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鵬
日前,以“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全國各地拉開帷幕。精彩紛呈的科普活動,老少咸宜的科普內容,喜聞樂見的科普形式,讓公眾近距離體會到了科學之美,“美美與共”。
很多專家都描述過自己視角下的科學之美,比如羅素在他的《西方哲學史》上這樣說:“恰當的說,數學不僅涵括真理,亦表現最高等的美——這種美冷靜而簡樸,宛若雕塑,不訴諸我們任何柔弱的本性,沒有繪畫中亦或音樂中的華麗絢爛,但是純粹得莊嚴,只有最偉大的藝術才能展示其嚴格的完美。”但是對於普通公眾來說,如果不掌握科學的語言,他們可能難以理解科學之美到底美在何處。比如我們可能曾經看到過一些有關最美公式的訊息和報道,這些經過評選後脫穎而出的公式被冠上了“最美”的稱號,但是如果不是科研人員,我們依舊難以發現它們有多美。畢竟這種科學之美禁錮在公式之中,雖然它們展現了簡潔之美、邏輯之美、對稱之美、完備之美等等。
對於一個外行公眾來說,我們該如何去體會科學之美,又或者說,如何從“獨樂樂”變成“眾樂樂”?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科普應該發揮這樣的作用。
科普,也就是在不貶損科學性的基礎上,用普通公眾能夠理解的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科學傳播出去。但是,卡爾·薩根曾經說過,“我們生活在一個完全依賴科學和技術的社會中,然而幾乎沒有人瞭解這些科學和技術。”(We live in a society exquisitely dependent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hich hardly anyone knows anything ab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這一方面說明我們需要開展科普,只有透過科普才能讓公眾理解這些科學和技術,因為絕大多數公眾自從結束正規教育之後,或者從他們走出校門的那一刻開始,他們便要透過媒介渠道獲取科技資訊了,如果我們的媒介渠道沒有高質量的科普內容,那麼他們就非常有可能與科學和技術漸行漸遠,當然這裡說的不是科學技術產品,而是說對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的理解與接受。另外一方面也表明,我們的科普還遠遠沒有達到理想狀態,也就是還沒有形成良性運轉的科學文化。所以才有了約翰·C · 伯納姆在《科學是這樣敗給迷信的》一書中的疑問,“當自然科學和衛生科學的成果如此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同樣也塑造了一些重大事件之後,我們的文化最後受到科學的影響怎會如此之小。”
透過舉辦各種接地氣的科普活動,將科學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也讓公眾切身地體會到科學就在身邊,它並非距離我們十分遙遠,同時在此基礎上去感受到科學之美。當然,透過這種方式所呈現的美感可能距離科學家視野下的科學之美還有很大的差距,或者說存在著差異,而這可能也恰恰是科普與科學本身之間的不同。因為透過科普活動所展現出來的科學必定是與公眾存在著共鳴的科學的某些成分,元素或者場景,這從抽象上來說不同於科學本身所展現出來的美感。但也正因為如此,科普才更有可能吸引公眾去關注科學,從而進一步去了解科學,只有我們先聚人氣,才有可能再傳播科學的真諦和科學的美感。
當然,舉辦科普活動本身並不是目的,它只是一個平臺和載體,是讓公眾能夠體會科學,瞭解科學,並欣賞科學的一個“場域”,進而影響他們後續的思維方式以及看待科學的方式。當然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要去評估受眾是否真的被影響了,那麼我們去考察的就不僅僅是參觀的人數量化的資料,而是要去看他們在後續的行為是否發生了某些微妙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是否得以持續,並進而形成某種習慣。
當然,要影響公眾對科學的態度和看法,科普就是必要的。而且透過舉辦科普活動,可以拉近公眾與科學之間的距離,彌合科學與社會的差距,讓公眾感受科學之美,從而潛移默化地實現“實益駢生,人間生活之幸福,悉以增進。”
(作者系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
來源: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