大,影音娛樂不夠“爽”的痛點。不得不說,12.6英寸搭配P3色域、高對比度的OLED顯示屏確實足夠震撼,在我使用多屏協同功能,把手機中圖片回放到平板上時能讓圖片顏色、細節準確顯示出來,方便篩選。
當然在影音娛樂方面,目前已經完全替代了我手機,比如在玩《哈利波特 魔法覺醒》這款遊戲,手機上玩卡牌類遊戲並不容易點選操作,這時利用多屏協同直接同步到平板上,大螢幕對這種既要點選卡牌又要走位的遊戲就很友好了:操作空間更大,手指不會打架。另外這款平板的聲音我也是很滿意,在播放電影時,8個揚聲器定位很準確,確實有種身臨其境感覺。此外平板本身電池容量高達10050mAh,在續航上我還是很滿意的。
但在長時間使用後,我發現部分應用在開啟平行視界功能後,顯示的部分APP內容反而因字型比例、圖片比例問題減少了,這時不得不豎屏,但圖片又因圖片解析度無法自適應,直接變模糊,所以在大屏軟體適配顯示上,相容性還有待提高。
手機
一臺“發揮穩定”的手機蘋果篇:iPhone 13 Pro
這代的iPhone 13 Pro可比iPhone 12 Pro“香”太多,沒有了和Max鏡頭部分的區別對待,另外在續航方面也要比12 Pro Max多出兩個小時,達到22小時,這還是在開啟ProMotion自適應高刷情況下,能有這樣出色的表現,這還得歸功於A15晶片優秀的晶片架構、良好的散熱結構以及深度最佳化的系統資源排程。
電影模式對於大部分使用者來講,確實是有“炫技”成分在裡邊,但對於Vlogger以及對影片畫面有需求的博主,從影片呈現形式來講,則起到了錦上添花作用。
一臺“發揮穩定”的手機安卓篇:OPPO K9 Pro
用“內卷”來形容目前安卓手機市場,最為貼切。各家為搶佔市場,那可是煞費苦心,尤其是2K-2K5價位段,更是廝殺得你死我活,玩聯名也好,玩換殼也罷,但對消費者而言,感知並不強,在這個價位段,要真正做到極致“價效比”,只有配置堆滿才行。
如果預算有限,對硬體配置有較高要求,那麼可以看看釋出不久的OPPO K9 Pro,這款手機筆者特意去線下體驗店體驗過.印象最深的是清晰豔麗的螢幕以及僅180g輕薄機身,窄邊框設計拿在手裡阻尼適中質感出色,同時發哥1200晶片效能也屬於第一梯隊,在功耗控制上也比高通更出色,我長時間把玩,背部依舊很清涼,適合作為備用機以及手遊愛好者。機器效能配置雖然比較拔尖,但我覺得整機塑膠質感太強了,反而多一些廉價感。
另外,這也是目前少有的配備“極為先進”3.5mm耳機口的手機。
配件
耳機收納盒不止裝耳機——威澤耳機收納包
這裡我為大家介紹下,一直在使用的收納裝置。先從小的說起,我發現一些品牌的耳機收納盒做得特別好,不僅外觀精緻,內部空間也比較大。比如我出差就放包裡的威澤耳機的這款收納盒,除了能裝耳機以及升級線外,還能多裝一些諸如消毒溼巾、創口貼、隨身碟等小物件。另外在盒內還有一層內襯,放耳塞套正合適。另外這個耳機盒雖然外表為皮革材質,但實際上內部有一層非常硬的墊片,所以非常抗壓,出差直接扔行李箱裡就行。
採訪必備——不知名攝影包
所有看到我這款小巧攝影包的朋友都在打聽價格,不過最後都沒猜對,這包真是50包郵。它看上去很小巧實則很能裝:平常我放入充電寶以及兩個採訪用的小蜜蜂后上邊還留有一定空間,裝個手機問題也不大。此外在單肩斜挎毫無壓力,墊肩以及可調節肩帶設計也很人性化,頂部開合部分還有一個側兜,放公交卡等一些隨身卡片,都沒問題。
這是我買過價效比最高的攝影包了,比較遺憾的是,商家已經下架,據說是侵了貴10倍的正版徠卡攝影包權。
數碼老編最愛的皮質揹包——HUAWEI風範雙肩背
這款揹包是目前少有的,科技廠商推出來兼備“時尚”和“實用”屬性的揹包,不同於其他廠商只用單一的布面材質,華為這款揹包採用尼龍面料以及超纖皮材質拼接而成,裁剪簡約、得體,青山黛配色沿用在雙肩背上,能更好地搭配衣服。另外這個揹包容量也大,我在出差時,裝一臺13英寸筆記本和一臺相機以及一堆資料線完全沒問題。
不過在長時間裝一些比較沉的東西后,上邊的包蓋很容易支稜起來,磁吸吸石固定不算牢固。
好啦,以上就是我分享的一系列自己使用過或者體驗過的覺得還不錯的產品,你都種草了哪些?歡迎一起分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