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全篇分【原文】【譯文】【感悟】三部分,約2000字。
原文: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註釋:
1.【馳騁】馳馬,賓士
2.【希】同“稀”,稀少
譯文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駕御天下最堅硬的東西。
無形的力量能穿透進入沒有空隙的地方。我因此知道無為是有好處的。
無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天下極少有比得上它們的。
感悟: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說實話,在看《道德經》之前,我只知道“以柔克剛”,關於柔能強大致斯,我也是受了老子對“柔”推崇備至的一絲影響。隨口舉例,就有這麼多明誇柔的章節。還不包括“上善若水”那些以物喻柔的部分。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第十章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三十六章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五十二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七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有個成語叫做“血氣方剛”,形容年輕人精力旺盛易衝動的特性。隨著年歲增長,越來越能體會到“硬碰硬”的弊端。和一個火力全開正在發怒的人是說不通任何道理的,在一個劍拔弩張的時刻也談不成任何事情,不如鎮定冷靜,迂迴處理。而且人在動怒時容易暴露弱點,靜待時機,一一擊破之,是謂:天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值得注意的是,“柔弱”不等於“懦弱”,一味地怯懦讓步只會讓對方步步逼近。(除非你是引軍入甕,假裝懦弱。)
柔弱不是“不強”,而是不爭,不去爭強好勝,柔弱是以“道”為底氣的,是天下最強,才有底氣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無有”,值得玩味的新詞。這倆字太神奇,可以單用,可以合用,還能顛倒了用。“有”就是物質,“無有”就是沒有物質形態的東西。
怪不得有人說老子的道家是一種唯心主義。小時候在學校裡學的知識給我太大的引導了,以至於我現在要經過深刻反思才能認識到“唯物”和“唯心”只是兩種主義,沒有好壞之分。
大自然能無孔不入的物質有什麼?除了風雷水火,我想不到其他,但他們都是有形的。用科學的觀點來說,量子?引力?場?以太?總之就是一種“暗物質”。
它是虛無的,但是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所以叫“無有”,妙!無物可擋,能穿透任何哪怕沒有縫隙的地方。
老子告訴我們“無為”是有益的,“無為”是強大的,要多多“無為”。無為如同“無有”,沒有什麼地方不能去,看似無為,卻沒有什麼事情不是它做的,無為而無以為。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不言之教就是一種“無為”,第二次出現了。第一次出現還是在第二章“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而提到不說話、少說話的章節那就更多了,試舉例如下:
多言數窮——第五章
希言自然——二十三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五十六章
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七十三章
還是拿我自己舉例,最近在不斷反思怎麼對待越長越大的孩子。不言之教,不是一種流於表面、刻意為之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和置之不理,這是鴕鳥政策。有“不言”之形,無“不言”之神。
或許我還沒有強大到對著犯了錯的孩子能寬容以待,我的境界還是停留在“今天我不教育你,明天社會就會來教育你”的凡人境界。按老子“無為”和“不言”的理念,是不是就算明天社會來教育你,我也可以如天地般不以為意,泰然處之?
我不知道,但我至少做到了一些,我不好面子了,我爭鬥的心減少了(不能說根除),以前孩子回來說沒選到班幹部,沒拿到什麼獎,我嘴上不說什麼,或者口是心非地說著“沒關係的“,但是從表情到動作可能都在傳遞“不甘心”“意難平”“為什麼沒選上?”的訊號。對手(孩子)都能感知到,在我面前時常表現得唯唯諾諾。
我這種就是流於表面的“不言之教”了。最近一次孩子回來說語文得了B,大概在班裡什麼位置。我發現了我從心底產生的改變,一種釋然:嗯,保持在這個位置周圍就行了,人生是一場長跑,不急於一時。
而再也不是假裝不經意地問他同桌和前後桌的成績,其實還是為了面子,為了比較。和炒股一樣,模糊的正確好過精準的錯誤,大致知道自己的水平線足矣,沒必要精準地知道某某某逆襲了還是考砸了,和自己毫無關係。同樣適用於公司裡的年薪,職位等。不必要知道的事情知道得越多煩惱越多,不如無為。
孩子也察覺到我不在乎和誰比較了,不爭了,而只針對他的錯題分析他的薄弱環節,也似乎鬆了一口氣。可見之前的我給了他多大的壓力,毫無必要的壓力。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感謝閱讀|點贊|收藏|分享|評價的朋友
歡迎關注@道心者
每日一章道德經,17點準時更新。
寫在最後的話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道德經》版本眾多,筆者作為初學者,先用傳世本讀一遍,以學習悟道為重,不糾字眼,學下來再說。
譯文是筆者參考相關文獻並根據自己理解翻譯而成。如有異議,歡迎討論。
茫茫人海能遇到和自己有同樣愛好之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