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的一篇文章收到了一則留言——你寫的完全是誤導讀者,我前幾天剛在網上看到這事,和你寫的完全相反。
我經常收到反對我文中觀點的留言,但這條我覺得特別值得討論。
因為它反對的點,有可能的確是我的錯誤,但它論證的因果關係我不能支援。
這條留言給出的論據是“在網上”看到了和我的文章相反的觀點。
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這位讀者用手機看我的文章也是“在網上”啊。那為何她覺得她之前“在網上”看的,就一定比現在“在網上”看的正確呢?
當然,也許她所說的“在網上”是指某位專家在網上的發言之類的。但她如果不提供具體的資訊,確實就很難有說服力。
其實這是一個普通父母常常會遇到的情況。
我本人也是一位普通父母,我不是醫生、老師之類和養孩子密切相關的專業人士。所以,我常常在養孩子的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上網檢索相關資訊,或者看相關書籍,來幫助自己解決這些問題。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在網上看到不同的觀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我們應該選擇聽誰的呢?
本文就來寫一下我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1 是不是有真理?
在養娃的過程中,有些問題的答案是有真理的,有些沒有。這麼說有點抽象,我舉兩個例子吧。
問題一:我的孩子看上去好矮,是不是屬於身高矮小?需不需要干預?
問題二:我的孩子看上去和別的孩子相處不是太好,是不是不喜歡交朋友?如何培養會交朋友的孩子?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有真理的。
因為人類的身高滿足正態分佈,也就是說只要把每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身高做一個大資料統計,那麼最矮的3%就算矮小了。再比較自己孩子的身高是不是屬於這3%就知道答案了。
做這個統計雖然對個人不太現實,但對國家來說是不難的。實際上我國就有我國未成年人年各個年齡段的身高統計,每隔若干年還更新一次。世界衛生組織有全球孩子不分種族的身高統計,甚至精確到幾歲幾天。
綜上,大家應該能看出,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身高有疑慮,並不需要請一個名醫來判斷,只要和公開資料比對一下,就能得到一個十分精確並且客觀的答案。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沒有真理的,至少現階段沒有。
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並且不像身高一樣滿足正態分佈。所以很難量化分析孩子是不是有交友困難?如果孩子真的有這方面的困難,也很難有一套適合每個孩子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提升交友能力。
我一位專門做孩子心理諮詢的心理醫生朋友告訴我:像這類問題,需要請一位專業的心理醫生,花上好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跟蹤觀察孩子的日常生活,才能分析出孩子究竟有沒有問題?是什麼造成的?需要哪種方式的干預?
像這種方式,可能請的心理醫生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一樣,會相當程度依賴心理醫生的主觀判斷。所以,這類問題很難有標準答案,是沒有真理的。
所以,當我們父母在養娃過程中,遇到一個新問題時,要先區分一下屬於哪類問題?
我個人觀點——身體健康、疾病等問題屬於科學範疇,科學是有真理的。而像性格這些方面,很難說哪種性格就更好,目前更多的屬於經驗範疇,不屬於科學,是沒有真理的。
沒有真理的問題,在網上一定會看到很多觀點。我們父母心裡要有數,這些觀點都只能當做參考,不代表能直接套用在自家孩子身上。很多時候,只能挨個試一下,哪種好使就用哪種。
有真理的問題,在網上看到不同觀點時,才有必要仔細判斷一下聽誰的?
既然有真理,為什麼還會有不同觀點呢?
那是因為我們人類在很多問題上,並不知道真理,也很難判斷現在的答案是不是真理?只能透過科學研究,不斷地提升人類的認知,去趨近真理。在趨近真理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各種觀點,隨著時間的推進,去偽存真,我們人類才更趨近真理。
我常看到有人說,信科學是無用的,因為今天科學的觀點,不知道過多久就會改變。
我個人並不贊同這種說法。因為科學的特點之一就是開放,歡迎打臉,誰有本事能打臉誰就名垂青史。如果打臉打得夠狠,還能名利雙收。比如楊振寧和李政道在1956年共同發表論文,推翻了物理學的中心資訊之一——宇稱守恆基本粒子和它們的映象的表現是完全相同的。後來基於宇稱不守恆的研究都拿了好幾個諾貝爾獎。這就叫狠狠打臉!
