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長都太焦慮了。”
牟丹是北京一家品質幼兒園的創辦人,她與另外兩位長江MBA同學畢業後一起創業,創辦了棒寶貝。
比起教育和照顧孩子,幼兒園老師們日常面臨的更大的壓力來自於家長。棒寶貝幼兒園的孩子,多數來自北京的高知家庭,有近三分之一的家長擁有博士學歷。
高學歷、高收入家長的要求與焦慮,對映在孩子身上也可能是等量級的。
雙減政策落地後,家長對藝術、體育、才藝類課程的興趣顯著增加了。牟丹最近一連線到三個電話,都是詢問有沒有口才班,覺得孩子未來成績可能一般,想讓他拼拼口才。
“但在專業的幼教看來,任何細節化的教養都是無用的。”牟丹說。
牟丹創業這些年與上千名孩子家長交流,她發現不論是什麼背景的家長,受教育程度如何,有一個擔心是共同的,那就是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夠優秀,擔心自己的孩子沒坐上前面的那趟車。
“現在的大多數家長,傾向用孩子拿了什麼成績、獲了什麼獎、上了什麼學校,來衡量這個孩子是不是好,家長是不是合格,因為它是最容易考量的,但它也是最表面、最可變的。”
牟丹表示,對於孩子真正更重要的核心——例如:安全感、自尊自信、好奇心、堅毅等品格的建立,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節目編輯、後期製作/JustPod
宣告:本節目由長江商學院出品,內容涉及觀點及表示個人立場。歡迎大家共同參與討論
喜馬拉雅 | Apple Podcasts | 小宇宙App | 網易雲音樂
搜尋『長江Time』訂閱收聽
01
人是最重要的
2018年,牟丹從長江商學院MBA畢業,和在唸MBA期間的同學一起相約創業,辦一家幼兒園。
彼時,二胎放開已近3年,即將迎來一輪入學高峰,幼兒幼師比例失衡,公立幼兒園一位難求;而民辦幼兒園則籠罩在紅黃藍事件的陰雲之下,經營狀況良莠不齊。
出身媒體的牟丹,相信任何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
在紅黃藍事件之後,正在讀MBA的她調研了市場需求和市面上機構的運營情況,鎖定了創業的目標。花了一年時間,遍訪幼教方面的專家和世界各地的幼兒園,學習最新的教育理念,嘗試從原點出發,希望摸索出一套教學更先進、運營可複製的幼兒園路徑。
橫在牟丹前面的第一座大山,就是老師。
老師是多數幼兒園發展的瓶頸。幼師缺口這一話題曾一度衝上了微博熱搜。
來自西南大學2019年的一份研究報告表示:
2019年,學前教育階段因“全面二孩”政策新增近600萬適齡幼兒。2020年,幼兒園或將缺少幼兒教師和保育員超過300萬人。
與幼師缺口相對應的是,幼師群體面臨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的困境。動輒長達10小時的日工作時間、任務瑣碎精細、不能有閃失,工資卻難以趕上當地平均收入,使得優秀人才望而卻步。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釋出的調查報告,截至2019年,中國學前教育教師學歷以專科為主,佔比58.5%。
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現象也亟需關注。
北京師範大學曾對北京市50所不同體制幼兒園的447名教師進行調查,其中顯示,出現明顯倦怠傾向的教師人數達一半以上。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依次表現為:
疲憊不堪(88.5%)
擔心出事(86.7%)
焦躁不安(65.9%)
經常只想一個人待著什麼話也不說(65.6%)
還有近一半的教師感到自己的脾氣變壞了,常常為一點小事就對孩子和家人發火,且不時有離職念頭,表示只要能找到一份待遇還可以的工作,就不想再當幼兒教師了。
牟丹坦言,創業到現在每天花時間最多的就是找到合適的人。
“我們之前曾經懷疑過,在老師上,是不是幼教行業就是這樣,要遵循它的現狀,先做一段時間再去改變。”
