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甲:
“乙,你這純屬胡說八道,根本沒有科學依據,火星上一片荒蕪,人怎麼可能在上面生存?”
乙表示不服:
“你才胡說八道呢,馬斯克聽說過嗎,就是造特斯拉電動汽車的大神,現在正準備研究往火星上移民呢,如果成功的話,未來我們人類真的有可能在火星上欣賞日出了。”
甲一臉鄙夷:
“......胡說八道!”
乙滿不在乎地堅持道:
“胡說八道?你就等著瞧吧......”
......
甲與乙的對話,一共四次提到“胡說八道”,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提及的這一表示“謊話連篇”的四個字,怎麼來的?到底什麼是“胡說”?其中的“八道”又是指哪八道呢?
下面便來一一揭曉:
首先:到底什麼是“胡說”,怎麼來的?
“胡說”一詞始於東晉之後。那時候漢人的文化比較發達,物產比較豐富,而只有畜牧業的匈奴、鮮卑等一些胡人(為何叫胡人?因為胡通“狐”,大家自己去理解吧),為了得到更多的日用品,比如盆子、罐子、桌子、凳子......等等(對,你沒有看錯,那時候的胡人只會養牛放馬,根本不會製造日常生活用品),便不得不與漢人在邊界開展貿易,用他們的羊牛去交換心儀物品,這就是最初跨國自由貿易的由來。
既然是貿易,自然免不了談話,比如一個匈奴人想要用一隻小羊羔與漢人交換盛菜的盤子,便開口說道:
“塔裡八兒(盤子)......西格(小羊羔)......”
漢人一臉蒙圈,不斷比劃,猜測著:
“塔裡有八個兒子......其中一個叫西格?”
匈奴人覺得他比劃的不對,急了:
“甲嫩(不對),塔裡八兒,西格!”
漢人也急了,指著自己身後的一堆鍋碗瓢盆:
“你到底要換什麼,拿什麼換?”
經過漢人這麼一比劃,匈奴人似乎有些明白了,拖出一隻雪白的小羊羔來,指著一隻漂亮的青色盤子高興地點著頭:
“昆都烈(對,謝謝!)!”
......
漢語一個字便可以表達的意思,匈奴話非要用兩個字,明明兩個字就能說清楚的事情,匈奴言非要整一大堆晦澀難懂的“鳥語”;由此可見,匈奴語是有多麼難懂,多麼的難以捉摸。
同樣的,不但匈奴話如此,什麼鮮卑言,吐蕃語......等等,也皆是如此,不但聽不懂,還很拗口。
於是,久而久之的,漢人便就將羅裡吧嗦,又極難理解的“鳥語”,統統歸類成了“胡說”,意思即:“胡人”說的,聽不懂的怪話。
這就是“胡說”的由來。
再者:“八道”又是指哪八道?
所謂“八道”,即:八正道,也叫八聖道;是論述通向涅槃的八種正確方法與途徑,曰:
正見——正確的見解,這個好理解,見多而識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看多了,見識廣了,最終才能獲得正確的見解。
正思維——一種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也就是鼓勵人要有一種樂觀精神,凡事總有它解決的方法,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垂頭喪氣,悲觀失望。
正語——正確的言語,就是勸人講話要和善,不要動不動便惡語相向,這樣不但會傷害到別人,同時對自己也不利,因為“氣”大容易傷肝。
正業——正當的行業,意即:人不要從事那些非法的行業,比如:坑蒙拐騙,打砸偷搶......不務正業也正是源自於此。
正命——順應天道,死得其所,這個其實也是養生之道,就是說一個人想要長壽,其實很簡單,就是:順其自然......不要刻意地去吃這個,補那個,搞得自己好像藥罐子,試金石一樣......有什麼吃什麼,不講不究,是為上道。
正精進——精進,精勤的意思;即一個人要不斷學習,不斷努力去改善自己不足的地方,所謂:業精於勤荒於嬉,便就是此道。
正念——學要專注,切莫三心二意;其實不光是學業,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包括玩,也就是說:如果你不專注,做什麼都是吊兒郎當的樣子,便是連玩都玩不好。
正定——遇事冷靜,切莫焦躁;意思即: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慌張,因為凡事都有它解決的辦法。
由此可見,所謂的八道其實就是佛家的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很簡單,然而那些胡人卻不能理解,或者更確切地說,由於語言的差別,他們總是不能夠理解透徹,比方說:正見——
漢人的理解很簡單:正確的見解,比如說,你與我正見不合,不是一路人。
而胡人的單詞裡面卻只有單獨的正(方方正正,大大方方),與單獨的見(遇見,見面),沒有兩字組合在一起的正見。
於是他們便開始了天馬行空式的理解:
一,所謂正見,即:我們要麼不見面,要麼見面就要大大方方的,不要搞得好像地下情人一般。
(好好地“正見”,就這樣被糟蹋了。)
二,所謂正見,就是:我們已經好久沒見面了,既然要見面,就要穿得方方正正得像個人物,要不然就別見了。
(哎!人才。)
三,所謂正見,意思即:昨晚我在馬路上遇見一個“方人”,不知是我眼花,還是酒喝多了犯迷糊......你說世界上怎麼可能會有如此“方正”的人呢?
(可笑,可笑到離譜!)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胡人是這樣理解的,也是這樣在他們那裡傳播“八正道”的,結果:好好的八道佛經,到他們那裡便就成了“一派胡言”。
故後世人便就將那些滿口荒唐言,一嘴亂噴語的人,統稱為了:胡說八道。
最後:總結
最早的胡說八道是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秘魔巖主擎個義兒,胡說八道,遂將一摑成齏粉,散在十方世界。"
後來明朝的吳承恩也在《西遊記》中提到了它:“你那曾見《素問》、《難經》、《本草》、《脈經》,是甚般章句,怎生註解,這就是胡說八道,會什麼懸絲診脈!”
最後魯迅先生在《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中將其進行了發揚光大:
“為了造句驚人......有些文豪幾乎都在胡說八道——”
......
再後來,胡說八道就一直“傳頌”到了今天。
謝謝觀賞!
關注我,每天都會給您帶來不一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