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皇家工程那就得體面,連蓋房子修墳也得用特供的磚頭才行。明清時代尤其以山東臨清和江蘇蘇州出產的貢磚最為有名,今天我們單說臨清的磚。
【臨清貢磚出名的背景原因分析】
明朝時的臨清州地處今天的山東、河北兩省交界地,領邱縣、館陶兩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臨清州的轄區擴大到了邱縣、夏津、武城三縣。臨清地處黃河,古代黃河幾次改道因為反覆的河流沖刷、沉積,為臨清地界留下了優質的泥土。在臨清地界往地面下挖一米的深度,就會出現一層紅、一層白、一層黃的“蓮花土”。這種土比例適中、雜質極少是燒製磚瓦的上等原料。
另外,臨清地處大運河沿岸,經濟富庶人口稠密,而且臨清距離京城較近。這裡出產的磚瓦裝船後運抵京畿地域,交通異常便利,這也是臨清貢磚產業發達的外部條件之一。
1404年,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北方的皇家工程量激增,不管是紫禁城的建設哈明清兩代皇家陵墓的營建,都離不開臨清出產的優質磚瓦。在此基礎上,距離京城較近而且有優質燒磚泥土和便利運輸條件的臨清州就成了皇家專用貢磚的出產地。
在此基礎上,明成祖永樂初年就開始在臨清燒製貢磚,《明會典》中曾記錄臨清出產的磚主要有城磚、副磚、券磚、斧刃磚、線磚、平身磚、望板磚、方磚八種。明朝更是長期在臨清設定“工部營繕分司”專門管理臨清貢磚的燒製工作,這都是古代臨清貢磚興盛一時的佐證。
【臨清御磚的製作】
臨清的貢磚從泥土階段到燒製成磚需經選土、碎土、澄泥、熟土、製坯等18道工藝,燒製成的磚頭具有“叩之有聲、斷之無孔、堅硬如石、不鹼不蝕”的特點,是皇家工程所需的優質磚頭。當年,一窯磚能出1000到4000塊磚頭,需用柴八九萬斤之多,平均每塊磚頭至少需用20斤柴。燒火的柴得是棉花柴和黃豆梗才行,這樣才能保證火候均勻、溫度適中。
當年除了山東東昌府外,另外還有東阿、陽穀等18個縣專供燒磚所用的柴草。高成本就意味著高回報,清朝時,每上交一塊合格的臨清貢磚,朝廷就會給窯主折價兩錢七分銀子,價格之高令人咂舌。
當然,高價就意味著高淘汰率。臨清的貢磚燒好後得先經自己篩選。這些磚頭被一塊塊地貼黃裱紙標籤經水運到天津。在這裡,御磚會進行二次篩選。根據記錄,乾隆十二年時臨清一次進貢的20多萬塊貢磚,最後經敲擊甄選後合格的磚只有12.5萬塊,淘汰率超過了30%。
根據資料記錄,當年臨清運河沿岸的專供皇家工程的貢磚窯就有數百座之多,加上其他的小民窯則數量更多。遙想當年,運河邊黑煙陣陣,篩土製坯的工人揮汗如雨,運河裡木船載磚北行,水手們的號子聲震天動地,途經臨清的文人也發出了“官窯萬垛青煙嫋”的感慨。
當時的貢磚窯有窯主、作頭、匠人三種工作人員,窯主總攬全域性還負責磚窯工人的招募。作頭近似於今天的分部經理,而匠人則是技術工。如果再往下細分,則還有負責挖土、篩土、擔水、挑柴、出窯等工作的普通工人。每個貢磚窯的各類工人總計能有50多人,其生活收支全部由窯主掌握。
明朝時,朝廷還會指派外地來的工匠來臨清磚窯服役。這些人在臨清受到嚴格的管理,中途有人逃跑就要受到帶枷示眾的懲罰。挖土燒窯本來就是髒活累活,在官府胥吏的嚴格監督下進行,這些人估計是天天哭喪著臉幹活,就甭提什麼主觀能動性了。
因為是給皇家燒磚,所以貢磚窯也享受了一些官家允許的特權。當年窯主有朝廷劃撥的40畝地用來取土而且享受不納稅的特權。窯場的場主可以世襲而且有穿黃馬褂(清朝時期)的權力。另外,供皇家燒磚的窯區土地,平民不能擅入,否則就是凶神惡煞的水火棍伺候。
估計那年月,一個縣太爺也未必敢惹一個燒磚窯的窯主,因為人家上邊“確實有人”。
【臨清市西部地域劃歸到河北管轄】
自明初一直到清末,臨清的貢磚窯的黑煙冒了近五百年,清朝滅亡後臨清的貢磚產業轉向沒落。新中國成立後的1964年4月,河北和山東進行區劃調整,原本屬於臨清的衛運河以西的尖冢、呂寨、下堡寺、老官寨、童村五個區劃歸到了河北省邢臺專區管轄。
1965年3月,在這五個區的基礎上成立了臨西縣,縣城駐城關鎮(今天的臨西縣河西鎮)。原來一些屬於臨清市、因燒製貢磚聞名的村子也被納入了河北省的轄區。
【今天的陳窯村和臨西御磚工藝的流傳】
20年代80年代初,地處衛運河西岸的臨西縣陳窯村在進行農田基本建設時曾在村中發現了一座貢磚窯的窯址,同時在窯址周圍出土燒製好的磚頭數碼,每碼計兩百塊,每塊重量在25公斤左右,上刻有“嘉靖XX年,窯戶陳清”等字樣。
這次發現也和村子的來歷故事相吻合。世傳明代嘉靖年間有窯戶陳清、李文等在陳窯村一帶開窯燒磚,後來人口漸多,形成的村莊就得名為了陳窯村。
2008年12月,為了配合大運河保護規劃編制及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河北省文物局組織考古勘探人員對陳窯遺址進行了全面的考古調查,在陳窯村勘探發現了明朝嘉靖、天啟、清朝光緒年間的貢磚窯窯址20座。這也足見當年陳窯村的貢磚產業有多麼發達。現在在陳窯村內的民戶家中還能看到明清時代遺留的貢磚。
近些年,邢臺市也不失時機地進行了御磚文化挖掘整理,這項傳統技藝被列入了邢臺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經過不懈的努力,今天的臨西縣工匠也燒製出了質量堪比當年的御磚的磚頭,這項傳統技藝在今天重新散發了光芒。
本文相關參考及引用資料:《山東臨清御製貢磚考》《臨西陳窯與明清貢磚初探》《明清皇家用磚“臨清磚”的種類、燒製地區、管理機構及其變化》。
本文嚴禁抄襲,如需轉載或商業合作請後臺私信。文中圖片自臨西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