牟丹曾在初期聽從過來人經驗引入相對傳統的成熟師資——即老園長搭配幼教大專老師——這也是最簡單的方案,但在嘗試之後,團隊發現,這樣的師資團隊會讓幼兒園回到老路。
團隊迅速改變了策略——從更看重幼教經驗,轉為關注候選人的綜合背景。候選人自己本身有孩子也成為了加分項。
“在一線的老師中,老師是否自己本身就成長在愛與尊重的家庭中,是否足夠真誠將幼師這份工作作為事業來看待非常重要。這樣,她就能夠自然把愛流露給孩子,自發地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短期培訓給不了的。”
多數幼兒園的管理,是以孩子為中心,而且這在常理看來似乎是更對的,但在牟丹看來,以老師為中心,特別對於0-6歲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會更合理一些。“服務孩子以及他背後的家庭是我們的目的,但學校的管理是以老師為中心。老師在愛與尊重的環境下,受到優厚的待遇,熱愛這份事業,才能充分發揮自驅力與創造力,更好地陪伴孩子。”
去年疫情期間,幼兒園長達數月無法開園,一度將團隊拖入困境。但也正是在這段“冰凍期”,團隊擁有充裕的時間,尋覓到了理想的人才。
“從這個角度上,也要感謝疫情帶來的機遇。”團隊發現,疫情期間,一是很多優秀的國外人才迴流了,之前他們就職於美國、紐西蘭一流的幼兒園,現在他們願意回來工作;二是因為疫情,很多有孩子的媽媽也發生職業的二次選擇,在經過考核後,優秀的人才也被吸納進來。
那段時間,整個團隊每天撲在網上影片面試,牟丹感嘆,這個行業有優秀的人,只是之前沒找著而已。
“那天在網上跟候選人面試完,讀了候選人寫的筆試文章,我晚上興奮得睡不著覺。原來幼兒教育這個行業,有這麼優秀的人啊。”
現在一線的教學團隊裡多數是碩士,甚至還有三位博士,也有很大一部分已經是母親,這些老師的自發能動性也確實給幼兒園和孩子們帶來驚喜。
我們原本不是幼兒園這個傳統行業的人,不會按照慣有的思維去考慮問題,雖然可能會多遇到些困難,但也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牟丹回顧這段經歷時說。
當然,優秀的人才也需要有競爭力的待遇。牟丹直言,一線老師的薪酬甚至是高於管理崗的。
“今天的老師和過去的老師不一樣,過去的老師是提供知識,但是我們社會發展到今天,所有的資訊隨處可見,小朋友有時知道的比老師還多,這個時候老師是什麼呢?我認為應該是榜樣。”
在牟丹看來,老師需要做一個優秀的人,他們要情緒穩定,他們要在事事處處給孩子做出榜樣,這樣孩子在很小的時候能得到正向的引導。
“人是最重要的。把優秀的人的招進來,然後給他自由,讓他來創造,之後就水到渠成了。”
02
特別的教室
同為長江MBA畢業的 Joe和聶冉是創業團隊的核心成員,他們一位深入一線教學,一位主管運營。在日常工作中,他們也是接收來自家長焦慮最多的團隊成員。
難獲家長的信任,無法將家庭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是幼兒園開展工作的一大痛點。
聶冉在日常接待家長時,會被反覆問道諸如幼兒園裝潢材料是否安全,孩子有沒有吃飽的基礎問題。
“目前市面上多數家長都是傾向於不信任的,孩子承載了家長太多的注意力,在發生紅黃藍之類事件之後,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往往過一段時間家長的信任可能就會回到原點,需要反覆的溝通。
Joe則需要每天和家長說明孩子當天的情況,以及希望家長可以在家庭中配合的地方。有時候他比家長還著急,因為很多時候他看到了孩子真正重要的問題,知道什麼對孩子更有利,但家長卻無動於衷。
“其實雖然平時老師和家長在一些理念上會存在分歧,但出發點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孩子。”聶冉發現,如果能夠取得家長的信任,雙方就可以減少在淺層次上的溝通,往更深層次走,怎麼樣讓孩子更好。
在棒寶貝幼兒園的地下空間,團隊留了一大間教室,取名為棒家園。老師或者外請專家在週末的時候會在這裡上課。但這裡的“學生”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家長。
