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華文化極具包容性,這也造就了中文的博大精深。但是,有些看起來很中國的詞彙,其實是來源於其他文化和國家的。一起來看看,這些我們常用的詞你都知道它們的來源嗎?
“普羅大眾”——拉丁語proletarius
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在各類書面和正式場合均能看見該詞,初次之外,還有“普羅文學”等用法。
一種說法是,“普羅”來源於法語,意思為無產階級的。
另一種說法是,“普羅”由英文“proletariat”而來,為古羅馬帝國之最下層社會階級。「普羅」(proletarius)是拉丁語,為Proles (子嗣)一字所衍生,顧名思義,指的是這個階層的人對社會的唯一作用是延續香火,提供人口和勞動力;之後衍生為社會上多數普通民眾之意思。
同濟——德語deutsch
同濟大學裡的“同濟”,其實與德語有著解不開的緣分。
1908年,“德文醫學堂”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同濟”二字從德語“Deutsch(德意志的、德國的)”在上海話的諧音而來,寓意德國人與中國人同舟共濟、合作共濟。
菠菜——波斯語aspanakh
菠菜的源頭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亞洲西部的波斯(伊朗),透過官方進貢和民間等多種途徑從中亞和南亞地先後傳入中國。
宋代《唐會要》中有這樣一段話,“太宗時,泥婆羅圍(今尼泊爾)獻菠莜,類紅藍,實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據歐陽修再《新唐書·西域傳》中記載,唐太宋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泥婆羅閏曾派遣使臣向唐朝敬獻菠菝。歷史上另有菠菜由西國(波斯)傳入之說。
蘋果——梵語Bimbara、bimba
我們現在所說的“蘋果”,來源於梵語,是古印度佛經中的一種水果,最早被稱為“頻婆”,後被漢語借用,並有“平波”、“蘋(蘋)婆”等寫法。
至於在中國最早被應用為“蘋果”,則是明朝。許多中國農學史、果樹史專家根據明朝萬曆年間的農書《群芳譜·果譜》中的記載,認為這是漢語中最早使用“蘋果”一詞。
在這本書中,有“蘋果”詞條,稱:“蘋果,出北地,燕趙者尤佳。接用林檎體。樹身聳直,葉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圓滑。生青,熟則半紅半白,或全紅,光潔可愛玩,香聞數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佳”。
中國土生蘋果屬植物在古代又稱“柰”或“林檎”。不過在元朝引進外國蘋果之前,蘋果主要是做香薰和香囊之用。受中華文化影響,日語中的蘋果叫法之一就是“林檎”。在中國臺灣,部分土語還將蘋果稱為“lin-goo”。
茉莉——梵語malli
沒想到吧,耳熟能詳的《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中的茉莉,居然是從印度傳進來的。
茉莉原產於印度,在漢代沿著絲綢之路與佛教一起傳入中原。很早以前,在鳩摩羅什翻譯的佛教典籍《妙法蓮花經》和各古籍中就有“末利”、“沒利”、“末麗”、“茉莉”等寫法。由於“茉莉”二字最貼近中國人的語言文化,所以從宋代開始這個叫法逐漸固定了下來。
現代語言學家羅常培在其《語言與文化》中也明確指出“茉莉”(jasmin)出於梵文的‘ma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