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自主品牌在20萬價位內的高品質純電動家轎先行者,AION S取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功。以至於後來的跟隨者也打算深耕高品質純電動家轎這一領域,只是,大多遭遇了滑鐵盧。
AION S成功的秘訣,其實就是契合了家用和商用市場的使用需求,外觀精緻大氣,內飾設計也偏向於豪華,超過4.7米的長度和2.75米的軸距使得空間在同價位車型中也算數一數二,再加上好開好用的續航以及電機輸出,看起來都很好實現,但在早期能踩中點並不容易。
因此,這次試駕的AION S PLUS也讓人好奇,因為作為AION S的新款,加上“PLUS”後會帶來怎樣的改變,能夠明示廣汽埃安對一款主力產品的考量。在實際體驗過程中,AION S PLUS確實體現出了和AION S不同的產品理念。
首先是外觀,AION S PLUS用上了ENO.146概念車的設計語言,前臉比較簡潔,但線條比較鋒利,呈現出相當現代化和運動化的觀感。
▲尾燈分出“兩道槓“,強化了車尾設計的立體感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AION S就有4.7米以上的車身長度,但“PLUS“之後進一步將車身長度擴充到4.81米,這讓AION S PLUS看起來有著中型轎車的觀感,路上跑的邁騰和凱美瑞,車身長度就在4.8米多,再加上AION S PLUS寬度達到了1.88米,內味兒就更足了。而且前臉鋒利的線條很好地收窄了前懸長度,可以說設計水平相當之高了。
內飾設計也有很大變化,從AION S那種沉穩傳統的風格,轉換為類似AION Y的家族式造型,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全新樣式的方向盤,大屏的佈局也從連體式分成雙獨立螢幕,而且還取消了“點火”按鍵,啟動方式是進車就深踩剎車,“熄火”是按下P擋走人。
很顯然,這是一種年輕化的改動,但是否合適我個人保留意見,因為AION S能夠讓消費者喜歡並認可,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足夠保守,這個特點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是一種親和力的體現——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新造車勢力。
AION S PLUS在內飾中還有一個亮點是全景天幕,其中玻璃可以根據車外條件改變透光率,據廣汽埃安的分法,05年有一款法拉利用了這種玻璃,屬於第一代,波音787的變色玻璃屬於第二代,而AION S PLUS的全景天幕屬於第三代。實際體驗了一下,確實不錯。
不過這裡也有個痛點,AION S PLUS主打的三個群體其中有年輕的女性消費者,按照以往生活經驗,小姐姐聽到這是塊玻璃且沒有遮陽簾的情況下,是不會聽銷售顧問繼續往下說的。
是的,聽都不會聽,更別指望她會實際試一下。
▲對,我知道特斯拉也用了,但你我都知道小姐姐買特斯拉的理由是什麼,爭論這個問題沒意義
不過廣汽埃安似乎也知道這個問題,在AION S PLUS銷售的同時,現款AION S也依然會存在,大家不用擔心AION S將退出歷史舞臺。
說說開起來的感覺。高配的AION S PLUS依然是由一臺日本電產提供的165kW電機驅動的,相比現款的100kW和135kW在輸出方面更高一些,畢竟車輛更大,電池容量也更高,車重也更大了。
不過,風格上依然以好開為主,加速踏板並不激進,與輸出的匹配比較合拍,前50%的開度適合日常起步,超過50%的時候,輸出才會猛烈起來。動能回收也和剎車的腳感很契合,加速和減速像是在開一輛日系的混動轎車,平順柔和。
懸架也在強調舒適性,在接受衝擊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過濾的感覺,明明是比較尖銳的凸起,但懸架的拉伸還是能將本來尖銳的衝擊“平均化”,不過代價是,餘震能夠感覺得到,所幸上下襬動的幅度並不大,日常行駛的時候不怎麼能感受得出來,二次回彈也是相對少的。
靜謐性也是AION S系列的亮點之一,AION S PLUS繼承了這點,雖然定位是緊湊級轎車,但隔音水平接近中型轎車,特別是在電機的聲音很小的情況下,路噪也不是特別明顯。而且在加速時,電機的高頻工作音也不突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ION S PLUS在極限駕駛狀態下,車身也依然會保持一種很好開的風格,雖然在繞樁的時候前輪響得比較厲害,但車身本身是可控的,擺多一點方向盤車頭還是會有反應,車尾的跟隨性也很到位,回正的時候車身會稍微遲滯一下,但得益於車底的電池帶來的低重心,重心轉移完成得很迅速,車頭也會立刻指向駕駛者想要的方向。
▲AION S PLUS使用的是偏節能和舒適的輪胎,如果換抓地力好的胎應該會更刺激些
結語:
可以說,廣汽埃安的人知道AION S系列車型在駕駛上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AION S和AION S PLUS都表現出好開、舒服、安靜、空間大的特點,這也是消費者對15萬級純電動家用車的基本需求。
在靜態方面,AION S PLUS在造型上也許會帶給人驚喜,內飾則更迎合年輕人。但話說回來,大家都能看出AION S與幾何A的對決,誰的路線是正確的——強調豪華和保守的AION S明顯勝過強調科技感和未來感的幾何A,因為對前者的特質感興趣的消費者,一般掏錢最爽快。所以AION S PLUS在科技感以及年輕化上的探索,也許要多多參考早期對手的“前車之鑑”。
文|坂道
圖|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