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團隊-披瀾讀史
字數:3407,閱讀時間:約7分鐘
編者按:在討論宋金南北對峙時期的戰爭局勢時,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叫做“守江必守淮”。的確,無論是從地理形勝的角度來看,還是事後諸葛亮般直接參照金國南寇時的入侵路線分析,都能很直觀的發現兩淮地區對於南宋的重要性。大多數情況下,兩淮地區是宋金對峙的橋頭堡,更是宋朝遮蔽北方騎兵入侵的最重要屏障。
以紹興十年的宋金之戰為例,當完顏宗弼入寇淮西時,宋軍本已準備駐軍廬州抵抗,但考慮到此地無險可守,只得退而求其次,退守東關,放棄了大片本可作為緩衝地帶的戰略節點。
無獨有偶,紹興三十一年的海陵王南侵,當金軍已經兵臨清河口時,宋軍主將劉琦的大軍卻還在揚州未能發動,以至於金軍一路長驅直入,突破淮西防線。南宋軍隊前期的左支右絀,自然與早期的兵勢不振有關,但同時,也與淮西淮東兩地的地理環境有關。為了鞏固這一防線的弱點,避免國君被迫玩海上漂的可能,南宋進行了一系列的謀劃,這其中,就包含一系列堡寨的營建。本文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我們首先來說說兩淮的地形特點。“守江必守淮”是南宋立國以後逐漸形成的一種主流意識,長江天塹雖隔絕南北,但由於長江北岸可供渡河的渡口並不算少,僅真州一地就有渡口二十九處,若兩淮被敵所佔領,那麼金軍主力突破長江天塹幾乎是順其自然的事。事實上,自建炎三年金軍突破長江,長驅至定海之後,“兩淮之地,藩蔽江南”已經成士大夫們所公認的現實。
可問題在於,兩淮雖然重要,但防守起來卻一點也不容易。
淮南西路丘陵分佈較多,不過,自大別山為起點,兩側山體地勢並不險要,雖有不少關隘能夠駐防,但是一旦敵人以精兵強攻,也很難長期堅守。淮南東路即淮東,雖然水網密集,但卻有江淮平原和濱海平原兩塊平原地區,一旦南宋步軍在這裡遭遇金國騎兵,很容易就被刷了戰績。正因如此,南宋在淮東多以城市為節點屯兵駐防,這一方面能夠控扼要衝,另一方面也使守軍心安,所謂“人心在城”,就是淮東地區最真實的寫照。也正是因為淮東的特殊地勢,南宋在兩淮的防禦,重點就是經常被金軍光顧的淮東。
但是,透過對史料的整理可以看到,宋代黃河奪淮入海,河患不斷,加之宋金對峙帶來的連年兵禍,兵連禍結之下,淮東地區早已不復原先魚米之鄉的稱號。在這種情況下,依靠大軍屯駐維持戰線穩定,根本無法長久。
在這種困境下,堡寨成了南宋解決抗金防線問題的一種嘗試。
其實,這種嘗試並不能算作一種創新。早在西漢王莽亂政時期,各地就有豪強修築堡寨自保的情況出現,在當時這種堡寨被稱為“塢堡”或者“塢壁”。到了南北朝時期,這種塢壁或者說塢堡的數量隨著南北對峙格局的形成開始劇增,這種民間自衛力量甚至開始逐漸成長為一股足以左右一地格局的龐大勢力,我們所熟悉的府兵制,就是西魏宇文泰為了吸納和統合這股力量而創立的。
建炎南渡之後,兩淮地區的百姓為了躲避兵禍,也開始自發在當地建立武裝,“依山阻水,據險自固”。《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江北之民,誓不從賊,自為寨柵,聚眾以守者甚眾”。
類似的記載有很多,有的稱這些堡寨為“寨柵”,有的稱為“塢堡”、“堡寨”,也有直接根據建立地點直接稱為“山寨”、“水寨”的,不一而足。
▲白崖寨遺址
冷兵器研究所之前曾經有一篇名為《不交田稅交血賦,堪稱北宋版哥薩克的緣邊弓箭手,如何差點逼死西夏?》的文章,專門介紹了北宋時期西北地區的緣邊弓箭手和其屯駐的堡寨。而北宋的西北堡寨,雖然名稱類似,但性質並不相同,西北堡寨是北宋官方為招徠緣邊弓箭手所建造,即使有時候會白嫖緣邊弓箭手當做築城勞動力,但建造的資金有官方做背書,規格都有較為規範的標準,而南宋的兩淮堡寨則是民間自發修建,樣式千差萬別,尤其是前期的兩淮堡寨,如狼牙寨、縮頭湖寨,樣式簡陋,用料也多以泥漿、木材為主。在防禦力上,幾乎算是西北堡寨的“猴版”或者說”經濟版“。
