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鋆(yún)(1890-1977),字伯鋆,浙江平陽人。中國解剖學家,醫學教育家。
張鋆,曾任河北大學醫學部、湖南湘雅醫學院、上海醫學院、上海東南醫學院教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教授、系主任、所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當選為中國解剖學會理事長、中華醫學會理事。
他自1911年起從事醫學教學工作,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曾從事過人腦溝回、胚胎結構和組織化學等方面的研究。他所編的《人體解剖學》為全國醫學院校教材。
學術成就
動手解剖發表論文,反駁“劣等民族”之說
曾幾何時,一些西方人類學者認為:黃種人的腦溝回與高等靈長類動物的腦溝回更為相似,而白種人的腦溝回與高等靈長類的腦溝回類似之處卻較少,由此判定中國人為“劣等民族”。張鋆與齊登科在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期,親自動手解剖了50例中國人屍體的100側腦溝回,證明中國人的腦溝回與白人相同。1941年,他們在Americ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美國人類學雜誌》)上,發表了反響劇烈的論文“中國人腦溝回的模式”,反駁了這種說法。證明中國的腦溝回與白種人相同。
培養解剖學師資
解剖學是現代醫學必不可少的基礎課,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全國36所高等醫學院校內,解剖學教師僅60餘人。許多院校無專職解剖學教師,只得由外科醫生代課。1951年,中央衛生部委託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辦全國解剖學師資班,這一重任落在了張鋆身上。師資班先後辦了兩期,學員有近百人,大多為剛畢業的醫學生。那年張鋆已61歲,但仍擔負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教學工作,還堅持主要課程親自講授。師資班教學任務十分繁重,白天8節課,晚上還要輔導,他每天很晚才離開學校。為保證教學質量,每個學員的作業他都要親自訂正。兩批學員先後分配到西北及全國各地,填補瞭解剖學教學的空白,形成了中國解剖學界的骨幹力量。
1960年代初,北京市宣武區紅旗業餘大學聘請他為解剖課教師,身為中國解剖學會理事長,年逾70的張鋆欣然前往。學校考慮到他年事已高,往返派車接送,但他總是在傍晚提前乘公共汽車前往,學校派車接不到人,只好作罷。
編寫解剖學教材
張鋆在繁重的教學工作同時奮力讀書,普及解剖學知識。1951年,他為中級醫校編寫了《解剖學》一書。1960年,他主編的全國醫學院校教科書《人體解剖學》,用作全國高等醫學院校解剖學通用教材。該書1962年修訂再版,迄今仍為中國解剖學重要參考書。
多方面的科學研究
1950年代初,免疫學迅速發展,但各國免疫學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血清的研究上。從組織學角度來研究免疫學的科學家鳳毛麟角,即使在發達國家也只是剛起步。當時中國與各國學術交流基本停頓,訊息閉塞,國內無人涉及組織免疫學的研究。但張鋆卻以他的遠見卓識進行了組織免疫學的實驗研究,發表了論文《免疫的細胞反應》,論證了免疫細胞的功能、型別,開創了中國這一領域的研究。1956年,他發表論文《肝臟再生實驗觀察小葉的分帶成因》,提出了支援肝再生起源於膽小管再生的假說的證據。1958年,基於對創傷癒合及植皮問題的研究,他又發表了論文《面板創後的組織變化》,指出血細胞在生死細胞之間的出現,是死組織脫落的原因,並提出肉芽組織細胞的多元來源論,主張肉芽細胞除來源於結締組織外,創緣上皮細胞的增殖分裂也是重要來源之一。根據這一研究,他還設計了“皮漿植皮法”,即以自體碎皮點植於燒傷創面,為大面積燒傷提供了節約自體面板的方法。以後,臨床工作者根據這種方法發展成為目前燒傷治療的一種植皮技術,即“自體皮點與異體面板鑲嵌植皮法”。1954年,張鋆發表《錐狀肌的一些觀察》一文,分析了錐狀肌的演化規律,提出錐狀肌作為“進化肌”之一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