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如今樓市的難題當屬“高房價”。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截止到2020年,全國的平均房價已經達到了9860元/平,也就是說,如今買房,動輒花費上百萬元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可是,反觀老百姓的個人收入,月入過萬實屬不易,如此一來,高房價給老百姓造成的經濟壓力可想而知。
但是,我們也很清楚,花無百日紅這是自然發展的既定規律,樓市也是如此。特別是近兩年,樓市調控頻頻出臺,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院的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到8月份,今年房地產調控的總次數已經累計高達420餘次,刷新歷史紀錄,而且,從去年開始,樓市調控已經不再侷限於簡單的限購、限貸、限售等調控措施,而是進入房地產金融、土地供應等領域,比如“三道紅線”的出臺、22個城市集中供地的實施等等。
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樓市調控新規的實施對於樓市的走勢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房價的穩定已經成為既定事實,甚至,有些城市的房價還出現了區域性下降的現象。凡此種種,也讓一些房產專家以及業內人士認為,10年後,高房價或不再是樓市難題,3個“新難題”出現,作為普通購房者的我們,應該有所瞭解。
首先是空置房的問題。雖然目前對於全國空置房到底有多少並沒有權威的調查資料,但是,在2017年的時候,西南財經大學曾經發布了一份《2017中國城鎮住房空置分析報告》,該報告顯示,截止到2017年,我國的城鎮住房空置率已經超過了21%,其中,三、四線城市的住房空置問題或更加嚴峻,約26%左右。如果按照國際正常標準來看,住房空置率在5%~10%之間,屬於比較正常的水平,超過10%則屬於偏高水平,超過20%,那就屬於嚴重偏高的水平了。毫無疑問,截止到2017年,我國的住房空置率就已經達到了嚴重偏高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住房空置率偏高就是住房過剩的一種表現。
除此之外,該報告還顯示,在空置房數量方面也已經達到了6500萬套左右。不過,因為這是2017年的統計資料,如今的空置房數量或許早已經超過了6500萬套,有專家表示,倘若加上小產權房、安置房、保障性住房等其它住房形式的話,現在的空置房數量可能已經接近一億套。
一億套空置住房是什麼概念?按照一套房子可容納3個人來計算(三口之家),一億套空置房便可容納3億人,要知道,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國,總人口也不過才1.26億人(截至2020年的資料),也就是說,僅我國空置房方面,就可以容納至少兩個日本國的人口。
而且,我們還需要清楚,如今每年仍然有大量的新建商品房不斷入市,大約每年都會有近1000萬套住宅建成。因此,10年後,我國的空置房問題會更加嚴重。屆時,對於一些人口不斷流失的三四線城市來說,或面臨房子賣不掉也難以出租的尷尬境地,當然,從資源利用率的角度來看,空置房的不斷增加也是一種資源浪費。
其次是高層住宅的老化問題。如今,高層住宅仍然是我國樓市的主流住宅形式,但是,隨著第一批高層住宅的房齡越來越長,高層住宅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比如高層住宅對於電梯的依賴性過強,再比如高層住宅的人口密度較大,生活環境更嘈雜,還有,高層住宅的救援難度大以及輔助機械裝置、電器電力裝置、消防裝置等裝置老化的問題等等。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高層住宅的拆遷難問題。我們都知道,過去的多層住宅老舊以後的處理方式是拆遷,但是,隨著棚改政策的退場,大規模拆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對於老舊住房的政策是舊改,也就是舊樓改造。可是,對於高層住宅來說,維修成本是極高的,而且難度也非常大,所以,舊改對於高層住宅來說,或許並不合適。
既然舊改不合適,那麼會不會重新啟動拆遷呢?筆者認為可能性渺茫。為什麼呢?因為高層住宅的人口居住密度大,拆遷成本非常高,開發商無利可圖,如果沒有開發商的參與,拆遷自然也就無法推進,即便是有開發商參與,按照開發利潤來看,拆遷後的住宅或許需要建造成60層的超高層,就算開發商敢建,又有誰敢住呢?
最後是房子的流動性問題。如今在人口結構方面,我們國家正在面臨著兩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其一是新生兒出生率的連年降低,其二是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兩者的疊加,不僅會造成社會負擔的加重,還會造成勞動人口的減少,對於樓市來說,就是主力購房人群的減少,如此一來,就意味著住房需求的減少,也就是說,房子在不斷增加,購房需求卻在不斷減少,那麼,以後的房子賣給誰呢?所以,10年後,房子的流動性減弱或許是難以避免的難題。
當然,也許有人會用“三孩生育政策的出臺”來反駁我,且不說三孩生育政策能夠徹底改變人口結構需要多長時間,單從人口老齡化的速度以及住房空置率的增加兩方面來看,樓市供大於求的這個空檔期就難以避免。
以上所述就是筆者認為10年後,樓市可能會出現的3個“新難題”,對此,你怎麼看?你認為會不會出現呢?
我是@大川說樓市,關注我,瞭解更多樓市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