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孩子們常常因為一點點非常小的事情就哭個不停,完全不可理喻。
例如:
小北學校裡做了一隻小兔子,結果搞砸了,哭得十分傷心。
爸爸看見了,卻告訴他,這沒什麼好哭的,不就是斷了一隻耳朵嘛,可以重新再做一隻兔子。
小北哭得更大聲了,我不要新的,就要原來那一隻。
那如果爸爸換一種方式說:
那一定讓你很糾結,你一定希望自己能說一句咒語,兔子就能長出一隻新耳朵來。
小北的情緒或許就可以緩和下來,覺得爸爸理解了自己,懂他此時的心情。
兒童心理學家提出,兒童的大腦還沒發育全,情緒是一種孩子的自我保護機制。
所以,我們需要學會一種方法,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
第一步:全神貫注地聽。
耐心聽孩子講完困擾他的事情,明白事情發生的原委。
第二步:簡單地回應。
有時候,我們簡單地說個“哦”“好的”表示我們在聽,對孩子來說也足夠了。
第三步:說出孩子的感受。
“你一定難過吧。”
“你當時一定後悔死了 。”
“你一定很生他的氣。”
我們有時候只想給孩子一個解決辦法,而孩子只是希望我們能懂他的感受。
第四步:就幻想現實。
這個有點難,我也不太做得好,因為缺乏想象力,不過想象力強的家長可以試一下。
就是把幻想帶進現實,像開頭故事中的爸爸一樣,對少了一隻兔耳朵苦惱的孩子說,“要是說一句咒語,兔子能長出新耳朵來就好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大家都回去嘗試一下吧。
快去,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