不過,即使是這樣,這些依山傍水建造的堡寨,依舊成了當地百姓抵禦北方鐵騎入侵的重要屏障。與普通的村莊聚落不同,為了防備敵人的襲擾或圍攻,兩淮百姓多半會聚合十餘村落一同居住,同時,其選址也極為考究,淮西多山,當地人選擇險要陡峭之地,依山建寨,淮東多水,人們則選在水勢高處,既可以避免水患,也利於抗敵。
在一開始,這些堡寨的存在只能算是當地人自保的場所,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南宋朝廷也注意到了這些堡寨的軍事意義。為了統合這些處於朝廷監管之外的寨民,宋廷多次下旨命兩淮制置使“措置水寨鄉兵”,之後,更是要求地方官員勿要侵擾寨民,“以備萬一之用”。
宋廷對這些堡寨的重視並不是毫無原因的,由於兩淮尤其是淮東地區地勢平坦,南宋在此地的防禦只得“以兵為險”,局面有些類似宋遼對峙時期的情況,但是,半壁江山已失的南宋,兵力捉襟見肘。從其他地區抽調的軍隊在江淮屯駐的軍隊,往往需要超期駐紮,士兵們多久駐不歸。
如當時的楚州,就有輪戍軍隊超期駐守,當地官員上奏朝廷稱這些士卒“舊戍於楚,庶不張皇”。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繼續惡化,有人建議效仿楚州之前屯駐的武鋒軍,令士卒與家屬一同屯駐——事實上,武鋒軍中有不少士兵本就出自鄉民(或者說邊民)出身的淮南鎮淮軍,嘉定初年,因軍費過多鎮淮軍被裁撤才補鎮江大軍及武鋒軍缺額。出於對軍隊控制的考慮,南宋朝廷並沒有完全採納這一建議,不過像堡寨民兵這類在宋代被歸為鄉兵的地方民兵,由於其類似武鋒軍的特性,卻也成了一些淮東重城的兵源補充。
▲處於交通要衝的真州,也是兩淮的軍事重鎮
當然了,除了充作兵源外,兩淮堡寨本身的地勢優勢也極為重要,金國由於特殊的籤軍制度,自始至終難以大量組建士氣穩定的僕從步軍,這也使得金軍在面對城池時往往因為估計軍隊的損耗而難以全力施為。如此以來,遍佈於兩淮險要地區的堡寨也就成了一個個難啃的骨頭。
建炎南渡以來,南宋曾經多次大規模修築和強化兩淮堡寨,為了增加這些堡寨的防禦力,尤其是紹興三十一年之後,兩淮地區的堡寨開始逐漸官方化,一些堡寨甚至成了地方官員的官署駐地。這種職能上的轉變在兩淮堡寨體系的確立中極為重要。雖然在一些文章中,會對這些堡寨的建立完全正面化,但從一些史料來看,如正陽水寨之類的沿淮城寨,為了發展壯大,不惜向金國走私“銀茶貨及違禁等物”,一旦照著這種趨勢發展下去,隨著南宋統治秩序在兩淮的持續衰弱,一些地方豪強極有可能利用堡寨為憑藉在宋金兩國間待價而沽。
幸運的是,南宋朝廷很快意識到兩淮堡寨的軍事價值和意義,除了以官職地位對各寨首領進行拉攏外,還要求各地官員加大對兩淮堡寨的監督力度,在拉攏與監督並重的管理下,兩淮堡寨成了補完南宋抗金陣線的重要一環。
南宋中期之後的堡寨,開始逐漸正規起來,淮西地區的山寨,摒棄了原先以土木為牆的方式,建造前,先於山腳或山腰處建立採石場,就地取材營建堡寨。這種石制堡寨對於火攻及投石器的防護力更強,而新增設的敵臺、炮臺更是成了敵軍攻城武器的噩夢,如今的天柱山總關寨遺址內,除了最著名的古炮臺外,其寨牆頂部的堞牆也基本與宋代城池的稚碟形制一致,保留了射擊用的懸眼、垛牆等設計元素。
不僅如此,與早期村寨模樣的一代城寨不同,這一時期的城寨在規劃和建設時顯然更加註重軍事防禦的實用性結構,用雙層城寨的結構來增加敵人攻城的難度,第一層城寨牆體與第二層相距不遠,一旦敵人攻入第一層城寨,寨中民兵也可退至二層防禦,並利用城牆的防護將突入前一層的敵人射成篩子。
至於淮東的水寨,情形就更加特殊一些,雖然和前期水寨一樣以泥漿、木材為主要材料,但是選址就更加突出“控引襟帶”這一特點,在堰塞水路的同時,利用撞杆、網索等水上機關器具掩護南宋水軍。直到宋元戰爭時期,這種利用江淮水軍和水寨配合的戰術,依舊是南宋水軍臨流控扼、北面搗虛的關鍵要素。
參考文獻:
1.王婷《南宋江淮地區鄉兵研究》
2.周燕來《南宋兩淮地區軍事防禦體系研究——以宋金和戰時期為中心》
3.劉煒、朱玢蓉、張韶華《兩宋兩淮山水寨聚落空間研究》
4.張家駒《宋代的兩淮山水寨》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披瀾讀史,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