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服就是本宗九族。
我們都聽過在古代有著誅九族的說法,那是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而我們說的這本宗九族一般是指這父三族的延伸,父九族。
我們一一解釋。
五服來歷
五服的出現,最早是從商周時開始的,我們知道當時是分封制的努力社會,中央分封,自然是以輻射的方式向外拓展,越靠近王城的越親近,從近到遠為: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而我們常聽說的毛荒之地就是在荒服之外的地域。
這種排列表明瞭遠近親疏,而為了便於區分,他們的等級,有專為每一級設立專屬服裝,跟我們現在看的電視上那些官員似的,每級著裝不同。
因此成為五服。
農村演變
後來以前的五服觀念消失,在農村有了新的解釋,主要是表現在婚喪嫁娶之中,為了表明跟這家的關係遠近,每個來人都有不同的服裝要求,這樣招呼時候就不會弄錯。
後來因為婚事是喜事,所以普遍用上都是紅色,而且不會有什麼太嚴苛的規定,這才沒了要求。
但是喪事確實在古代很重視的日子,不能亂了規矩,畢竟在古代鬼神之說還是很有市場的。
所以當時喪事都是依照舊例,給每個輩分分開準備喪服,然後按輩分發放,這樣不會出錯。
因為這種一般給親戚預備是五種喪服:斬衰最重,其後齊衰,大功,小功,緦麻,這都是用麻做的孝服,古稱披麻戴孝。
本宗九族
說了半天,到底什麼是本宗九族啊,其實很簡單,就是以自己,向上追溯四輩:父親、祖父、曾祖、高祖,連自己是五輩;向下在延續四輩:兒子,孫子,曾孫,玄孫,連上自己這一輩,一共九輩,合起來就是九族。
而從自己向上,包括自己,直到高祖,這中間所有人都算未出五服的親戚,同樣,連自己向下到玄孫,這中間的人也都是未出五服的。
在最早的宗族是直接可以從家譜上查詢的,現在也就基本上四服之內還能認識,出五服的都不容易計算了。
當然還有上溯九,下延九,就是我們常說的祖宗十八代。
我們祖先之所以留下這個稱謂,其實是要我們更加團結,更加註意維護自己的家庭,不要數典忘祖,拋棄祖先,這樣的人必被人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