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將軍事實力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形容一個王朝強盛,左傳中講解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而在許多影視作品中,我們常常能看到數萬人的龐大軍隊。分多路去執行各種複雜的戰術,或者兩個陣營的大軍在一個巨大平原上擺開陣勢,好像隨時都會進行決戰,隨著將軍的一聲令下後,一時間雙方軍馬往來衝突,但是如果認真的思考一下,也會覺得這些作品中存在著一些古怪的地方。比如古代戰場是否真的可以容納數萬人廝殺,將軍一聲吼是如何讓幾萬人同時聽到的 真實的古代戰爭,究竟是怎樣?今天將小編帶你探索詭譎戰場上的風雲突變。
01真實情況
古代戰爭的實質,其實就是健壯計程車兵在正面戰場上廝殺或者貼身亂戰,十分受制於地形,像一般的攻城戰由於城樓可供進攻的寬度較,攻城的一方無法將軍隊全部展開,並不能滿足數萬人一起自殺,兩軍對壘。上萬人廝殺的場景或許還是可以見到的,在古代中國這樣的大戰通常發生在平原或者河流,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破釜沉舟的鉅鹿之戰,東漢末年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都是參戰人數超過10萬的大戰,淝水之戰中的前情也透過以十丁抽一人的方式。集合了近90萬人的龐大軍隊,長平之戰更是規模空前,秦趙雙方都是傾全國之力,如秦國35歲以上的男子都會被徵上戰場,而趙孝成王則稱國內9歲以上60歲以下的男性全部投入產品,軍隊達到了恐怖的115萬人,這與古代的將軍們喜歡誇大軍力。 這115萬的總人數或許存在水分,但考慮到趙秦兩國在當時都屬於大國,傾強國之力抽出10萬或者20萬士兵進行決戰,還是貼近實際的。
02時間要素
時間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真的是要打10年這麼長的時間呢,其實叫分情況不同, 目的的戰爭由於其要達到的結果,不同時間也有所區別,比如奪地之戰可能會發生得很快。
比如1896年8月27日的這場戰爭《英桑戰爭》,英國糾結了幾艘戰艦和少量士兵後開始進攻桑給巴爾,戰爭只打了45分鐘,對方的首領就投降了,而滅國之戰則是雙方實力可長可短,如明朝末年農民軍闖王李自成的大順王朝,僅成立一天就被清軍趕出了紫禁城,而完整地明清戰爭經歷了65年之久,而時間跨度更長的就是農耕民族和草原民族的戰爭,這個時候互相對敵的就不是某個國家了。中國人從春秋到明代一直在修長城,抵抗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這個過程持續了2000多年。
但按照我們通常理解的戰爭,應該屬於並不直接決定國家存亡的奪地之戰,這種戰鬥本身並不教準備的時間卻很長,這也很好理解,因為總是攢錢容易花錢快,到了月底窮光蛋。在徵兵上的時間總是很多的,即便快馬加鞭地快速響應,等徵兵走上前線需要很長的時間,缺乏廉價的代步工具是原因之一,沒法讓每個人都騎駿馬,想讓每個人都像夏侯淵或者神行太保,那樣日行百里則更不可能,一般而言果然正常行軍的速度大概是一天30裡。以這種速度,當時從西安到北京需要走一個半月,另一方面戰爭的消耗也是一個天文數字,孫子曾說帶甲10萬日費千金,一出征就得消耗糧食,隨行的後勤人員可能要達到士兵的3~4倍,所以古代將軍出征總喜歡將20萬人誇大成70萬80萬並不是沒有原因。
03命令傳遞
憑什麼上戰場才算是兵呢?炊事班也是軍隊編制,想要維持龐大隊伍代價也是巨大的,所以在周密的準備後,進攻方更希望抓住戰機,速戰速決,比如長平之戰,趙括出戰秦軍圍困趙軍只用了不到半天時間,如果防守方聚首,進攻方發現沒有可乘之機。的確得儘快退去。
比如資治通鑑中記載的澶州之戰,契丹的10萬大軍集結在後晉的澶州城下,契丹先以騎兵衝擊晉軍的軍陣沒成功,然契丹人直接放棄作戰,很快退兵了。戰鬥的前期準備很複雜的事,而臨場指揮又是另一門學問,在蓋烏斯馬略改革後的羅馬軍團,由10個大隊組成,除第一大隊由10個百人隊組成外,其餘大隊都有6個百人隊組成,每個百人隊80人收百夫長,領導權力是從執政官到將軍到百夫長再到普通士兵依次傳遞的,以重步兵。
以方陣聞名於世的馬其頓軍也有獨到的陳列方式,步兵被分成256人一個方陣,每個方陣都有一名指揮官,負責他手下人員的位置和編隊。還有一個副指揮官會被安置在陣型與陣型的中間區,負責傳遞命令,通常使用語音給予和號角傳遞,需要提到的是在激烈交戰時招商。到戰場上語音傳令要簡短清楚,在中國古代軍令暢通,同樣是頭等大事,孫子兵法軍爭篇有言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而不見,故為旌旗。
或許那些士兵與百姓參與戰爭的原動力,只是一種純粹的生存嚮往以及對和平的依戀,這些認真想要活下去的人,雖然沒有在墓碑上留下姓名,卻帶給現代人以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