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友批評我總是指責孩子,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開玩笑來的麼?貼身陪讀那麼容易的話心臟支架為啥要便宜量產(好像關係也沒那麼緊密[摳鼻])?誰家陪讀不吼娃?你當我是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呢還是當你娃是揹著白翅膀的小天使?實話實說,這種時候,甭管你是中國的神還是外國的神,統統不好使。
首先,倖存者偏差懂麼?我心平氣和說話的時候,你老人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聽不見。我吼起來地動山搖的時候你才從你的手機裡或電腦中迴歸現實。於是乎,就變成了我總是吼娃…
其次,說易行難,你來貼身陪讀半個小時試試?陪讀的苦,誰陪誰知道,不陪別瞎咧咧,理論黨雞湯文啥的,咱早就喝夠了。且不說網路上的各種育兒文育兒書,就每個學期家長會,學校都要請一個專家來,美名其曰“家校合作”,其實都是在教育家長你不能怪學校不能怪孩子,孩子出了問題都是因為你沒有給他足夠的愛和寬容……那口才,讓你坐在教室的小板凳上,深深懊悔自己的無知和罪無可恕。
閒話少說,且看看昨天的陪讀吧,
預習《父愛之舟》。
來吧,課文先讀兩遍。
想上廁所?快去快去!
喝奶?好好,我給你拿!
終於進入了正題,什麼啃啃指甲,摳摳鼻子,撓撓癢癢擰擰筆之類的小動作,我都視而不見。
但是我不挑刺,不代表他不來拱火呀:
“我就不明白了,不缺課不逃學咋了?我們也不缺課不逃學呀!”
“學雜費是什麼?”
“那他們會不會只用收來的一部分錢買粉筆什麼的,剩下的錢當工資發了呀?”
“所有學校都交飯費麼?是不是有的不用交?”
“我們一年級訂外賣的時候交麼?”
“那些請假退了飯費的怎麼辦?”
“每個人交的飯費是不一樣的呀?”
“你怎麼知道的?單獨跟每一個人說的麼?”
……
好不容易該問的都問完了,開啟傾訴衷腸模式
“我今天在學校查眼睛了你知道嗎?我的左眼blabla……”
“你知道麼,他們參加晚託的人老師還能給輔導呢,blabla……”
“我們X老師也有乾眼症,她說blablabla”
一篇課文,他硬是“預習”了兩個小時!!
我的腦海中不停地迴盪著那句歌詞:
平時看我一會兒發個小練筆,一會兒發個美文,好像娃很討喜,老母親很積極向上的樣子,其實,誰出門之前不得捯飭捯飭,即便是沒洗臉也得把眼角的XX清理一下吧。
現實一般都不太美。
寫作文的時候,我在旁邊就是他的提詞機,我不但能告訴他這個字怎麼寫,我甚至還能告訴他這是幾年級哪一課學的,我們聽寫的時候寫的是哪個詞…
昨天的小練筆沒寫,本來是要把之前寫興奮、緊張的心理描寫再充實一下的,結果看他一臉便秘的坐在那兒越寫越偏,越寫越奇葩,我終於忍不住奪過筆來,自己刷刷刷地寫了起來。
雞娃變成雞自己,開不開心?
算了,誰的生活不是在一地雞毛中尋找雞肉絲兒呢……看看我昨天拍的藍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