所以,今天的科學觀點,一定是把十年二十年前的科學觀點胖揍一頓才得到的,那麼今天的科學觀點就比十年二十年前的科學觀點更接近真理。同時,今天的科學觀點等待著後人來打臉,如果長時間沒人來打臉,那這種處於能打臉卻沒人打得了的狀態的科學觀點,就一定比那些道聽途說,個人總結的“觀點”更接近真理了。
簡而言之,科學不是因為存在被打臉的可能就不可信,而恰恰是存在被打臉的可能,卻無人打得了,才更接近真理!
本文後面都只討論對於有真理的問題,如何在不同觀點中進行選擇?
2 三個優先順序
這裡首先有一個前提,就是我們普通父母不是專業人士,在看到一個問題的觀點之後,幾乎沒有能力從專業角度判斷其正確性,或者更嚴謹點說,有百分之多少的可信度。
那麼我個人採取的辦法是看出處——我判斷不了具體觀點的專業性,但我能判斷出處的專業性。
對於有真理的問題,我個人按照如下三個原則進行篩選,這三個原則按照優先順序從高到低:
第一,頂級行業性組織的觀點。
第二,專業人士發表的論文。
第三,專業人士個人在採訪、直播、個人公眾號、所著書籍等中提供的資訊。
如果高優先順序的有答案,那我通常就不看低優先順序的了,或者至多是稍微參考一下。
我舉個例子,比如孩子為什麼會近視?近視了應該怎麼辦?應當採用哪些措施?
那麼我一查,發現美國眼科學會的網站上有很多資訊。我上去一看,寫得很好很全面,一些目前尚無定論的問題,甚至寫了各種可能性。十分嚴謹!我再一查國內,這兩年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等十部門印發了《北京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十條措施》。這種非基層政府部門印發的檔案都是相當嚴肅的,一定是找了很多頂級專業人士來一起制定的。那麼像這些材料就屬於第一優先順序。
有些細節問題美國眼科學會的網站上沒寫明確結論,但我也關心,那我就查一查學術論文。學術論文的優點是可能能找到一些小問題的“答案”,可能能找到一些個人感興趣的實驗資料。但是缺點也很明顯:第一,閱讀門檻比較高,非專業人士容易錯誤解讀;第二,不是每篇學術論文,都能比前人更趨近於真理,事實上相當比例的學術論文最後被證明是錯誤的方向,任何一個學術領域都如此。所以,前面對“答案”二字打了引號。這類材料算第二優先順序。
最後,現在媒體、網路發達,很多專業人士上網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是時代的進步!如果前兩個優先順序我都沒找到答案,那我就會找這類“答案”了。這些就是第三優先順序。
為什麼我要這麼排優先順序呢?
主要是為了規避個人帶來的風險。
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都會有一些獨到的見解,但這些見解是不是最終會隨著時間流逝成為趨近真理路線上的一步呢?其實絕大多數都不能。
當一個新的見解被某位專業人士提出之後,他可以在網上宣傳他的見解。對普通人來說,專業人士宣傳的見解是降維打擊,無力反駁的。這給普通人帶來風險——一位專業人士宣傳的個人見解,從機率上來說,大機率最終不能更趨近於真理。
所以,我們這些普通人,其實需要專業人士來篩選專業人士的觀點。這句話有點拗口,建議多讀兩遍。
發表論文就是一種篩選過程。
如果各位朋友中有理工科的碩士博士,發表過學術論文,那應該就有體會,任何學術刊物都有審稿人,往往是這個領域的頂級專家,且不止一個。有的學術刊物門檻很高,有的門檻低一些。稿件投過去之後,審稿人會質疑你的研究過程、實驗資料、結論等各個方面。沒有真材實料的論文是過不了審稿人這一關的。所以,能在高規格學術刊物上發一篇文章,往往耗費數月的精力。
因此,經過審稿人的過濾,學術論文就比專業人士自己宣傳的獨到見解風險低,高規格學術刊物上的學術論文就比低規格的風險低。
論文成功發表,並不代表比前人更趨近於真理。因為只是征服了審稿人而已。這之後,會面對全國或全世界的專業人士的質疑,隨時會被打臉。在學術界,如果我是一名科研工作者,當我看到高規格學術期刊上有一篇會被我打臉的文章時,我會高興得跳起來,趕緊寫一篇反駁的文章投過去,狠狠打對方的臉。這樣我就能達到順利畢業或者職稱評定的發文指標啦!
