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有一個回答,非常戳心:
“在糾結與搖擺中虛度時光,一事無成。這種無力感和愧疚感,太折磨人了。”
戳中了很多人的內心吧?蹉跎了時光,但又在這蹉跎中自責。
羅輯思維CEO李天田曾說:
“人生總有很多糾結搖擺的事,如果你在做與不做之間糾結,那麼,不要反覆推演,立即去做。”
凡事先動起來,能解決你99%的煩惱。
02
“等孩子上了幼兒園,我就去報個瑜伽班。
等我考下來會計師證,我就轉行。
等我退了休,我就去全國各地旅遊。”
我們大部分人,就這樣一直都在等待和準備的路上,永遠沒有開始的時候。過了三年、五年,仍然還在準備的路上,遙遙無期。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窮一富兩位和尚都想去朝聖。
窮和尚對富和尚說:“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和尚問:“子何恃而往?”
窮和尚回道:“吾一瓶一缽足矣。”
富和尚聽後,說:“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第二年,窮和尚去了南海並順利返程,而富和尚依舊在籌備自己心之所念的船,仍未動身。
天下之事,總是困於想,而破於行。
明明心嚮往之,但總是讓自己陷入拖延的黑洞。
要知道,這是嚴重的自我消耗。越拖,越畏,越糾結,你心底的那點光慢慢就熄火了。
凡事先做起來,先做三分鐘再說。
想學瑜伽,不必等孩子上幼兒園,直接在家鋪上瑜伽墊,就可以開始了;想轉行,也不必非得等待考個啥證,沒有證有決心就可以。想去旅遊,不必等到退休,週末坐上大巴車或者開上私家車,隨時都可以出發。
“詩和遠方”,不在遠方,就在腳下。
王陽明說,知到極處便是行,行到極處便是知。
想跨越高山大川,想征服星辰大海,就要先從這半畝方塘邁出一隻腳。
03
天下誰人不迷茫?迷茫之際,所邁出的那一步誰也無法保證就是萬分正確的?前路就是一帆風順的?
雷軍曾談到他的迷茫時,說:
“只有去做,我的人生才是圓滿的,至少當我老了的時候,還可以很自豪地說:我曾經有過夢想,我曾經去試過,哪怕輸了。”
沒有盡善盡美的,但凡事先搞起來,在行動的過程中,你可以不斷去調整、最佳化。
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被女友甩掉之後,怒敲程式碼。
那一晚上,他的行動:
20:13,扎克伯格回到宿舍;
22:17,開始動手做FaceMash;
凌晨2:08,同學薩瓦林回到宿舍提供演算法公式;
隨之,產品上線。
凌晨4點,網站的流量爆了,弄垮了哈佛的校園網。
被女友甩,更迷茫啊?他沒在迷茫中沉淪,他在敲程式碼時,更沒看到這一行行程式碼的未來。然而,就是在這行動中,他給自己摸索出一條新路徑。
出現想法?行動,立刻去做!
出現問題?行動,立刻解決!
出現更優方案?行動,立刻產品迭代!
就在這一步一步的行動中,不斷完善,不斷升級,將FACEBOOK變成了一個傳奇。
這世界從來缺少的不是完美的計劃,而是說幹就幹的行動力。
決定人生高度的從來不是做事的完美程度,而是一個人的行動力。
萬事始於行。
04
《明日歌》中: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蹉跎後的自責、自罪、自我厭棄,這感覺特不爽吧?
可一旦你出發在路上,行一步有一步的堅定,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那種內心迸發出的自我確認,更會讓自己覺得人間值得。
說個普通人的經歷:
阿龍,熱愛旅行,帶著他3歲半的愛犬邊牧半斤近日火上了熱搜。
他坦言:
過去的自己,也是沒有既定的人生方向,生活隨波逐流;迷茫和困惑成了常態,不知道該如何走出疲於奔命的生活狀態。
2018年,他踏上旅程,踏出了第一步,從一個沙發客到自駕旅行愛好者。全網粉絲從0到100萬,影片從第1集到現在的200+旅行紀錄片,收益從入不敷出到愈加豐厚…
這種成就感令人欣喜,但他更大的收穫是出發在路上,逐漸發現了自我的價值所在。知道了自己可以用盡全力追求的是什麼,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他,如我們一樣普通。他,如我們一樣迷茫。他,從迷茫中走出又如此清晰。
當你不明白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先去行動。走著走著,一切就自然清晰可見。
《晏子春秋》曰: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動起來,萬事可期。
~與君共勉,點個讚唄~
文:子芊上上,專注於吸引力法則,溫暖向陽,上上而行。感恩大家,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