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日將迎來立冬節氣。近兩日,氣溫逐漸拉低,人們紛紛換上了冬裝。進入冬季,一些“老毛病”在這個季節讓人格外難受,而原本沒啥問題的部位,往往會出現一些季節性問題,甚至影響到工作和生活。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在正式進入冬季前,請他們為您的健康以及慢性病的防治支招。
病例一:68歲高血壓患者
左側肢體突然活動不靈
68歲的劉先生在家時左側肢體突然活動不靈,被家人連忙送到醫院,由於及時就診,在溶栓時間窗內進行了溶栓治療,術後恢復良好。不過在隨後的腦血管病高危因素篩查中,醫生了解到劉先生患高血壓病12年,病發前幾日起床後感到頭暈乏力,但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直到身體出現不適才想起送醫。
專家支招:多吃新鮮蔬果 每天出門曬半小時太陽
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王金春表示,秋冬季節交替晝夜溫差大,氣溫驟降,往往容易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而引發血管收縮,使得血壓升高,誘發腦梗死。因此,冬季尤其是溫差變化較大的初冬時節,對於平時經常頭暈的人群、患有高血壓或者曾經檢查出頭頸部動脈狹窄的患者需要特別注意,謹防腦卒中。
王金春告訴記者,隨著天氣轉寒,腦卒中的風險也隨之增高。“進入冬季,很多人減少了活動,能不出門就儘量不出門,加上冬季遼寧地區居民飲食偏高鹽,容易引發高血壓等一系列慢性疾病。不少有吸菸、飲酒等不良嗜好的人群,同樣容易誘發腦卒中。建議中老年人在冬季攝入足夠的新鮮蔬果,天氣晴朗時,每天出門曬半小時太陽,足夠的日曬和健康規律的活動能夠有效降低腦卒中的發生率。”
病例二:脖子痠痛、頭暈眼花 無奈之下請假就醫
公司職員小王最近總覺得脖子痠痛、頭暈眼花,由於工作性質需要經常使用電腦、手機,小王也知道自己的頸椎不太好,但隨著天氣轉涼,情況似乎變嚴重了,甚至影響了正常工作。無奈之下,小王不得不向領導請假,到醫院進行診治。
專家支招:加強頸肩部肌肉鍛鍊 給自己加條圍巾
冬季,一些關節病、骨病往往與天氣有關,其中就包括頸椎病。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治醫師王琛琛表示,頸椎病的誘發與日常生活、工作習慣密不可分。之所以冬季格外難受的,是因為頸部肌肉大都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寒氣刺激,導致頸部張力升高,頸部肌肉緊張痙攣,進而壓迫到神經、血管,出現頸部不適。
據王琛琛介紹,頸椎位於頭部、胸部與上肢之間,在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是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較大的節段。由於承受各種負荷、勞損甚至外傷,極易發生退變。長時間處於一個姿勢、伏案工作、操作電腦、低頭看手機、高枕等,都會造成頸部肌肉勞損、頸椎退變。最初的表現為頸肩部疼痛和手部麻木,有的表現為頭暈,甚至走路不穩。作為長期使用電子產品的上班族,小王應注意脖子的保暖,及時對病情加以控制,否則容易形成慢性疼痛,反覆發作。除了注意頸椎部位保暖,頸椎病患者還應改變不良的生活和工作習慣,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加強頸肩部的肌肉鍛鍊,增強頸椎的穩定性。如果已經發生勞損,要儘早治療。
病例三:單側腳冰涼
原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作祟
65歲的孫先生在洗腳時突然感覺右腳比左腳涼很多,緩了一會兒後,發現右腿還有點兒麻。家人不敢怠慢,趕緊陪他到醫院就診。原來,孫先生患上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專家支招:注意四肢保暖
少吃或不吃黏性食物
遼寧省人民醫院普外四科主任吳丹明表示,冬季是慢性周圍血管疾病的多發季節,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動脈血管硬化,形成斑塊,患上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醫學研究認為,秋冬特別是霜降之後,天氣由涼轉寒,氣溫、氣壓變化明顯,人體受冷空氣刺激後,常引發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全身毛細血管痙攣性收縮,血液迴圈的外周阻力加大。此時,血小板易凝集形成血栓。內分泌失調,血液黏稠度加大,血凝時間縮短,這些因素進一步促使血栓的形成。另外,足部脂肪較少耐受力較差,肢體末端血管較細,且血流緩慢。中老年人生理機能減退,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性、應激性和抵抗力降低,因此極易導致血栓。
吳丹明提醒,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在50歲以上人群中的發病率較高,患病者以男性居多,且男性比女性發病早五年左右。糖尿病患者病變發展快,潰瘍與壞死的發生率高,後果嚴重。建議冬季注意四肢的防寒保暖,少吃或不吃黏性食物,如黍米麵、年糕、芝麻糖等。發現初期症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病例四:工作場合流鼻血 如何處理最妥當?
隨著天氣轉寒,劉女士由於怕冷,經常在辦公室和家裡開空調。因忽略了室內溼度,她多次流鼻血,雖然及時止住,但在工作場合遭遇這樣的事情實在有損形象,且劉女士並不清楚如何妥當處理,為此十分苦惱。
專家支招:出血時切勿仰頭 適度增加室內空氣溼度
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耳鼻咽喉科主治醫師馬曉琳表示,秋冬季氣候乾燥,鼻腔為了保證溫度和溼度,會刺激更多的血液,進而出現鼻黏膜充血的情況。一旦處理不當導致鼻黏膜破損,就會引發流鼻血。隨著開始供暖,空氣更容易乾燥,建議增加空氣溼度來改善室內環境。
那麼,出鼻血時究竟該仰頭還是低頭?馬曉琳建議,鼻出血時不要仰頭,因為向後仰頭可能會導致血順流到咽喉部,無法達到止血效果。如果血誤入食道可能會導致嘔吐,而誤吸嗆入氣管則可能導致咳嗽甚至吸入性肺炎。一旦形成的血凝塊堵住氣管,很可能造成窒息甚至死亡。正確的做法是:首先身體前傾低頭,用嘴呼吸;捏住鼻翼兩側,擠壓5到10分鐘,達到稍有疼痛感力度;有條件的還可以在鼻樑上放上小冰袋,促進血管收縮減少出血。
馬曉琳提醒,儘管空氣乾燥易造成鼻咽喉處不舒服,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建議立即就醫:一是出血量大,難以自行停止,或伴有其他症狀;二是流鼻血自行止血5到10分鐘後依然止不住,或口鼻有大量血湧出;三是流鼻血次數過多。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丁卉
來源: 瀋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