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憩之後,伴著絢麗多彩的晚霞,與點綴著的曼妙無比的星辰,我靜靜地品讀著妙不可言的唐詩,沉醉在詩歌的蔚藍的海洋之中。我驀然頓悟,聯想到聞一多先生的“三美”理論,自認為其和唐詩之美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尤其是絕句與唐詩,將繪畫美、音樂美、建築美髮揮得淋漓盡致,將莘莘學子悄無聲息地,帶入了富有無限魅力的唐代的文學殿堂,從此,沉浸在藝術的長河裡……
唐詩之美——絕句
絕句,這個並不陌生的詞彙,要究根溯源,完全弄清她的概念,其實並不是容易的。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為一首詩,短小又不失精萃,分為古絕句和近絕句。古絕句,顧名思義,指的是不是嚴格用韻的詩句,不受格律的束縛。相對而言,近絕句就是被格律束縛的文學產物。
唐代的韓愈與柳宗元的古文,非常注重文章的結構——起、承、轉、合。這個時代的眾多詩人,都借鑑了這種嚴謹的邏輯手法,比如王昌齡的《出塞》,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顧況的《宮詞》,柳中庸的《徵人怨》。這四首精美絕倫的詩很有代表性,各有千秋。詩人將這四個結構有選擇地恰當地運用於絕句之中,使感性的詩變得理性化。由此,我想到一句西方文藝理論名言: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用在這裡很恰切。
飄逸俊俏的李白仙人,他的絕句堪稱天下一絕。語言雖說沒有華麗的辭藻和仙風似得古韻,但帶有一種不可言說的建築美,又擁有睿智的哲學與深邃的思想。李白,代表了盛唐氣象,豪放,把酒言歡,對影三人;又極富有文學自覺性的魏晉風骨,自主,有自己獨到的生存體驗。李白,其絕句雖寥寥數言,但帶給我們的是視覺與思想的饕餮盛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後世的詩體哲學的歷史程序。
唐詩之壯——律詩
回溯到文學異峰崛起的歷史長河之中,我們可以發杜甫是其中一顆最璀璨、最耀眼的文藝之星。他以其敏銳獨到的政治見解、精煉傳神的語言、高超嫻熟的藝術技巧,為後世學者所稱讚欽佩。其中,底層民眾作為他筆下最為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受到了杜先生的極大讚揚與同情。每當我斟酌杜詩之時,都彷彿在重溫夢幻的文學萬花筒。
素有詩聖之稱的杜甫先生,其著作猶如唐詩的歷史見證者,不愧於詩史這個偉大而神奇的榮譽封號。他尤以律詩見長。《兵車行》——這一軍事的中國式史詩,以其波瀾壯闊的浩大場面,極具創造力的軍事策略,激盪人心的壯麗語言,征服了唐代,征服了中華,也征服了世界。律詩之美不僅在於結構的完美無缺,而重點落在了經典式的繪畫美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音樂美與結構美。壯,這個字真可謂是唐詩的一大傳奇特色:他,壯出了杜甫的博大胸襟;他,壯出了藝術的生命之花;他,壯出了大千世界的非凡魅力。別樣的壯美,別樣的詩史,唐律當之無愧!
絕句與律詩是唐代文學的天之驕子,美得陶醉,美得沉淪,美得心碎,美得激昂。三美不足以完全詮釋出美的歷程,兩者之美不可一決雌雄,可以號稱“唐詩雙璧”。唐詩之美,美在建構;唐詩之壯,美在氣勢。唐詩魅力,千古相傳,永垂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