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抓住長江重點水域實行十年禁漁的機遇,積極整合漁業資源,實現水產品穩產保供和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全省漁業連續高速增長。今年前三個季度,全省水產品總產量52.5萬噸,同比增長8.8%,其中養殖產量48.9萬噸,同比增長8.6%,捕撈產量3.6萬噸,同比增長11.3%。
《黑龍江省“十四五”漁業發展規劃》提出,抓住“南漁北移”發展機遇,加快構建現代漁業的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產業體系,促打造好水、好魚、好牌、好價、好效的“五好漁業”,建立祖國北方“魚米之鄉”。到2025年,水產養殖面積穩定在630萬畝以上,水產品總產量保持在70萬噸以上,漁業一二三產經濟總產值力爭達到300億元。
去年5月,國有企業黑龍江省旅遊投資集團透過增資擴股,與民營企業青花湖漁業集團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控股成立了黑龍江北魚漁業集團有限公司,養殖水面從43萬畝升至120萬畝,發展目標是300萬畝。這家企業按照“育、飼、養、捕、貯、銷、融”全產業鏈要素,全力打造“旅遊+休閒漁業”百億級新興產業叢集。
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周曉兵說:“過去黑龍江養殖單產低的原因,一是找不到出口,不敢多養,怕賣不出去;二是受生產資金缺乏所限,魚苗投入不足。近年來,不斷拓寬水產品省外銷售市場,哈爾濱農商銀行漁業信貸受信額度逐年加大,以及水域資源整合,這些問題都在逐步探索解決。比如今年,在亞布力論壇上,省旅投集團與北京物美集團簽訂了4萬噸龍江優質水產品銷售協議,去年哈爾濱農商銀行授信省漁業協會30億元。鏡泊湖水產養殖場去年加入北魚集團後,生產資金解決了,當年就實現扭虧為盈。”
大水面養殖是黑龍江漁業發展的著力點
針對不同區域的大水面不同特點,實行“一水一策”,根據資源稟賦和承載能力,科學確定養殖容量和放養品種比例,目前,大水面總產量較三年前提高了22%。以大水面優質特色品種為重點,評選出“黑龍江省十大地產特色名魚”,並形成了興凱湖大白魚、五大連池冷水魚等區域特色產業,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被命名為全國大銀魚生產第一縣。
肇源縣建立了東北地區最大的鱖魚養殖基地,青花湖漁場鱖魚集約化池塘養殖面積達到8000畝,產量250噸,產值4700萬元,利潤1945萬元,帶動全縣發展鱖魚養殖10萬畝。肇源縣鯰魚溝水產養殖場,河蟹養殖面積12.5萬畝,自主培育扣蟹100噸,年產河蟹350噸,帶動全縣發展河蟹養殖18萬畝,年產河蟹1000噸,產值5000萬元,利潤2100萬元。
虎林市名特優水產品養殖面積達到11.6萬畝,以大中水面為主,主要養殖河蟹、小龍蝦、大白魚、池沼公魚、大銀魚、鰲花等名特優品種。河蟹養殖面積106053畝,其中大中水面104070畝;小龍蝦養殖在這裡面積有767畝;久負盛名的大白魚養殖面積近4萬畝。多品種名特優大中水面生態養殖增殖以來,養殖戶的產量和產值及效益都有非常大的提高。
稻漁、稻蟹綜合種養迅速發展
“一水兩用、一田雙收。”近年來,稻漁、稻蟹綜合種養在黑龍江迅速發展。2017年,泰來縣政府投入20萬元在沿江鄉鎮建立了6個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取得了養蟹畝純利潤達到1100元、水稻畝增收600元的好效益,稻農嚐到了“甜頭”,堅定了信心。目前,全縣實施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到11.7萬畝,為稻農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虎林市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發展到61589畝,稻蟹養殖面積37172畝、稻魚養殖面積21673畝、稻蝦養殖面積100畝、鴨稻2644畝。在當地,以河蟹為主稻漁綜合種養,每畝可以節約生產成本60元,其中節省化肥投入40元,節省農藥投入20元;養殖河蟹每畝增收220元;水稻畝增收40元。節約成本和增收達320元/畝,相當於每畝水田提高效益320元。
