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日常諮詢中,經常會遇到很多因為自卑而導致心理障礙:社交恐懼症、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而他們的成長經歷中絕大多數都經歷過經常性的被父母和老師否定、比較和貶低,甚至被挖苦、羞辱。
人的生存、成長、發展必須要滿足各種需要:物質需要和心理需要,物質需要就是吃喝拉撒睡等,心理需要包括:安全感、接納認可和愛等需要。其中的“接納認可”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基本需要。
我們人類是群體性,在原始人類階段,生存環境極其惡劣,個體是很難生存的,必須以群體的方式才能夠生存,個體一旦脫離群體,必然無法生存。因此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個體形成對群體的依賴,個體就追求得到群體的接納認可,接納認可就等同於人的生存。那麼個體要想得到群體的接納認可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要遵守群體的普遍規則,這樣才能被群體接納,否則就會被群體排斥、懲罰;二是個體要有價值,對群體有作用,這樣群體才會認可個體。經過漫長的進化,接納認可成為人的本能需要,透過基因一代一代傳遞下來。
人類進化到今天,生存環境已經非常好了,個體脫離群體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生存,但是由於漫長的原始人類階段,接納認可已經固化為人的本能心理需要,人會與生俱來就追求得到接納認可,但是作為小孩子是沒辦法遵守規則,也沒有價值,因此對於幼小的孩子,作為養育者必須要無條件的接納認可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夠健康成長,否則的話,接納認可需要得不到滿足,心理就會自卑,嚴重者就會引發一系列心理疾病。
但是,在現實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很多家長、老師會無意識地經常否定孩子,這種經常性的否定、貶低,會讓孩子認同,內化為自我否定、自我貶低,就會覺得自己沒有用,沒價值,就成了自卑。
我們在前面講過,個體被群體接納認可在原始人類階段等同於生存,雖然現在不是這樣了,可是這已經成為一種基因本能,所以人們普遍會恐懼不被認可,這就是社交恐懼症的緣由。
只有父母無條件接納認可孩子,孩子才能夠內化這種認可,學會無條件接納認可自己,成年之後才是自信的,那麼對於別人的評價、看法才不會那麼在意,就不會因為一些事情的失敗、挫折、打擊而出現心理疾病。
但是,父母的否定,貶低孩子的價值,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入侵,導致孩子產生低價值感、無價值感,自卑,成長過程中,很容易因為遇到挫折、失敗甚至是別人的否定而陷入到自我否定,進而導致社交恐懼症、焦慮症、抑鬱症的,嚴重者甚至導致被害妄想症等精神疾病。
所以,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對待孩子,請嘴下留情,多一些認可、肯定和鼓勵,不要否定、貶低,讓孩子的心理能夠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