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良/文
摘 要:茶作為一種飲品其自身具備著較強的文化性特點,自古以來茶也與書法有著密切的聯絡,二者具備較強的關聯,同時也存在著一定協同發展的特點。書法藝術發展的過程中,茶文化起到的作用十分明確,其價值也相對較為積極,而且二者不單單是一個融合的關係,更主要一點是互相包容,互相體現。在具體協同發展等方面,二者具備著較強的共通性和互融性,尤其對於王羲之行書來說,其自身與茶文化之間有著較為明顯的共性,故而本文從這一角度出發分析兩種文化的特點,並著重闡述了王羲之行書與茶文化之間的共性特點等情況。
關鍵詞:王羲之行書;書法文化;茶文化;共性;茶與書法;分析
書法與茶在漫長曆史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點,其自身的特殊性和特異性具備著一定的差異之處,但是兩種文化卻不斷進行的交融、融合,形成了一種協同發展的局面。尤其茶文化自身與眾不同而歷史悠久,不斷演變發展的過程中,兩種文化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尤其兩種文化都作為古老的東方文明典雅象徵,其自身也發生了一定的互動。即書法文化將茶文化進行昇華,推動茶文化的多樣性演變,而茶文化則讓書法文化更加具備多樣性,用茶文化的特點去體現和最佳化書法的發展,二者之間存在較強的共性。
1 茶與書法的協同發展
1.1 書法發展特點與王羲之行書
書法文化其自身具備著較強的多樣性,作為西方文明中極具代表色彩的一種,在文化蓬勃發展的今天,其自身綻放出了更加奪目的光彩,美麗依然不落後於以往任何時代[1]。其發展的過程中與多種文化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二者聯絡十分密切,產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變,不斷傳承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的豐富,進行了一定文化交融。注重文化傳承的今天,其自身除了藝術形式,傳承時更加關注的是其自身背後的人文精神、歷史底蘊。
而王羲之行書則在書法文化中,佔據了一個相對較為關鍵的地位,自古王羲之就被稱之為書聖,其書法造詣極高,也有很多名人軼事流傳在民間。其藝術形式十分多樣多彩,行雲流水之中充滿了和諧的韻律和書法的美感,其自身特點十分明顯,極具特色性。而且行書最為關鍵一點就是強調提筆斷字的流利、靈動,而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及其相應的字型提筆斷字不著痕跡,停筆得當,筆墨相連無間斷,既不疏遠也不會覺著拖沓,彼此之間互相呼應,剛勁有力,整體風格相對較為多樣。特別是在字型字形方面,其多樣性十分突出,例如代表作品《蘭亭序》中,一個“之”字就有很多種寫法,每一種寫法都極具美感,和前後呼應,渾然一體。不管是從區域性還是整體,都天衣無縫、渾然天成,其書法效果十分之好,細節和區域性經得起推敲,而格局又落落大方、典雅自然。在這樣的藝術發展下,王羲之行書也受到了古今眾多書法學習者的喜愛和追捧,其特點和價值十分明確,特點也相對較為明顯。
1.2 茶文化發展
茶文化的發展與我國地理位置有著密切聯絡,我國自古就是產茶大國,適合茶葉的生長,其作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載體,具備較強的藝術意義和文學意義。在這樣的情況下,書法文化和眾多藝術文化發生了融合,形成了新的特色,並且每一種融合之後的文化又開始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彼此干預,產生了文化多樣性的局面[2]。茶文化也在這一過程中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古代發展時與儒釋道等多家思想和宗教都產生了一定的融合,一直傳承至今日,影響著人們的文化觀念、藝術理念,產生了自身特殊而獨特的哲學體系。尤其茶文化更加註重的是動靜結合、和諧統一,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對立,彼此之間有著密切聯絡。千百年來的發展,讓其在哲學、精神、文化、藝術與物質等多個方面都得到了一個較好的發展,茶文化的物質內容也更豐富起來,尤其各種的茶具、茶道和茶藝,也成為文化中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具備較強的價值,促使藝術不斷進行創新。茶元素在書法領域,也佔據了一個較為主要的地位,很多書法家都崇尚茶道,用茶道中的動靜結合投入到書法藝術創作中,而其文化自身也成為了一種靈感的來源,二者產生了一定的協同發展,同時也產生了很大程度的融合創新,展現出獨特的文化交融發展和藝術協同發展的魅力。
總的來說,文化的發展並非是統一和獨立的,相反其自身具備較強的多樣性和多元化特點,尤其茶文化和書法文化之間二者產生了較大程度的融合和創新,促使其藝術魅力等方面得到了更好的彰顯。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斷髮展碰撞出了更多的火花,同時也讓藝術魅力在碰撞中得到了最佳化和提高,二者就形成了很大程度的共性,所形成的共性更是具備著較為獨特和明顯的價值與意義,需要給予高度關注和客觀的認識,明確其意義所在及特點所在。
2 書法與茶二者共性分析
2.1 以物質為載體