肇東市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到4.2萬畝,其中稻蟹2.2萬畝、稻魚2萬畝,平均畝純收入1296元,較常規水稻種植每畝增加純收入646元。為解決河蟹養殖外運苗種成活率低的問題,肇東市在西八里鄉漁兒園漁業養殖專業合作社進行稻田河蟹大眼幼體培育扣蟹試驗並取得成功,吸納周邊20多戶水稻種植戶,組建稻田培育扣蟹聯合體。實行“五統一”生產模式。稻田培育扣蟹面積發展到3550畝,年產扣蟹25萬斤,扣蟹年儲備能力60萬斤,將肇東市建成我省河蟹扣蟹培育基地。
巴彥縣依託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巴彥縣冠一灣水庫養殖場與江蘇蘇州相城區陽澄湖鎮阿慶嫂大閘蟹養殖有限公司建立了2萬畝大水面長江蟹養殖示範基地,並作為上海海洋大學在阿慶嫂大閘蟹養殖有限公司的教學實習基地,進一步探索長江蟹在東北地區推廣的可行性。今年河蟹生長勢頭良好,克服疫情等不利影響,捕撈大閘蟹2萬多斤,均由蘇州陽澄湖阿慶嫂大閘蟹養殖有限公司負責銷售。巴彥縣稻漁綜合種養髮展到2萬多畝,其中稻蟹綜合種養達到5000畝,稻鰍1000畝,稻漁14000多畝,稻漁綜合種養所產稻穀較單獨水稻種植售價高出30%以上,稻漁綜合種養農藥和化肥施用量減少50%,畝增純收入700元以上。巴彥縣池塘精養髮展到4000畝,單產達到1000公斤,全部實現資訊化智慧化和機械化生產和管理,同時加大養殖尾水處理力度,養殖過程實現對環境零汙染。
加強漁業標準化建設
按照國際標準,建設了5個大水面出口基地。積極開展良好農業規範認證,打造10個水產品省外銷售養殖基地。實施漁業“子母品牌”戰略,統一打造“龍江魚”母品牌,積極培育鏡泊湖、興凱湖、連環湖、青花湖等“子品牌”。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突出產品天然野生生態定位,以自然生長為核心特色,整合縣內大小品牌統一註冊為“連環湖生態魚”,加速釋放區域公用品牌潛能,形成拳頭效應,提升含金量,推動價值鏈向中高階邁進,讓綠色生態水產品賣上好價錢。子品牌“連環湖鱅”、“連環湖鱖”、“石人溝鯉”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連環湖魚”被評為“黑龍江省農產品地理標誌十大區域品牌”“全國最具影響力水產品企業品牌”“黑龍江省十大地產特色名魚”和中國農民豐收節“最受市場歡迎名優農產品”。
鏡泊湖上魚兒肥
周曉兵說,好品質奠定了龍江魚的市場地位。如今龍江魚已“遊”進全國20多個大城市。去年,僅三家省內養殖企業就實現省外銷售7184噸,其中進京銷售1184噸。
龍江漁業不斷開拓省外市場。開展“龍江魚”進京行動,與阿里巴巴旗下盒馬鮮生、北京市水產公司等多個知名企業合作,4000多噸優質“龍江魚”陸續進京銷售,併成功走上了國慶70週年閱兵部隊餐桌和27家盒馬鮮生北京連鎖店。利用電商平臺、微商平臺,大水面“龍江魚”已遠銷到省外二十多個大中城市,僅透過順豐平臺銷往全國水產品達2200餘萬元。綏化市津湖漁業有限公司與遼寧北江漁業有限公司合作,開展北魚南銷。2021年津湖漁業有限公司水庫生產的鰱鱅魚及鯉魚、鯽魚等60萬斤,在10月初全部由北江漁場收購,運到遼寧丹東,在鴨綠江暫養,待到元旦、春節期間南方廣東、廣西等地,銷路非常好、效益非常高。
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孫文志說:黑龍江高度重視漁業發展,省農業農村廳提出要全產業鏈謀劃、全要素推進、全方位服務,以良種、良法、良藥、良料、良管“五良”措施,促進漁業好水、好魚、好牌、好價、好效“五好”發展。“龍江魚的異軍突起,抓住市場牛鼻子是關鍵。確定‘抓兩頭,帶中間’的崛起路徑。‘兩頭’,一頭是種業,從源頭上保障產業安全;一頭是市場和品牌,重點打造北魚集團這個航母級龍頭,發揮龍頭引帶作用,對接市場和銷售,在終端上保障產業效益;中間則指生產和加工,要插上兩個翅膀,即科技的翅膀和金融的翅膀。”
劉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