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人生的最初,都擁有強烈的求知慾。
初生的嬰兒,幾乎一直在學習,吃奶、翻身、用手撐在胸口下方讓自己抬頭、爬行、走路、說話……他們學得那麼努力,從不言敗、從不猶豫、更不會說“太難了”!
然而,像這樣無畏的學習會迎來一個“斷點”。孩子長大一些後,他們會分化為兩類學習者。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保持為一名“無畏的學習者”。然而,心理學家發現,拒絕學習機會的孩子數量驚人,並且,大多數孩子、以及他們的家長,都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是不是有點可怕?!
試著用下面的辦法來評估一下自家娃——
在固定型思維的驅使下,人們會對學生的智力水平進行歸類,並像印章蓋戳一樣,把學生“封印”在一個類檔裡,不會去想,其實每個人都有成長的空間和可能。
如果當家長的你,正在因為孩子眼下展現出來的某些弱點,而在心裡暗暗做了些評判,先打住,或者先認識到,你自己正在用固定型思維面對自己的孩子。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維克說,任何時候都別急著下評判,先問問你的孩子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個:你的智力是你的基本特質,很難做出大的改變,是嗎?
第二個:你可以學習新的事物,但你的智力水平是無法改變的,是嗎?
第三個:無論你的智力水平怎麼樣,你總是可以大幅改變它,是嗎?
第四個:你什麼時候都可以對你的智力水平做出根本性的改變,是嗎?
這是一個很有用的心理測試,你不僅可以用來問關於孩子“智力水平”的問題,也可以用來問“藝術天賦”、“體能”等等你替孩子操心的那些問題;還可以用來問關於你自己有沒有可能改變的問題。
如果娃被問到這個問題,他/她會怎麼回答?
那麼這個心理測試指向的是什麼呢?
就用德維克團隊在一個五年級學生群體中間做的一項調查,來直接說明吧。
一群五年級孩子面前,擺放著一個硬紙箱,他們被告知,紙箱裡裝了測試題,這些題將用來評估他們的一項重要的學習能力。
接下來,德維克團隊開始向孩子們提問,先問的是,你認為這個測試能夠測出你有多聰明嗎?
然後問,你認為這個測試能夠測出你長大以後會有多聰明嗎?
當孩子們分別給出自己的答案以後,德維克團隊發現,答案基本可以分為兩個方向。
一個方向的孩子認為,這個測試當然可以測出自己有多聰明,並且也能測出自己長大後會有多聰明;
而另外一個方向的孩子則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他們說:“這不可能,沒有什麼測試能測出這個結果!”
說到這兒,德維克的研究究竟指向的是什麼,已經很明確了,無論是前面提出的四個問題,還是針對五年級學生所提的調查問題,都在試圖發現,被調查者是否認為,自己的某項特質是已然固定的,還是發展中的、可以改變的?
這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基本區別。
“信念”可以決定命運,這可不是雞湯
聽起來很簡單,然而德維克告訴我們,一種信念、或一種思維模式,能夠直接導致和影響到人們的一大批想法和行為,而信念或思維模式的改變,也將把人領上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這個意義有多大呢?——“決定命運”那麼大。
把對思維模式的考量,放在學生身上,這個意義又有多大呢?
我們可能不清楚,“會拒絕學習機會的孩子,數量多得驚人”,這是德維克用實驗調研證明過的事。
我們一般認為,每個人在人生的最初,都擁有強烈的求知慾。
你看,初生的嬰兒,幾乎一直在學習,吃奶、翻身、用手撐在胸口下方讓自己抬頭、爬行、走路、說話……他們學得是那麼努力,儘管每一項都需要經歷諸多挫敗,他們卻從不言敗、從來不會猶豫、更不會說“太難了”!
然而,像這樣無畏的學習會迎來一個“斷點”,也就是,當孩子成長到有能力評估自己的時候,他們開始分化為兩種不同的學習者。
德維克發現,早至四歲、甚至更早的孩子身上,就已經有了這樣的分化。
她的團隊針對一群四歲孩子做了實驗,讓他們玩拼圖遊戲。
當一輪簡單的拼圖遊戲結束之後,孩子們面臨選擇,是再拼一次簡單拼圖,還是挑戰一塊難度明顯更大的拼圖。
一些孩子做出了安全的選擇——重複簡單拼圖,他們說了這樣的話:“生來就聰明的孩子是不會犯錯誤的”。他們是如此希望確保自己的成功,不願意進一步挑戰,也就是,他們拒絕了一個學習的機會。
這些孩子顯然屬於固定型思維,他們對自己的評估是,我的能力大約是這樣,小心保護自己的成果吧,別去冒險!
然而另一些孩子認為,那簡直是太奇怪的選擇了,他們難以理解,為什麼會有人願意一遍又一遍地拼同樣的拼圖?
這群孩子毫無疑問地選擇了挑戰更難的拼圖,儘管那意味著,可能會讓他們更多地面臨失敗。
一個孩子說:“如果我錯了,我的錯誤就可以得到糾正,或者我能得到幫助,這樣,我就會變得更好。”
是的,這樣的孩子,具有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每個孩子班裡,都有這樣兩種同學
說到這兒,我又想起上一篇裡說到的那位創作者,將學生的智力水平歸類的做法。
事實上,在學生中間,也許的確可以歸類,但應該是歸為固定型思維類和成長型思維類。
回想我們自己過去的班級內、或者你所瞭解到孩子的班級內,一定都存在這樣兩類學生:
一部分學生專注於證明自己的能力,拒絕失敗、拒絕冒險,因為他們認為能力是固定的,需要被證明;
而另一部分學生卻根本不在乎這一點,而僅僅是熱衷於學習本身,他們相信能力可以改變,透過學習來培養。
你的孩子,屬於哪一類呢?
回到開頭那四個問題,用來問問他吧。
如果孩子對問題一和二做了肯定回答,那麼,他偏向於固定型思維模式;
如果孩子對問題三和四做了肯定回答,那麼,他偏向於成長型思維模式。
需要強調的是,思維模式是可以改變的,怎麼改變呢?
下一篇兒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