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裝修時,最讓業主擔心的,肯定是裝修工人“耍滑頭”,因此,很多業主每天都會去現場看看,避免裝修工人偷懶。不過,先不說每個人是否都有這個時間,如果我們對裝修不懂,即使到現場去監工,其實也看不出什麼東西。
裝修時,我們需要每天去監工嗎?如果沒有時間,怎麼辦?如何避免裝修工人偷懶?其實,我們只需要挑好幾個時間去現場監工就行,就算看不懂,去做做樣子,工人就會覺得我們懂行,自然就不敢偷懶:
開工交底時
開工交底,其實就是裝修工程正式開始前,業主和設計師、裝修公司、裝修監理當面交流的重要環節。業主需要在這個時間節點,跟設計師、施工方當面溝通清楚裝修的方案和細節,比如說水電要怎麼改,哪些牆要砸掉,要新建哪些牆體,開關插座要裝多少個,安裝在哪個地方等等。
開工交底作為裝修工程正式開展的前期工作,顯然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這時候業主不在現場,讓設計師代表自己來跟裝修公司溝通,設計師有自己的想法,未必能夠跟業主的需求和喜好匹配,將來房子裝修好了,可能只滿足了設計師想要的效果而已。
材料進場時
裝修建材有主材也有輔材,全包裝修的話,所有材料都會交由裝修公司購買。大到水泥沙子、電線水管、板材瓷磚、衛浴潔具,小到五金配件、膠水塗料,每一種材料都有許多品牌、型號、款式的選擇,而且它們一般是分批次進場的。
我們業主要做的,就是在材料進場時,在現場進行驗收,核實好材料的品牌、規格、型號、數量等等,確保這些材料數量齊全,與裝修清單列出來的一致,且沒有質量問題。然後再與工頭簽字確認。
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確保後續的裝修能夠按進度來進行,二是避免裝修工頭“耍滑頭”,材料買少了,或者給我們買一些質量比較差的材料,以此來賺差價。
裝修環節開始時
裝修時一個環節接著一個環節的,先是拆改,然後是水電,之後是泥瓦,再到木工、油工,最後才是軟裝搭配,每個工種按照順序進場,完成每一個裝修環節。
每一個裝修環節開始時,比如說水電開始改造時,瓷磚開始鋪貼時,業主都需要到現場。業主在這個節點到現場,目的是再一次跟工頭確認施工細節,比如說水電的走線方法,瓷磚鋪貼留縫的距離,地板瓷磚鋪什麼樣的,吊頂用什麼造型等等。
如果這時候業主不在現場,工頭可能會按照“行業標準”來給我們裝修,又或者讓工人按自己的想法來做,甚至是故意做增項。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業主多花錢不說,裝修出來的效果也達不到自己的設想,只能自認倒黴。
裝修環節結束時
上面說過,裝修是一個環節接著一個環節的,一個環節的開始,往往意味著上一個裝修環節的結束。在裝修環節結束時,我們業主都要到現場看看,主要做兩件事:
一、清點建材
每一項裝修工程,都會消耗對應的裝修建材,我們業主在每一個裝修環節結束時,都應該到現場清點一下建材,比如說看一下材料消耗了多少,用的材料是否跟裝修材料清單上的一致,下一個裝修工程需要的材料還夠不夠。
如果業主不去現場清點建材,裝修工人可能會在裝修過程中“偷龍轉鳳”,用一些差的材料來“以次充好”,甚至偷偷把材料給帶走,坑業主說這是正常的建材損耗。
二、工程驗收
每一個裝修工程結束,比如說水電改造完成,瓷磚貼好了,吊頂做好了,防水工程做好了,乳膠漆、膩子刮好了,我們業主都需要到現場進行驗收,看看水電的位置、數量對不對,瓷磚有沒有空鼓,地板是否不平整,吊頂有沒有開裂,牆面有沒有開裂空鼓,防水層有沒有破損漏水等等。
業主到現場進行工程驗收,是為了確保每一個裝修專案保質保量完成,如果驗收不達標,我們要馬上告訴工頭,讓工人重新裝修。
很多業主覺得麻煩,想等幾個環節結束後才去一次驗收,但其實這是錯誤的。比如說水電改造好了,防水層也做好了,泥瓦工鋪完瓷磚,驗收時卻出現了漏水,工人們就會推卸責任,水電工說防水沒做好,鋪瓷磚時砸壞了水管,泥瓦工說水管鋪設不好導致漏水,互相甩鍋。最後吃虧的還是業主,只能全部拆掉重灌。
說實話,家庭裝修時,如果我們有時間的話,當然最好是每天抽一些時間到現場看看,甚至花錢委託裝修監理來進行監工。如果沒有時間的話,我們至少也要挑以上這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到現場監工,即使工人“偷懶”、“耍滑頭”,我們也可以及時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