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紋瓔珞和雀金裘在差不多同一時期前後腳出現,都是非常精美稀罕的寶物,晴雯和雀金裘常被人提起,而慧娘和瓔珞,卻相當冷門。
這主要是因為——似乎沒有人能說清這個【慧紋瓔珞】到底長啥樣,所以它所影射的東西,就更難猜測了。
我們先來看《紅樓夢》中是如何描述【慧紋瓔珞】的:
這邊賈母花廳之上共擺了十來席。每一席旁邊設一幾,几上設爐瓶三事,焚著御賜百合宮香。又有八寸來長四五寸寬二三寸高的點著山石佈滿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鮮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盤,內放著舊窯茶杯並十錦小茶吊,裡面泡著上等名茶。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著大紅紗透繡花卉並草字詩詞的瓔珞。原來繡這瓔珞的也是個姑蘇女子,名喚慧娘。因他亦是書香宦門之家,他原精於書畫,不過偶然繡一兩件針線作耍,並非市賣之物。凡這屏上所繡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從雅,本來非一味濃豔匠工可比。每一枝花側皆用古人題此花之舊句,或詩詞歌賦不一,皆用黑絨繡出草字來,且字跡勾踢、轉折、輕重、連斷皆與筆草無異,亦不比市繡字跡板強可恨。他不仗此技獲利,所以天下雖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貴之家,無此物者甚多,當今便稱為“慧繡”。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針跡,愚人獲利。偏這慧娘命夭,十八歲便死了,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凡所有之家,縱有一兩件,皆珍藏不用。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們,因深惜“慧繡”之佳,便說這“繡”字不能盡其妙,這樣筆跡說一“繡”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議了,將“繡”字便隱去,換了一個“紋”字,所以如今都稱為“慧紋”。若有一件真“慧紋”之物,價則無限。賈府之榮,也只有兩三件,上年將那兩件已進了上,目下只剩這一副瓔珞,一共十六扇,賈母愛如珍寶,不入在請客各色陳設之內,只留在自己這邊,高興擺酒時賞玩。——第五十三回 寧國府除夕祭宗祠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
寧國府除夕祭宗祠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這一章因為描寫的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所以其文字裡流露的氣派,其描寫之精細繁瑣,堪稱是全書之最,尤其其中大篇章的祭祀禮,作者是透過【外國美人】薛寶琴的視角來寫出的,其用心之機巧,很是林妹妹!
扯遠了,我們來找一下【慧紋瓔珞】的關鍵詞:
1:形式——一副【瓔珞】,一共【十六扇】,紫檀透雕,擺在几上,顯然是擺件。
2:內容——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加【古人題此花之舊句】
3:產地——【姑蘇】
4:起源——慧娘【命夭,十八歲便死了】
要解釋以上關鍵詞,首先還是得明白什麼是【瓔珞】
瓔珞,本意是佛像的項飾,從外形看,是一種用絲線絲繩將各種珠寶穿綴形成的繁瑣精美富貴隆重的大型飾品(仔細看這佛像脖子胸腹肩部的裝飾)。
這種稍微簡單但穿綴很多珠子的飾品,也叫瓔珞:
《紅樓夢》中,其它地方出現的瓔珞應該就是這種項飾,沒有佛像上那麼尺寸誇張,但保留繁複的形制,彰顯精美、莊嚴的富貴氣質。
黛玉初進榮國府看見的鳳姐,就帶著赤金盤螭瓔珞項圈:
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後房門進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甲戌側批:頭。】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第三回 金陵城起復賈雨村 榮國府收養林黛玉
賈寶玉初識金鎖的時候,薛寶釵的金鎖也是掛在珠寶晶瑩黃金燦爛的瓔珞上的(而且這裡脂硯齋還特意批註了:瓔珞,就是頸飾):
一面說,一面解了排扣,【甲戌側批:細。】從裡面大紅襖上將那珠寶晶瑩黃金燦爛的瓔珞掏將出來。【甲戌雙行夾批:按,瓔珞者,頸飾也!想近俗即呼為項圈者是矣。】——第八回 比通靈金鶯微露意 探寶釵黛玉半含酸
這下子問題來了,賈母這是將項飾品用紫檀木鑲嵌了,然後擺在桌子上供人賞玩?
