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了他們:91歲的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顧誦芬院士和86歲的國際著名核能科學家王大中院士。兩位老科學家以深厚的為國為民情懷,矢志鑄造國之重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長、教授王樹聲說,國家科技獎勵是一面旗幟,褒揚的是科技領域標誌性的重大成果,營造的是國家崇尚學術、尊重人才、尊崇創新的氛圍,將激勵更多的科研人員實現報國理想。他表示,作為城鄉規劃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將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去,樹立敢於創造的雄心壯志,努力實現更多新突破,不斷向科學技術的深度和廣度進軍,以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創新成果服務城鄉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
“從兩位院士身上,我們看到的是數十年如一日的鑽研,攻堅克難,將學科領域從零帶到了世界領先,支撐起了我國的國防建設和經濟發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年教師楊波表示,“在前輩們為我們鋪就的科學之路上,我們這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會義不容辭地將他們的科學精神和理想信念繼承下來,傳承好我們的使命。”
基礎研究是創新的源頭活水。本次大會上,46項科技成果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61項成果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157項科技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這對從事基礎科研的科技人員是一個巨大的鼓舞。”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0所科技委主任李得天說,他所在團隊的獲獎創新成果有力支撐了我國電推進技術的發展,使我國航天步入了電推進時代,“站在兩個一百年曆史交匯的新起點,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們要進一步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為中國邁向航天強國、建設科技強國貢獻應有的力量。”
“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雷震這樣形容自己的參會感受。他表示,對科技工作者來說,更好地為國家戰略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是重要的驅動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建設創新型國家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我國需要數量更龐大、質量更高的頂尖科學家。我們作為科技工作者,要謙虛,要甘於坐冷板凳,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要為培養國家後備人才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科技乃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
“我們的成果既有高校的原始創新,又有企業的技術創新,並和百姓的需求緊密結合,為的就是努力讓科技創新走進尋常百姓家。”作為光伏產業的研究者,江蘇大學智慧柔性機械電子研究院副院長程廣貴說,作為科技發展中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技工作者們還需要不斷努力,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第一追求,特別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勇於深入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揭榜掛帥”,提升服務社會發展的貢獻度。
大會上,由百度公司自主研發的創新成果也登上了領獎臺。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表示,當前,我國正處在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階段,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域性中起著關鍵的戰略支撐作用。“這次獲獎的技術發明得益於我們十餘年在人工智慧技術,尤其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創新積累,目前正在助力各行各業智慧化升級。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緊抓創新機遇,不斷突破技術難題,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在獲獎成果中,“水稻遺傳資源的創制保護和研究利用”“超高產專用早秈稻品種中嘉早17等的選育與應用”“麻風危害發生的免疫遺傳學機制”等發現,作為民生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滿足著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績,才會有前進腳步的不停息。”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胡培松表示,水稻育種研究需要持之以恆。未來,他的團隊會繼續將研究重心放在“吃得好”“吃得安全”上,選育個性化、功能性、綠色優質的好品種,把科研成果寫在祖國大地上,為口糧絕對安全保駕護航,“這就是我作為農業科研工作者的初心。相信透過不斷努力、開拓創新,國人的飯碗會端得更牢,端得更好!”
(本報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楊舒、張蕾、詹媛、袁于飛、崔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