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是否健身等決定均與跨期決策有關。在這類跨期決策中,人們需要在當下和未來的得失之間做出選擇。一般而言,人們更偏好結果較小但時間較近的收益(smaller-but-sooner rewards,SS),而不喜歡結果較大但時間較遠的收益(larger-but-later rewards,LL)。這種對延遲獲得的收益價值進行折扣的傾向稱時間折扣。有理論認為,人們對即時收益的偏好受到情緒的影響,但這一現象尚存爭議。有實證研究表明,相比於負性情緒,正性情緒會引起更大的時間折扣,而另一些研究則得出相反的結論。同時,已有研究對情緒操縱的有效性提出質疑,主要原因在於對情緒的操縱在決策行為開始前便已結束,導致情緒無法實時影響決策過程。此外,對情緒的誘發往往依賴於被試對情緒刺激的主動加工,導致這一結論不易推廣於實驗室之外的現實生活中。
音樂是一種喚起情緒的理想媒介。現實生活中,音樂無處不在,且易喚起人們強烈的情緒共鳴。人類在音樂中體驗情緒的能力也許是天生的:新生兒喜歡協和的音樂,並在9個月大小就能區分高興和悲傷的音樂。此外,音樂的社會功能及其表達的基本情緒具有跨文化普遍性。
近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的一項開放課題剖析了音樂情緒體驗對跨期決策的影響。該研究透過操縱音樂的聲學和結構特徵,考察了人們在不同情緒體驗下的跨期決策行為。
實驗1招募了240名被試,他們被隨機分配到高興音樂(大調式、速度快)、悲傷音樂(小調式、速度慢),或控制組(白噪音);在聆聽音樂的同時,被試需要完成與金錢得失有關的跨期決策任務以及時間(差異)知覺評估任務。科研人員分三次測量了被試的情緒體驗,以確保音樂情緒對決策行為的實時影響。結果顯示,音樂誘發的情緒體驗顯著影響被試的跨期決策偏好:相比於控制組,高興音樂組的被試更偏好SS選項,而悲傷音樂組的被試則更偏好LL選項。在金錢收益條件下,時間(差異)知覺的中介效應顯著:即高興音樂組的被試感知到的延遲時間較長,從而更偏好SS選項;悲傷音樂組的被試感受到的延遲時間較短,從而更偏好LL選項(圖1)。
為進一步考察音樂特徵及特定情緒維度的作用,實驗2和實驗3分別操縱了音樂的速度(快與慢)和調式(大調與小調),以此分離了喚醒度(arousal)和心境(mood)的效應。研究表明,僅速度及其誘發的喚醒度影響了跨期決策偏好,調式及心境對跨期決策偏好沒有顯著影響。在金錢收益條件下,音樂速度的效應受到時間知覺的中介:即快速音樂組的被試感知到的延遲時間較長,從而更偏好SS選項;相反,慢速音樂組的被試感知到的延遲時間較短,從而更偏好LL選項(圖2)。
該研究首次探究了音樂情緒對跨期決策的影響,闡釋了音樂速度及喚醒度在跨期決策中的作用。該研究還論證了時間(差異)知覺的中介作用,支援了以齊當別(equate-to-differentiate)理論為代表的跨期決策的非補償性理論模型。根據齊當別理論,當感知到的時間(維度)上的差異被放大,人們就會把相對較小的金錢(維度)上的差異齊同掉,而將時間維度作為佔優維度,並在此維度上選擇更優的選項(即SS選項)。這一理論對本研究的結果做出了闡述,並提示了跨期決策並不依賴於折扣與求和的過程,而是基於非補償性理論所預測的啟發式過程。
相關研究成果線上發表在Cognition and Emotion上。該研究由心理所與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合作完成。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國家社科基金重點專案及中科院重點資助專案的資助。
圖1.實驗1結果:(a)音樂情緒對金錢收益和金錢損失條件下跨期決策折扣因子的影響,折扣因子越大,代表被試越傾向於選擇LL。(b)在金錢收益條件下,時間(差異)知覺的中介作用顯著。* p < .05、** p < .01、*** p < .001
圖2.實驗2結果:(a)音樂速度對金錢收益和金錢損失條件下跨期決策折扣因子的影響,折扣因子越大,代表被試越傾向於選擇LL。(b)在金錢收益條件下,時間知覺的中介作用顯著。~ p < .1、** p < .01、*** p < .001
來源: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