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天理也者,能悅諸心,能通天下之志之理也。”
——[宋]張載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是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菜根譚》
中華傳統文化,流傳下來很多文化瑰寶,成語就是其一。每個成語都是特定文化體系中提綱挈領之論說,富有價值觀和方法論的涵義。
漢語成語的“通情達理”,出自清代天花才子所著的《後西遊記》,原文為:“還是這位師兄通情達理,請坐奉茶。”成語的表面涵義,是說話、做事很講道理。實則,內涵著深刻的人生觀和方法論寓意。
從人生價值觀上言,通情達理是克己以從人的價值歸趣。通情達理的前提,是知人知物的格物致知。它的價值宗旨和目的,是做到合情合理。只有通情達理,方能尊重人,寬容人,待人有禮節,而不蠻橫無理。
從人生方法論上言,是藉由通情達理,以為理性的自我節制,進而說話、做事講究分寸,合乎邏輯,符合規矩。合情合理,講究禮讓,就會在處世上以讓一步為高,在待人上以寬一分為福。
通情達理,貴在處世上以讓一步為高。
通情達理,乃相對人的無情無理之行為而言。要想做到為人通情達理,就得先要認可他人之情理的存在和合宜性。每個人作為同類的存在者,不僅具有相似的情慾,而且具有相近的性理。
在人之情感上,“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禮記·禮運》)人人有此七情,非有例外。在人之倫理上,人人皆有“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作為社會性的存在,不能沒有各種角色的當分和理則。
人之情感,有私情,有通情。推己及人,往往是以情相通,以己之情度人之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的人生恕道,要求知曉、通識人之情感,而不可把己之意志、私情強加於人。
人性之理,是情感、情慾的節制,使之合宜。理義之制的重要內涵之一,就是節飾、調適人的情感和情慾,使之符合中和之度,適宜之制。“以人治人”(《中庸》)的人生準則,要求致知、曉明人之性理,而不可有所忤逆和背離。
“通情”者,就在通於人我之情,既知我之情,又承認人之情的存在。在人與我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和共通性,就是“通情”上的將心比心和設身處地思維。
“達理”者,就在遵循共同的道理、準則。“所謂天理也者,能悅諸心,能通天下之志之理也。”(《正蒙·誠明》)人人合宜之情,便是合理之義。有共同之情理,乃有通常之準則。知所言者有乎分寸,非可以傷人;知行所當止,不可以害人;知動所禁止,不可以暴人。達於理,則言行舉止有遵循,而非可意氣用事。
通情達理,作為處世之道,是要踐行禮讓、謙讓之德。尊重對方的人格獨立和情感需求,認可他人的正當權利和人生追求,懂得凡事、凡獲得注重謙讓一步之價值。禮讓一步,尊敬人,與人為善,必然得人之敬,互敬互愛。
通情達理,要在待人上以寬一分為福。
通人己之情,則有情分之兼顧。各得其所,相互認可和尊重,便是情分之宜。講情分,非單是一方的付出和一方的索取。禮尚往來、相互給予對方,方是講究情分的真諦。
達於人情之理,就在合乎義之所宜。義是人際關係之間利益、情感的節制之宜,具有可遵行的準則性和通用性。理義為現成者,故可曉以達知。孔子見利思義、見得思義思想,無非是通情達理的人生正義之道。
在見利思義中,要求我們不能只顧自己獲利,而且要考慮別人的正當利益,在共贏中各得其所。在見得思義上,要求我們不能只想自己有所取得,還要兼顧別人的所得,在雙贏中各取其得。
通情達理的人生準則,用在待人上,便是要踐行寬待、寬厚之德,寬容於人。通於人情之理,謀其大度則足以容眾,施恩與惠則足以懷遠,為於小謹則可以交際。只有通情達理,方能“道濟天下”(《易·繫辭上》),而兼善天下。
寬待於人,就在於以恕己之心恕人。用對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方能責人以寬,而不苛求於人。寬待於人的寬恕之德,實體現著自身的修為修養,“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寬恕於人,既彰顯了自己的優秀品質,又能獲得他人對自己的尊敬。
寬厚於人,就在於嚴以律己,而寬以待人。只有嚴以律己者,方能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則求諸己而責己厚,必然不求諸外,而責怨於人。寬以待人,則不以己達不到的標準苛責於人,不以己所不願而施諸人。
通情達理者,必能以待人寬一分為福。寬人一分,必然嚴己一分,自我加強修養,便能德才兼備,出類拔萃。嚴己一分,而寬人一分,體現著大人有大量的大德,必然得人之助,受人之尊,而可自求多福。
通情達理,重在做人上以合情理為貴。
通情達理的價值目的,在於言行舉止的合情合理。通情達理而合情合理,乃是“無理不動,無節不作”(《禮記·仲尼燕居》)的價值意蘊。合情合理,則人生作為、事為無不適宜。
合於情分,則有達致人我之分際的合宜;合於理義,則有循行人倫之準則的正當。通人情之極,是“通天下之志”(《易·繫辭上》)的憂樂天下;達於理之至,是“察乎安危,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莊子·秋水》)的權宜變通。
通情達理而合情合理,必是“公道行而私慾塞”(《文子·上義》)的人生修為。合於情理,則節制自己而不得放恣,要求別人而不得苛責。既要大公則無私,又要循理則無妄。
忠誠以盡己者,必基於通情達理,亦即是隻有誠通人之志而達人情之意,方能立己立人、達己達人,或是因人以治人。以人之情理治理人,則人們必心服而不怨。
掌握“通情達理”的價值精髓和內在靈魂,就能在為人處世上智高一籌,棋高一招。我們可以引用《菜根譚》“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是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利人實利己的根基”的兩句名言,作為我們對通情達理價值內涵的註解。
“退步是進步的張本”,是《老子》“退故能先”的價值意蘊。後其身,先人後己,就必能得人擁戴,而推戴為先。
“利人實利己的根基”,就是《孟子》“愛人者,人恆愛之”的思想精髓。利人愛人,必得人之愛戴,功名成而利祿自得。
中華文明五千年,歷經滄桑而綿延不絕,已充分證明中華傳統文化的頑強生命力,和迎接各種挑戰的開拓能力。這一文化內涵,既本自“學·思·觀”的探求真理而來,又呈現著“學·思·觀”的理性自覺和開放思維。讓我們齊心協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時代洪流之中,為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冷靜的思考,清醒的應對,果敢的鬥爭,無愧的付出。堅信“文化自信”,踐行“文化自信”,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
歡迎評論交流探討。文中圖片來自網路,感謝版權原作者。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