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關於高敏高度孩子的文章,收到了許多媽媽的留言。
留言裡,一些媽媽向我傾訴,覺得自己孩子性格內向不活潑,在幼兒園裡也不肯主動去交朋友,說了也不改,問我要怎麼辦才好。
看到這裡,我有點無奈,雖然這些媽媽們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但是這種給孩子“貼標籤”的行為,反而會加深孩子的問題,適得其反。
很多時候,孩子只是偶爾表現出一些小毛病,卻被爸爸媽媽們貼上了“大問題”的標籤。
一句“你就是這樣的孩子!”,耽誤了太多孩子的成長。
一、貼標籤式育兒的影響
在人際交往中,給人“貼標籤”是一件很不禮貌的行為,但到了育兒過程中,絕大多數家長卻很難控制自己不去給孩子貼標籤。
原因在於家長們往往不把孩子當成獨立個體,在和孩子的溝通中,往往不自覺用上簡單粗暴的“貼標籤”省事,忽視了不良影響。
①貼標籤效應
“貼標籤效應”是心理學上的一種效應: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
簡單來說,就是語言的暗示能力很強,在無形中會影響被貼標籤的人的自我認知。
這種情況在孩子身上更加明顯,因為家長對孩子天然的“權威性”,讓話語的力量更強大,孩子更容易受到影響。
當家長批評責罵孩子,給孩子貼上“某類行為”的標籤,本來是想讓孩子認識到這件事是不好的不應該做。
但孩子卻很可能收到了這種暗示,潛意識裡開始認為自己就是被責備的這種人,“不愛乾淨”、“不會交朋友”“做什麼都馬馬虎虎”等等。
②被標籤限制了思維
有些家長反向思維,覺得既然“貼標籤效應”這麼強,那我就不斷給孩子貼“正面標籤”,孩子是不是也就按照這些正面標籤成長?
這個期望很理想主義,落在現實執行中卻難度重重。
首先,大部分的家長很難分辨這些“正面標籤”適合的場景,也不大容易會跟孩子正確積極溝通。
比如孩子按照家長的要求完成了一件事,家長常常脫口而出地表揚:“你真聽話”、“你真乖”!
孩子自己是沒有辦法判斷這件事的程度,這種“聽話”“乖”的標籤不斷自我加深,他們的思維最後也被限制。
這裡,我們應該做的是鼓勵孩子的具體行為,比如他做對了一件事,而不是單純引導他們去加深“聽話”這個標籤。
二、如何給娃撕掉標籤
我們給孩子貼標籤容易,但想要讓孩子自己擺脫這種標籤卻很難,如果你已經不小心給孩子貼上了各種標籤,就需要幫他們撕掉。
①理解尊重孩子
貼標籤的過程,就是一方用話語權給另一方下定義的過程。
放在家長和孩子身上更為明顯,因為家長對孩子來說具有權威性,孩子大多也信任家長說的話,所以貼標籤效應更強。
為孩子撕掉標籤的第一步,就是學會理解尊重孩子,不以自己的“附屬”來看待孩子,共情孩子的情緒,嘗試瞭解他們的想法。
當家長能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考慮,對著孩子也會三思而後行,自然而然不會無意中給孩子貼上各種標籤。
②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情緒
什麼時候人的言語最不可控且最傷人?當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時,那些激烈的、負面的、誇張的話語就這樣脫口而出。
家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在盛怒或不耐煩的心情下,往往會對孩子說出一些過分的話語,一次性貼上一大堆負面標籤。
「- 說了一百遍你永遠不聽,你是不是就要故意跟我對著來?!貼上“不聽話”的標籤。
- 別人都能做好,怎麼就你不行?你是不是腦子比別人笨?貼上“笨”的標籤
- 每次出門都要催,你大概就是烏龜變的吧!貼上“磨蹭”的標籤。」
如果你覺得情緒不好,想要開口責罵孩子的時候,可以試試離開現場,換個地方冷靜一下,深呼吸,或者做一些別的事轉移注意力。
等到你覺得自己可以心平氣和好好說話時,再回來繼續與孩子的溝通。
③優先溝通方式
和孩子的溝通,用好了可以解決很多育兒問題,用岔了就會變成“災難”,最佳化和孩子的溝通方式,才能事半功倍。
不管是要從孩子這裡瞭解真實情況還是要引導孩子的行為,我們都要學會兩個原則——儘量使用積極正面的詞語、就事論事不帶偏見。
例如有些媽媽覺得孩子動作慢,碰上比較急的事,下意識就會埋怨孩子“愛磨蹭”。
家長實際應該做的只是告訴孩子現在時間不足這個客觀事實,並詢問他/她是否能自己在限定時間內自己完成出門的準備,如果不能那麼有需要媽媽幫助的地方嗎?
④別讓旁人給娃貼標籤
除了我們從自身出發杜絕給孩子貼標籤,還要注意周圍人無意間給孩子貼標籤的行為。
最常見的,大概就是我們帶著孩子去公共場合,碰上了熟人後如果孩子不願主動打招呼喊人,對方可能隨口就說一句“孩子怎麼這麼膽小?”
這種時候,家長需要委婉地拒絕他們給孩子貼上的標籤,可以為孩子解釋一句“他不是膽小,多遇見幾次就好了。”也可以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來,不要讓旁人隨口一句的貼標籤影響孩子。
☆撕標籤
準備一些可以貼上的便利貼,家長帶著孩子一起,讓孩子把對爸爸媽媽能想到的詞說出來,然後寫在便利貼上。
由孩子來一張一張貼到爸爸媽媽身上,針對每張上的詞,家長與孩子做你問我答的遊戲,每完成一個問題,就由孩子撕下一張。
輪到孩子被貼、撕標籤時,過程同理。
家長要知道,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是複雜體而非簡單的“商品”,用貼標籤的方式來給人下定義,既片面又後患無窮。
不要因為無意中貼標籤的行為,給孩子種下負面的心理暗示,影響他們的一生。
【今日話題】
你曾給孩子貼過標籤嗎?有什麼改善方法?
留言區說說你的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