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做事,如何讓自己問心無愧,又讓別人舒服的問題是每個人都在考慮的問題,其實這個在我們的經典中早就已經有了答案,很有指導性意義。
昨天晚上討論了一句《論語》:“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弟子:有人說是孩子,有人說是弟弟的孩子,有人說是弟與子,還有人說是徒弟、學生。
入、出:就所在的環境而言。
孝、弟:孝悌,悌,敬長。
謹:謹慎之意。
信:兼言與身言,實,言行一致。
泛愛眾:無差別。
親仁:親人而近於仁。
行:切實行,踐行也。
學:前面在解釋“學而時習之”的時候將學解釋為效,習是熟習。這裡也可以這樣解釋,也可以當成我們現在的學習。
文:我認為是最關鍵的一個字,因為這個字的意思古今還是有一些差異。如果從文意來說,這裡應該是“文”的本意,同“紋”,是紋飾,修飾的意思,而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文化,文字的意思,當然文字兩個字古今也是有差異的,文和字古時候指代不同。
所以這裡是突出的重視“本”的思想,如果能夠身體力行,在內可以做到孝,在外可以做到悌,說話辦事謹慎,言而有信,言行統一,有一個博愛之心,能夠親親人民,能夠做到親近於仁,做到這些基礎的東西,那麼就可以學一些虛飾,修飾的東西了,以讓自己能夠去應對更為複雜的環境,在生活和社會實踐中游刃有餘。但是前提是真正能夠做好其“本”的東西,底層的東西,這些要身體力行去達到,日用而不知。
在《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句話可以說更加能夠去清晰表述,“文”、“質”(前文說的“本”,用“質”更合適,文、質是對立統一的詞語)之間的關係。“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都在說如何達到“質”,但是“質”不能不加修飾,所以又有了“文”。“文質”雙修,達到彬彬的樣子,那麼就是君子了。如果質偏勝,就會野(質樸,不浮華。與“文”相對,不加修飾,當然也有粗野的意思),如果文勝於質,就會史(虛飾,修飾,這大概是從“史”本意當中衍生出來的,畢竟歷史都是經過修飾的)。
我們現在說一個人文質彬彬的一般是在說這個人比較斯文,很有涵養,甚至在某些語境中,都包含了一些貶義,看到本來的意思,其實發現文質彬彬說是我們作為一個人的最高追求也不為過了。
借用呂留良的一段註釋“‘學文’雖末,然非小事也,聖賢豪傑將終身焉。在弟子當先務根本,且知識未充,故必有餘力而及之耳。‘學文’正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之事,斷不可少,蓋不學文則不惟固陋,正恐上數事有差誤也。”強調的還是文質雙修,否則我們是沒有辦法應對複雜的社會環境的。比如我們往往好心辦錯事兒,就是因為我們不懂得“修飾”,語言不加修飾,行為不加修飾,過多放飛自我,固執己見。
有了文質彬彬的形象,那麼我們其實有了努力的方向,一個是修心,從本上修,從質上修,從行上實踐,讓自己的達到一種身心合一的效果,另一個是要從文上去做一些輔助,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感謝:加文、佳奕、品巴山等學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