所以,當一篇學術論文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被打臉,甚至被後人做實驗重複實現,併發新論文引用這篇論文之後,它的結論就算是得到專業領域廣泛的認可,那麼就可能會被美國眼科學會、教育部等頂級行業組織收錄,成為學術界的主流觀點。這樣,這個觀點的風險就比只是存在於論文上更低了。
這裡我舉一個例子——我孩子近視了。
有朋友質疑我為什麼讓孩子戴OK鏡,說OK鏡有很多風險,弊大於利。
我回復:美國眼科學會列舉的應對方法中有OK鏡,2019年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誌釋出了《近視管理白皮書》,其中列舉了19位國內頂級專家達成共識的矯正方法也有OK鏡。所以,我相信在今天來說,OK鏡利大於弊。
換句話說,OK鏡具備第一優先順序的材料。
又有朋友向我推薦哺光儀,提了兩位具體醫生的名字,也提到發表了論文。
我回復:哺光儀是新出現的事物,我很希望它成為新的手段。但因為目前美國眼科學會和類似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誌發表的《近視管理白皮書》中,沒有這項手段,所以我選擇讓時間來驗證主流學界是不是能接受它,而不是現在就給孩子用上。
換句話說,哺光儀目前主要存在於第三優先順序,也有一些材料處於第二優先順序,但尚未進入第一優先順序。
3 結尾的一點探討
我讀研的時候,科研方向是遙感影象配準。我就不解釋它具體是研究什麼的了,大家只需要知道這是一個很小很小的細分領域,研究的人很少很少。我當時在中外各大學術刊物上一搜,只搜出來不到兩百篇論文。於是,我花了一些時間,把它們全都看了。我可以毫不謙虛地說,我對於當時這個細分領域的研究成果瞭如指掌。
我的導師恰好是一些學術刊物的審稿人,他後來發現我對這個細分領域的知識儲備確實很好,於是當他每次收到這個領域的新稿件時,都會先發給我,讓我幫他預審一遍。這時,我發現有相當比例的論文,明顯是在偽造實驗資料,拔高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根本就沒研究出什麼新東西,只是在文字上故弄玄虛,顯得前人的成果是他研究出來的。
可能正是因為這段經歷,讓我意識到單個專業人士可能給普通人帶來的風險。所以,我選擇了前文的優先順序。
注意,上述優先順序不是絕對的,只是我個人傾向於這樣而已。
如果您本人恰好是專業人士,或者你有一位關係很好的專業人士朋友,那麼你或他很可能有能力在眾多尚未被主流接受的觀點中,分辨出哪個是更接近真理的。那麼自然就可以更靈活地選擇。
如果十分不幸,孩子得了絕症,沒有對症的藥能治。現在醫生說,有個最新研究出來的藥物,尚不確定療效,也沒有臨床資料,願不願意給孩子一試?那我可能也會同意。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一下——受限於個人知識儲備不夠,我寫的文章確實有可能是錯的,至少個別描述可能是不準確的。我自己也知道這一點,很擔心誤導了讀者,所以我通常在寫一些比較專業的話題時(比如疾病),都會查資料,然後把參考文獻列在末尾;而當我要發表主觀觀點時,都會強調“我認為”、“個人觀點”之類的。即便如此,文中有疏漏也難免。歡迎大家進行理性的探討交流!
像下面這位朋友這樣給我推薦專業書籍的,我十分欣賞:
像下面這位朋友這樣有反對意見,直接甩論文連結的,我向您鞠躬表示感謝:
但是,我也遇到了一些朋友,給我留言說反對,但又拿不出任何專業證據。甚至有位朋友給我發了多條留言,強調“近視可以逆轉”,非但不能提供任何支援她觀點的資訊,還對我說——你不是喜歡查資料嗎?你好好查查是不是我說的這樣?
我覺得這樣爭輸贏就沒有必要了。大家各自按照自己相信的方向進行選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