公益家長課堂
“現在的家長有不少已經都是專業人士。我們也是帶著謙卑的心態來認真準備課程,相互學習。”牟丹介紹說。
家長的支援讓這個創業的小團隊特別感動。有一次暴雨黃色預警,但還是有30多位家長冒雨前來。大家聽的非常認真,開啟自己願意提問了,積極分享自己在家裡的情形,問老師應該怎麼辦。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療愈了自己,明白了怎樣是對孩子好的。
“透過棒家園,老師和家長之間就有了一個良性的互動,我們就與家庭間建立了一個長期、可持續的溝通平臺。”
03
堅持是一切的保證
在和家長的互動中,牟丹最希望能做到的就是安撫家長的焦慮。她經常會從老師視角把對孩子與家長的觀察分享出來。
例如:大多數家長不自覺會陷入“橫向比較”。就像幼兒園中的媽媽群裡,如果一個小朋友先掌握了一項技能,其他孩子的媽媽就會焦慮。
但如果從老師的視角看,就會看到每個孩子各有所長,橫向比較沒有必要,而應該著力讓每一個孩子成為他自己。
“就像種子我們撒進去之後施肥,不是讓他長成我們想要的樣子,不是說我想要個西瓜,他就一定要長成西瓜。這樣不僅孩子難受,家長也難受。”
而家長最需要給孩子傳遞的,而是言傳身教給孩子應該具有的精神。比如:堅韌和自信,教給孩子無論今天是否跌進了一個大坑,都可以站起來、拍拍身上的土說讓我再試一次。“這對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但是由於它很核心,它無法測量,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看出來。”
還有一點是團隊反覆強調的,就是要給予孩子有質量的陪伴。
大城市的工作壓力與節奏,使得親子時間變得難能可貴,“喪偶式育兒”“網際網路留守兒童”等現象屢見不鮮,即使有空陪伴在孩子身邊,家長也往往難以放下手機。
“我們需要的是有質量的陪伴。要給孩子一個有安全感的家庭環境,爸爸媽媽願意放下手機,專心地跟他聊天,專心地傾聽他遇到了哪些問題,給他提供更廣闊的思維,給他提供不一樣解決問題的思路,這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出於養育困難等種種原因,越來越多的母親選擇辭職帶娃,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時間,但這對於家庭同樣是挑戰。“全職媽媽難免會揹負更多的焦慮,這需要陪伴孩子的父母親更加努力的做好心理建設。孩子是很敏感的,如果你是焦慮的陪伴,這種陪伴寧可不要給孩子。”
就像老師是孩子在學校的榜樣,牟丹的感受是家長首先要做好自己。
“因為小朋友是模仿的,某種程度上是你的鏡子。”
在和家長談不焦慮的過程,也是牟丹、聶冉和Joe一起走出創業焦慮的過程。在從0奮戰到1的路上,這三位闖入幼教的創業最大的感觸是謙卑與堅持。
牟丹形容,他們正在“破殼”的階段。把棒寶貝從一塊平地建起來,所有的工人就是老師,再到今天,所有一線的老師也是老師。
“我覺得這個過程我們一直在學習,也一直明白了每一個行業到底有什麼不一樣,每一個行業真正值得人尊重的地方在哪,慢慢也就有了一顆越來越謙卑的心。”
牟丹、聶冉、Joe和他們的創業小團隊
學前教育行業正在面臨新的困難。根據行業預測,2021年我國的出生人口約為900多萬人,比5年前的一半多一點。出生人口減少,無疑會影響幼兒園的招生情況。
但在這個創業小團隊看來,創業就是解決一個接一個的困難,不斷成長、內化經驗、積累信心的過程。
總有人說現在這個行業是風口,那個行業風口不好。但如果總是跟著風去走,肯定是一事無成的。
我也觀察長江優秀的校友為什麼能做好,那就是不管在什麼樣的形勢下,堅持做自己熱愛的事情、認為有價值的事情。
牟丹說。
“堅持是一切的保證。所以,我們也在進行這樣的堅持。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狀況,我們會努力把每一天該做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