還有一個問題,既然產地姑蘇,那麼慧紋應該是精巧的絲質蘇繡繡品,而瓔珞是穿綴的珠玉寶石——所以我想了很久,還在網上查了很久資料,結果始終始終找不到這個【紫檀透雕鑲嵌得花草字詩詞慧紋瓔珞】到底是何種模樣。
後來看到一個【瓔珞瓶】,才彷彿有了點頭緒:
想必,這個慧紋瓔珞,大概、或者、也許、可能是這麼個樣子吧——粗糙地批了個圖來示意(勿介意:賈府的至寶肯定不會這麼拼多多,至少紅木座子顏色會一樣吧):
盯著這個珠光寶氣的拼多多擺件看了幾分鐘,想象了一下16個大同小異一字排開的樣子,又回念了一下【一共十六扇,賈母愛如珍寶】,突然好像明白了什麼:
雀金裘——它為什麼和烏進孝、祭祀一起同在最隆重的年關時節出現,因為它們所影射的物件,是有相通之處的!
雀金裘的出現,在突出了晴雯的能幹的同時,也為其後的冤死定下了【悲劇,冤獄】的註腳,但更重要的是,它影射了中國近代史上東西方對話當中的一次里程碑事件:中俄尼布楚條約。
關於雀金裘和中俄尼布楚條約,請閱讀這裡:
雀金裘、鳧靨裘,晴雯抱病耗命夜補的窟窿,其實現在都沒有定論
那麼【慧紋瓔珞】又是什麼呢?
——是貫穿整個中國文明史卻在清朝只存活了十八年的巡按制度!
——這項制度的內容,通俗來講,就是朝廷派出御史、欽差大臣,巡視地方參與管理,對地方官進行監督稽核,然後回京上報給皇帝,在中國任何朝代,這都是封建社會君主集權、管理和維護國土完整的重要政治手段。
按《尚書》記載,巡按制度源於堯舜,確立於秦,後來,經唐宋高度發展完善,巡按制度在明朝時達到巔峰,是典型的漢家制度——這就是【產地姑蘇】的原因,對於生活在清朝朝廷的前明遺民漢臣來說,前一朝漢明朝的發跡地金陵,才是他們的精神故鄉啊!
巡按制度歷經數千年,下聯民心,上達聖意,作用顯著,可見此制度的完備性和關鍵性——重要性有如【肩頸】!而【慧紋】形式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加【古人題此花之舊句】【字跡勾踢、轉折、輕重、連斷皆與筆草無異,亦不比市繡字跡板強可恨】
但漢家巡按制度在清朝只存活了十八年——偏這慧娘命夭,十八歲便死了。
只剩這一副瓔珞,一共十六扇,賈母愛如珍寶——順治病死後,滿清貴族操縱朝政廢除了巡按制度,當時全國被劃為十八個行省,一共十六個巡撫九個總督,這些督撫不再像前朝的御史那樣是臨時性的、活動的、需要按時回京,而是成為了固定官職,這就是清朝的督撫制,地方官由於常駐某地獨攬大權,逐漸就形成了地方勢力,上通下達的巡按制度名存實亡了。
巡按制度在君主集權、監督地方、整頓吏治防止貪腐、選拔人才等多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但卻被廢止,成為了擺設——這一定是作者心裡的痛。
康熙時期,曾想過恢復這項制度,但介於滿清貴族權臣的阻撓,最終沒能成行,雍正繼位之後,仿效康熙獨設南書房的舉動,繞開那些權臣,建立了軍機處和密摺制度,批准數量可觀的全國地方官直接向皇帝【告密】,這其實,就等同於是巡按制度的反向復活。
而雍正,也正是透過軍機處和密摺制度,將國家權力再度牢牢地集中於自己一個人手中(想想年羹堯怎麼死的),不過,他在成功地實施了強力集權的國家管理同時,也把自己弄成了史上最孤獨最辛苦的皇帝。
慧紋瓔珞和雀金裘、以及祭祀、烏進孝這扎堆出場的四場年關大戲,其實分別影射分別是當時的內政、外務、國禮和民情。
所以再說一句:《紅樓夢》雖然是帝王將相間的一筆糊塗(葫蘆廟)人情帳(仁清巷),但到底是一部帝王之書。
推薦閱讀:紅樓夢:五個男人的愛恨情仇
--------關注我,讀紅樓不再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