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喜歡放大自己的感受,忽視別人的感受。
成年人的關係中,誰都可能是被忽視的那一個;但在成年人與孩子的關係中,孩子往往是被忽視的那個。
電視劇《八角亭》中,少女念玫因為與死於非命的姑姑長相極為相似,一直活在姑姑的陰影中。
母親顧忌念玫的感受,認為這樣的環境不利於念玫成長,趁機想讓念玫去深圳讀書,父親卻說“她一個小孩子,他的感受不重要。”
這話聽著耳熟,又不知在哪裡聽過,很多類似的場面從潛意識裡湧來。
“他一個小孩子,懂什麼!”
“你整天不好好學習,關心這些幹什麼!”
“天天讓大人生氣,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
“愛”是一個多面體
絕大多數父母一定是愛孩子的,會為了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條件,拼命工作,省吃儉用;也願意為了孩子放下尊嚴,求人辦事;還能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時間甚至事業,異地伴學。這些付出,值得孩子銘記與感恩。
但愛不是簡單的物質與時間上的給予,愛是一個多面體,還包括理解、尊重、溝通。 成年人常常以孩子不懂事為藉口,對孩子的感受,敷衍了事。
電影《狗十三》講了這樣一樣故事。中學生李玩養了一條心愛的狗,叫“愛因斯坦”。爺爺帶狗買菜時,沒拴狗繩,自己和小販商量價格,讓狗坐在一旁。結果,愛因斯坦被另一條小狗吸引,跑丟了。
晚上李玩回到家,爸爸把這個訊息告訴了她,並順帶掩飾了下事情的真實經過。說道,爺爺帶狗出門買菜,狗不聽話,自己跑了。爺爺年紀大了,腿腳不好,追不上。你要體諒爺爺。
李玩聽到這些沒說話,問坐在屋裡的爺爺、奶奶、後媽、親爸,“那你們去找了沒有?”全家無人應聲。
意識到愛因斯坦走丟,全家並沒有去找過,李玩情緒逐漸要失控,又問,“愛因斯坦在哪兒丟的?”爺爺回答之後,李玩衝去家門去找狗。
自己心愛的狗丟了,全家沒人去找,李玩非常傷心,大晚上的,一個人苦尋了很久。
後來,爺爺勸她回家,李玩不同意,爭吵間,不小心推倒了爺爺,致使爺爺腳受傷。
狗丟了之後,李玩心情非常不好。全家的大人,沒一個和她認真談過這件事。隔了兩天,後媽買了一條和愛因斯坦幾乎一樣的狗回來,告訴李玩狗狗找到了。李玩發現被騙之後,非常崩潰,要把狗送走。後媽說:“全家上下給你找狗,你再鬧的話就不懂事了。”爺爺說,“狗都找到了,你還想咋樣。”
就這樣,李玩被迫接受了這條假的“愛因斯坦”。
在愛因斯坦走丟之後,全家都在責備李玩不懂事、不省心,卻沒一個人站在李玩的角度想過,狗丟了,對她的打擊多大。
為了這事,爺爺受了傷,奶奶心神不寧,後媽費心給她買了個新狗,他們覺得李玩的傷心和大人的付出相比,不值一提。
可他們也沒有認真想過,李玩想要的只是家裡人一個關心、理解的態度,而不是非得逼著家人找回一條丟失的狗。
“不懂事”是大人騙人騙己的藉口
大人覺得自己為孩子提供了庇護,將生活的重壓抗在了自己身上,所以孩子沒有傷心、氣憤、甚至是說“不”的權利。
只要傷心、氣憤,只要說“不“,就是“不懂事”。不懂事是大人為了逃避孩子的情緒問題,找的一個騙人騙己的藉口。
情緒是人最本能的體會,是和疼痛一樣的實實在在的感受。面板受傷了,置之不理會感染,有了情緒,沒人撫慰,也會“感染”。
著名的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 梅蘭妮·克萊茵認為,即便是幼小的兒童都有很多情緒體驗,而且他們經常體驗極端的氣憤和焦慮的情感。為了幫助一些幼小的孩子解決情緒問題,她主張透過遊戲和玩具瞭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們解決情緒問題。
沒有讀過心理學類書籍的家長面對幼兒哭鬧、低落的情緒問題時,可能也會無意間像克萊因茵那樣,嘗試透過各種玩具安撫孩子的情緒。
但當孩子逐漸長大,能夠與父母交流時,父母卻漸漸變得不再重視孩子的情緒感受,只希望用說教的力量,扼殺孩子的情緒。他們訴說著大人的苦衷,希望孩子與自己共情,卻從來沒想過與孩子共情。
前兩天,某地也發生了一件與電影《狗十三》情節頗為相似的事件。
女孩養了兩年狗狗,被奶奶以十塊錢賣給了狗販子。奶奶賣狗的理由是,狗狗比較兇,怕咬到別人。影片中,女孩崩潰大哭,抓住奶奶乞求不要賣狗了,奶奶看看狗販子,看看拍影片的人,在尷尬地笑著。
儘管女孩再怎麼大喊大叫,狗販子還是騎著車,帶走了狗狗。
電影《狗十三》中,養了假的愛因斯坦的李玩還是不開心,賭氣離家出走,跑出去喝酒。回到家,父親打了她,逼著她給爺爺、奶奶認錯。李玩哭著說“爺爺奶奶對不起”。
這個情節,以李玩屈服於父親的權威,結尾了。
現實中,賣了狗狗的奶奶自覺歉意,要回了從前送給別人的一條狗,當做了對女孩的彌補。從影片裡看起來,女孩和狗狗玩地很開心。
電影的結局讓人覺得遺憾,現實的結局讓人釋懷了一些這種遺憾。
不論大人還是孩子,每一種感受都是值得被關懷的:Ta一個小孩子,Ta的感受也很重要。希望家長們再遇到孩子的情緒問題時,能學著與孩子共情,不要再給孩子冠以“不懂事”的評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