茶香與書香二者從古至今不可分離,具備高度的聯絡,成為了歷史文化中十分具備光彩的一面,具備較強的價值和意義,二者往往都是可以齊頭並進的,同時也彼此進行影響,尤其茶文化與書法文化統一具備修身養性的特點,讓其之間的特性更加具備共通性。文字美化、藝術化、多樣化之後形成了書法藝術,而書法藝術其本質意義上也讓文字從一種工具上升到了一種文化,上升到了精神內涵,開始和多種文化產生了共同的交流和彼此的影響[3]。王羲之新書與茶文化之間有著密切聯絡,這也與歷史發展有著較強的關聯性,古今有諸多的文人騷客都喜愛茶,文章好而書法也好。例如蘇東坡好讀書寫字,同時也喜歡品茶,在《望江南》中更是提到了“且將新火試新茶”,證明茶及其文化在他的生活中起到了一個較為關鍵的作用,反映了其複雜的心理活動。而王羲之本人也十分喜愛茶,經常會以茶伴隨著自己練習書法,這樣的文化氣氛都是以物質為載體,反映出了精神生活的多樣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而在其規律中,也將規律和法則作為變化的原則,讓文化更加具備規範性、規律性等特點,所帶來的價值和意義更是非同小可。
2.2 以規律為原則
茶需要茶器,還需要清水,書法藝術需要文房四寶,二者都是存在著一定的規律性,以物質為基礎,產生豐富的精神文明產物。在書法文化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其自身形成了一定規律,這一規律特點也與很多文化有著一定的共同之處,無規矩不成方圓,王羲之行書其自身也是在灑脫中有較為明確的規律和特點,才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形式[4]。書法家的創作離不開靈感,就像王羲之創作《蘭亭序》也是因為一次聚會飲酒,讓這一部作品成為自己的巔峰之作,那麼茶文化也具備著這樣的特點。什麼茶要怎麼泡,怎樣的溫度,怎樣的器皿,都具備著一定的規律,這與書法也有著高度相似之處,書法對於其藝術形式也有著一定的規律,一方面要能夠被識別出、閱讀出,另外一方面還需要具備賞心悅目的特點,二者彼此滲透,同時也具備著自身的特色性和價值性,都以實際需求以及實際文化藝術特點作為發展的原則。由此可見,以規律為原則是二者最為關鍵的一種共性,特點和價值十分明確,所帶來的作用也相對較為明顯一些,是形成兩種文化協同發展的核心關鍵所在。
2.3 以精神為寄託
精神世界是藝術追求的核心,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部分內容,不管哪一種藝術,都以精神為寄託,特別是對於書法文化來說,文章、字型等等都是藝術表達,同樣也都是一種精神寄託[5]。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其自身發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變,書法也與茶文化之間越來越默契協調,茶從最開始的煮煎烹,開始逐漸轉向更加深刻的精神內涵研究,對其修身養性等方面更加關注,提高了其精神方面的注重程度。而在書法方面,書法創作也會融入很多的情緒、思想和意識,讓其創作更加靈動,可以肯定的是,兩種文化同時以精神為寄託,同時也具備著較強的精神共性、互通作用,將品茶、書法和心神三合一。而在王羲之行書與茶文化共性方面,其自身也具備著一定的針對性特點,需要充分認識其背後的內涵及共性。
3 王羲之行書與茶文化的共性分析
在二者共性方面,主要可以從三個角度去看待,即物質基礎、書寫原則和工序以及書法與品茶心境。茶文化其自身具備較強的多元化特點,包容與兼併了諸多宗教和學說思想,在這樣的情況下,王羲之行書中也具備著多元化的特點,集多家之大成。二者在物質基礎以及發展基礎方面都具備著較強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其特點和意義非同小可。而在書寫原則和茶道工序方面,行楷本身建立在草書和楷書之間,其原則一方面要求著書寫速度,另外一方面要求書寫的美觀,讓其更加容易辨識。而王羲之行書具備較強的靈動性和多樣性,字型落落大方,辨識程度和獨特性都相對較高[6]。茶道工序方面,其自身也有著一定的獨特性和特異性要求,必須要把控好茶葉、茶水和火候以及器具,這幾方面都需要充分協調,就像在書法中,一方面要有書寫速度,另外一方面還需要有較高的辨識度和藝術價值,煮茶烹茶過程中的每一部分內容都不容小覷,都需要給予高度的關注,注意其每一部分的細節內容。在行書和品茶的心境方面,王羲之行書是一種格調和情懷,更是一種完善的藝術世界,其自身與茶文化更是高度契合,二者有著共通的審美鑑賞特點。
4 結束語
如上所述,在王羲之行書背景下茶與書法之間存在著高度的聯絡,尤其在其哲學思想、藝術表現形式等方面都具備著一定的聯絡性,共同形成了傳統文化多樣化發展的局面。
參考文獻
[1]柴帥.論中國書法與傳統音樂的藝術共通性——以《蘭亭序》及《漢宮秋》為例[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19,017(001):122-128.
[2]楊賀然.從趙孟頫與王羲之行書的比較看趙對王筆法的變革[J].美術文獻,2019,000(004):35-37.
[3]範愛菊.淺析王羲之的書法藝術[J].華人時刊(中旬刊),2015,000(004):171-171,173.
[4]向梅花.淺析王羲之書法的自由之境——以《蘭亭序》為例[J].牡丹,2016,000(01X):P.78-79.
[5]江村.《蘭亭集序》的情韻、文采、書藝之美[J].美術教育研究,2017,000(009):38-38.
[6]張洋生,陳向鴻.從《蘭亭序》看東晉的時代風格[J].南昌高專學報(4):28-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