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醫學的發展史上,第一個由中國人命名的疾病“腎性骨營養不良”必定是中國醫學家繪下的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提出並研究該疾病的醫學家就是中國內分泌學奠基人和開拓者劉士豪和朱憲彝。
由於他們把這一類特殊的疾病從骨軟化症、佝僂病中區分出來,並施以相應的獨特治療,使得全世界醫生對這一疾病的理解和診治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有關這一命名的論文,首先在1942年4月以短篇形式發表於著名國際期刊Science,次年以59頁長文的形式發表於Medicine。
▲ 劉士豪(右)與朱憲彝(左)
劉士豪為北京協和醫學院第2屆畢業生,朱憲彝為第7屆畢業生,畢業時在各自年級均以總成績第一榮獲文海獎,其天資聰穎可見一斑。劉士豪1941年成為第一個協和畢業生中的協和內科教授,後來曾擔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系主任,1958年主持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內分泌專科——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此後他在我國率先嚐試建立了胰島素的放射免疫測定法,將臨床內分泌學推向一個新的高度。朱憲彝長期跟隨劉士豪共同進行鈣磷代謝研究,直至1951年去天津建立天津醫學院。新中國成立後,他將工作重點放到了克汀病的防治中,也是成就斐然。
▲劉士豪和朱憲彝發表在Science上的文章
早在1920年,時任協和婦產科主任的馬士敦(John Preston Maxwell)就在山西開展了骨軟化症患者的代謝研究,因為合併妊娠的骨軟化症往往造成女性因為骨盆畸形,繼而導致難產,需要婦產科緊急處理。馬士敦於1925年發表《中國的骨軟化症》一文,詳細闡述了中國骨軟化症的診治狀況。
當時骨軟化症在我國華北地區非常普遍,對育齡期女性造成的影響尤其嚴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自然也成為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研究的重點。同期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有關鈣磷代謝的研究正在哈佛醫學院富勒·奧爾布萊特(Fuller Albright)教授的帶領下方興未艾。在20年代中期,北京協和醫院成立了代謝病房和代謝實驗室,為骨軟化症的研究提供了一個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平臺。
劉士豪對鈣磷代謝的興趣由來已久。他在醫學院學習時就在《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上發表了一篇維生素 D 治療骨軟化症的病例報告。畢業後他進入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先後擔任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再赴美學習、做科研,1930年回到協和即加入韓諾恩(R. R. Hannon)的團隊主攻鈣磷代謝。其後朱憲彝、王叔鹹、周壽愷先後加入鈣磷代謝研究團隊。
▲劉士豪團隊論文中的手繪鈣磷代謝關係圖
1934年韓諾恩離職返美以後,劉士豪成為該團隊的核心。從1930年至1942年,這一團隊以“骨軟化症的鈣磷代謝”為題,先後發表了13篇重要論文,對我國當時骨軟化症患者的各種狀況達到了全面理解的深度。後來鈣磷代謝領域的權威帕菲特(A. Parffit)著文指出:“北京協和醫學院三四十年代有關鈣磷代謝的文獻構成了現在一切研究的基石。”
協和的鈣磷代謝團隊採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代謝平衡法。該方法要求對患者攝入和排出的鈣磷進行精細測量,然後觀察不同干預措施下鈣磷排出的變化。這樣,每例患者的每份膳食都需要營養部提供相同的雙份,一份供患者食用,另一份送實驗室處理後測試鈣磷的精確含量。同時,患者的尿液和糞便也需要分別收集後精確測量鈣磷總量。通常每4天為一個代謝期,然後改變治療措施來觀察尿液和糞便中鈣磷的變化,再透過這些變化分析患者的病因並提出最佳治療方案。這一研究方法在鈣磷代謝的研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當然,這一方法對資料精確性的要求非常高,這就需要採集資料時的嚴謹科學態度。有一次,一名住院患者進餐時不小心把一小團米飯掉在地上,劉士豪立即把這一小團米飯撿起,拿到實驗室用天平稱量後,通知營養部讓患者補餐等量米飯,保證測得的代謝資料可靠。
▲劉士豪在做實驗
在對骨軟化症的理解已經非常深刻的基礎上,劉士豪和朱憲彝又深入研究了若干例腎衰竭合併骨軟化的病例。面對當時國際上對腎衰竭引起的骨病變命名十分混亂的情況,劉士豪和朱憲彝從疾病的本質出發,提出了“腎性骨營養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 ROD)”的疾病命名,這是第一個由中國人命名的疾病,從原理上高度概括了這一類疾病的發病機制。
命名“腎性骨營養不良”的意義絕不僅是它表述準確,更是因為劉士豪和朱憲彝發現這類患者可以用雙氫速甾醇治療。他們以代謝平衡法得到的精確資料無可辯駁地證明了這一點,改變了對這類患者的治療方法,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尊重。
關注"北京協和醫學院招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協和醫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