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科學革命的主要標誌是相對論和量子論的誕生,主體部分涉及物理學,使人類認識自然界的宏觀廣度和微觀深度都有極大的提高。包括相對論、量子論和量子力學、X-射線、放射線和電子的發現。
第二次科學革命發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化學、物理學、生物學的重大理論突破為內容。作為第二次科學革命的主題物理學在此期間取得了以相對論、量子論和量子力學、X-射線、放射線和電子等發現為代表的巨大成就與飛躍。
卡文迪許實驗室(Cavendish Laboratory)作為第二次科學革命的前沿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該實驗室,發現了電子、中子、正電子、脈衝星、DNA雙螺旋結構、非晶體半導體和有機聚合物半導體材料等等;還發明瞭雲室、質譜儀、加速器、X射線攝譜儀和射電望遠鏡等科學儀器。從卡文迪許實驗室的事例可以看出,對探索與創新的不斷追求是第二次科學革命的動力源泉。
愛因斯坦1905年創立了狹義相對論,他並未因取得如此成就而放棄繼續對新事物探索的動力與努力,而是不斷努力探索追求新的科學發現,並於1915年再次提出了廣義相對論,揭示了物質、運動和時間、空間之間的內在聯絡,改變了人類的時空觀。
19世紀末人們為經典物理取得重大成就歡呼的時候,一系列經典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一個接一個地發現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是黑體輻射經典解釋導致的紫外災難,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為了解釋熱輻射能譜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在熱輻射的產生與吸收過程中能量是以hυ為最小單位,一份一份交換的。這個能量量子化的假設不僅強調了熱輻射能量的不連續性,而且與輻射能量和頻率無關由振幅確定的基本概念直接相矛盾,無法納入任何一個經典範疇。
愛因斯坦經過認真思考,於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說。1916年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發表了光電效應實驗結果,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光量子說。1913年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提出了原子理論,以它簡單明晰的影象解釋了氫原子分立光譜線,並以電子軌道態直觀地解釋了化學元素週期表。在隨後的短短十多年內引發了一系列的重大科學進展。這在物理學史上是空前的。1923年4月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發表了X射線被電子散射所引起的頻率變小現象,即康普頓效應。1924年美籍奧地利物理學家泡利發表了“不相容原理”,這個原理對所有實體物質的基本粒子都適用,構成了量子統計力學━費米統計的基點。1924年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提出了表達波粒二象性的愛因斯坦━德布羅意關係。1925年,德國物理學家海森伯和玻爾,建立了量子理論第一個數學描述━矩陣力學。1926年,奧地利科學家提出了描述物質波連續時空演化的偏微分方程━薛定諤方程,給出了量子論的另一個數學描述——波動力學。1948年,費曼創立了量子力學的路徑積分形式。
第二次科學革命還在持續中,量子論從雛形發展到今天,仍然沒有形成可靠的理論支撐,即相對論和量子論至今沒有形成定理,甚至今天關於量子的定義都與最初說的量子概念不同(參考資料1)。但近百年來,積累了一大批著名科學家辛勤的汗水,飽含了科學工作者對未知的探索和對真理的無限渴望,詮釋了人類偉大的智慧。量子論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的影響無處不在,觸手可得。遺憾的是,關於量子物理現象的試驗很多實驗室都成功地實現了重複,但關於量子現象的解釋卻沒有達成一致,也沒有形成主流解釋,主要原因是數學的發展落後於科學的發展(參考資料2)和哲學所涉及的認識論(參考資料3)等。
量子現象發現的年代是一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時代。競爭與合作對科學的發展、乃至對人類社會的進步都是不可或缺的。有競爭才會有動力,有合作才能跨越更多的障礙;有創新精神才會有新發展,有探索精神才會有新發現。第二次科學革命的歷程過程充分體現了科學工作者們智慧、勤勞、創新、共享的科研理念,這些科研方法與態度至今仍值得我們借鑑。(李志民,責任編輯景然,圖片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