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沒多久,國際上就傳來各種聲音,呼籲“人民幣不要貶值”。
2002年,國際呼聲又轉變風口,直喊著“人民幣要升值”
這些年,老外沒少喊著要人民幣貶值升值,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主張人民幣升值,大可以美元買人民幣;如果想要人民幣不升值,拿人民幣買美元不就得了,何必成天大呼小叫著喊漲喊跌?
但是,現實情況是,老外想要人民幣升值,只能靠喊!
其實,早在1994年前,我國已經有外匯交易了,只是當時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市場。那時,人民幣換美元的需求是透過兩條軌道來實現的。
第一軌:計劃軌,就是按官方牌價結匯
所謂的計劃軌,就是不管企業或個人,只要大家有了外匯收入,就只能以規定的價格結算給政府。
但是,那個時候因為創匯能力欠缺,外加購匯價太低,導致生產者創匯的積極性都不高。
後來,為了增進出口,就慢慢逼出了市場軌。
第二軌:市場軌,以市場競價
從80年代開始,我國就慢慢提高了購匯牌價,為了提高生產者創匯的積極性,還推出“外匯留成”制度,就是允許創匯企業留下一定比例的外匯自用或者拿到“外匯調劑中心”去出價。
一部分外匯進入市場軌以後,需求就旺盛起來,需求大了,大家的出價也跟著節節攀升。
那時,外匯牌價才5元多兌1美元,在調劑中心卻漲到8元—9元,甚至出價10元的交易對家也大有人在。
後來,隨著外匯市場的力量越來越大,1993年開始,我國進行了第一次匯改,將計劃軌和市場軌雙軌合併,同時還將各地的外匯調劑中心,整合成統一競價的外匯市場,也就是咱們現在的外匯交易中心。
從那以後,不論是出口企業獲得的貿易順差,還是外資入我國內投資的熱錢,都統一在這個市場進行買賣交易。
但是,即便有了統一競價的外匯市場,也不意味著誰都能參與。想要實現在我國外匯交易中心買賣外匯,還得有幾個條件。
1.
和全球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是一個僅設在中國國內的市場,不論是誰想要買賣人民幣,只能在咱們國內進行。
全球各地,如果想要買美元,除了可以在美國境內買,在美國境外也同樣可以買到。
買賣日元也是如此,除了可以在日本境內買賣日元,在日本以外的國家也同樣可以。
但是,想要買賣人民幣,就只能國內進行。
也就是說,美國成天大呼小叫著要人民幣升值或貶值,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在美國壓根沒辦法用美元買到人民幣。
2.
自從外匯雙軌合併以後,我國就開始了外匯交易中心會員制。
不論是因出口所得的外匯收入,還是外資進入國內的熱錢,想要在國內流通,就必須先與有會員資格的商行進行結匯。
然後再由會員商行在外匯交易中心,競買競賣各自持有的外匯頭寸。誰出價高,誰就獲得外匯。
這就是說,老外想要買賣人民幣,不僅僅要求只能在我國內進行。而且持美元進來後,只能將美元轉手給有會員資格的商行。但是,商行收不收,那就看我國高層的了。
3.
除了要具備“入場券”,我國外匯交易中心還有一個超級會員——央媽。
央媽不僅僅是交易中心的管理者,還是這個市場最大的買家。咱們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就是央媽在交易中心競價買來的。
當然,央媽出價多少,最終也決定了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
只要央媽有N元人民幣把進入中國的每一美元買下,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就可以穩定在N∶1。
假如央媽以8元人民幣拿下,那麼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就是8 ∶1
如果開價10元,匯率就是10∶1
還不理解?
假如有1000億美元外匯進入國內,央媽出手7000億人民幣全部買下,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就是7∶1。
說白了,匯率是升值還是貶值,基本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最後的話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很多國家的貨幣都被迫大幅貶值。當時,國際社會最希望的就是人民幣不貶值,同時為了幫助各國走出金融危機,我們高層公開承諾了給予他們幫助。
就這樣,人民幣以1∶8.27對美元的匯率,從1998年一直維持到2005年7月。
所以說,咱們的人民幣是升值還是貶值,完全由咱們自己說了算,老外即便是想要我們漲或跌,我們不幹,他們也只能幹吼!
【作者簡介】:
萬子嫿:學者
感謝您的閱讀,如能轉發,甚幸!
圖片宣告: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必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