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白巖松說: 現在中國人好像總是不快樂,學生抱怨作業多,白領抱怨工作累,婦女抱怨家務忙,官員抱怨應酬多,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
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這的確是大部分中國人的現狀,如果你去採訪大街上20到50歲的年紀的人,問他們活到現在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麼,大部分人會搖頭說“有錢啊!”,或者還沒有體驗到真正的幸福。
黃維仁博士曾說“成功不是幸福,幸福才是成功!”,這句話讓人們心靈一震
無法做自己
在中國應試教育的傳統下,很多人從小立命就錯了,中國人從小就被期望著,而不能好好堅持做自己,小時候要成為別人家的孩子,長大後要買車買房,“媽寶男”“扶弟魔”“犧牲型父母—我為你做了這麼多,你一定要回報我們啊”,即使是獨生子女,也面臨著子女撫養的負擔和養老負擔。
他們好像一輩子都在賺錢,因為只有足夠的錢,才能支撐起這些需求,於是現在年輕人索性不存錢了,直接月光。
曾經聽過一個段子:人最悲哀的是人活著錢沒了,比這更悲哀的是,人死了,錢還留著。
從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角度看待,“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有可能正是自己真實的樣子,當下,很多年輕人帶著“人格面具”,活成了“虛假自我”,為了完成父母的要求,為了完成別人眼中的要求,行屍走肉一樣在這個社會上前行著,再或者是自己根本意識不到。
他們想要什麼?其實自己也不知道,只有用無限的金錢來彌補內心的空虛。活著活著,終究活成了別人眼中的樣子。
家庭和睦,人生平淡,這是中國人最不認可的成功,等到親人不在,悔時已晚,同樣也是無數人一輩子的“缺憾”。
販賣焦慮——攀比心理
說起攀比心理,想必大家都感同身受,小的時候我們一直跟別人比成績,有些父母對孩子更嚴格,一定要讓他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稍微長大一點,我們就比誰讀的大學好,誰能更早地“經濟獨立”。出入社會後,就比誰工資高。再大點,比誰先買房買車,老了之後還要比,比誰去的養老院更大 ,誰的養老金更多?
比來比去,唯一沒有比的,就是自己的幸福。
在這個資訊發展飛快的時代,國家一步一步走向興盛,人們的注意力總容易被這個花花世界所吸引,國人價值觀缺失,多元傳統價值觀沒有被納入主流,國人逐漸缺失了對家庭對宗族的強烈歸屬感與認同感·,價值體系日趨多樣化,選擇也日益繁多,造就了略微單薄的對家庭幸福的認同感。
當下流行的是什麼:以金錢為中心,奢侈浪費、急功近利、辦事找關係等。而價值體系這種東西往往象徵著一個群體的根基,缺失了人就會墮落、迷茫、甚至毀滅。
短影片軟體確實很火,但它也給當下年輕人帶來了很多弊端,如果你問當下一個00後,90後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他有很大機率會說“發家致富,年入百萬”,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近幾年,網路浮誇風盛行,抖音上、帖子上到處都是“年入百萬的幸福”“怎樣做到月入十萬?”等販賣焦慮的帖子和影片。
其實這些具有商業性質的影片的本質是吸金引流,比如鼓動男女對立,一味鼓吹性解放,消費主義陷阱等等,很能吸引一批世界觀尚未發育成熟或者想法比較幼稚和偏激的人群。
在這樣一種販賣焦慮的環境下,不利於年輕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樹立。
金錢就是一切,成為了當下各個年齡段人們攀比的源頭,人們覺得有錢就是幸福,不再珍惜眼前的友情,愛情,甚至主流婚戀觀也是“不再相信愛情”,更有一批當下年輕人“恐婚”,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又怎麼能追求幸福。
最關鍵的是他們尚且意識不到什麼是幸福,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家庭和睦,撫養一雙可愛的兒女,老人笑口常開,孩子健康成長,自己再延續年輕時許下的初心,這其實才是普通人該向往的幸福。
人生的意義不只是追逐金錢,物質和心靈,兩者不能兼得,至少普通人很難……放棄一些不屬於你的東西,那些屬於你的且正確的,才會安然到來。即使是有錢人,也流行著一種病,叫作“空心病”,什麼是幸福?
他們追逐了大半生,坐擁百萬資產,卻依然不懂什麼是幸福。
在積極心理學裡,哈佛大學有一門著名的公開課,馬丁塞利格曼研究的積極心理學,它的主要內容就在“幸福大廈”(PERMA模型)。
五個因素是“正面情緒、投入、人際關係、人生意義、成就”,從幸福大廈裡可以看出,什麼才是成功的人生,正面情緒,即我們要經常做能引發自己積極情緒的事情,投入,即每天能專注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至少一小時,人生意義、每個人因人而異、成就,就是我們事業上取得的成功。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做到了最後一項,但前面幾項呢?追求人生的幸福和成功,不是為了別人,是為了我們自己。
賺錢是沒有期限的,可幸福是有期限的,如果你不幸福,也就無所謂成功,幸福不能用金錢的數字來衡量。
人生成敗基於個人的情感和信念,它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東西。
每個人都不是萬能的,金錢方面的成功,不代表他生活方方面面都成功,但個人情感和信念上成功的人,一定是幸福的。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