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上回我們說到,劉伯溫在武侯祠七星燈續命,多虧諸葛武候暗中護佑,多增了四載壽命。
他感到時日不多,想做點事彌補下過失。他吩咐劉璟他們打點行裝準備上路。
武侯祠的道長十分吃驚:國師不是駐足七日嗎?為何匆匆離去,是照待不周嗎?
劉伯溫笑道:多謝道長招待,我公事已了,還有事要辦。告辭了。
他們一行離開武侯祠向關中進發。
武關古棧道多少英雄留史蹟
自古從漢中入關中的古道有: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四條,關中的起點在西安至眉縣、寶雞一線上。這四條古道向南穿越秦嶺,終止在西鄉、漢中、勉縣一線上。
劉伯溫他們因要到太白山拜謁,所以走的是褒斜古道,褒斜是褒城到斜峪關,全長五百餘里。
《史方輿紀要》記述:“褒斜之道,夏禹發之,漢始成之”。夏禹時就開始開闢首鑿,可見此道之久遠。傳說還是魯班帶領徒弟用柴燒,醋潑,才鑿開堅硬山石,修成此棧道。
南褒北斜,山嶺高峻,中有褒水流過,春秋時開鑿,秦時已有棧道,到漢時己全程通貫。至唐宋時,褒斜道乃兵家行軍必經之路,同時又是商旅的要道,巴蜀的物產,透過棧道運抵關中。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二月,諸葛亮率大軍就是走的這條棧道,由斜谷出,以流車木馬運送糧草,佔據武功的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於渭南。
期間諸葛亮欲激司馬懿出戰,以女子衣物相贈以嘲其懦弱,司馬懿坦然受之,仍不出戰。
相持百餘日。是年八月,諸葛亮積勞成疾,七星燈續命又為魏延踏滅,卒于軍中,時年五十四。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千古之嘆。
古棧道在最鼎盛時期有棧閣幾千間,曾有“五里一郵、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驛”的盛況。
劉伯溫他們棄馬步行,也不著急,一路領略秦嶺風光,巴蜀風情。一路踏著一千一百多年前,諸葛亮的木馬流車走過的棧道,日行六十里,遇驛站就歇息。
一路上,褒斜棧道的一個個歷史故事,如同開啟一幅悠久的歷史長卷,令人目不暇接:“幽王伐褒得褒姒”,“張良火燒棧道”,“蕭何月下追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曹操雞肋斬楊修”,“諸葛亮五次北伐”的典故像一杯陳酒令人陶醉,讓人回味無窮,感嘆古人的艱辛,艱難和艱忍。
三日後,他們來到著名的要塞:武關。
位於丹鳳縣城東的武關河北岸的武關,與函谷關、蕭關、大散關並稱為“秦之四大要塞”。
北依高峻的少習山,東、西、南三面有武關河環護,山水環繞,險阻天成,武關一掌閉秦中,襄鄖江淮路不通,這裡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
劉伯溫站在武關前,看雄關崔嵬,山環水繞,風光迤邐。河水反照、山間鹿鳴、硯水魚躍、石橋古渡、白巖仙蹟、玉泉串珠。夕陽西下,餘暉滿關,不由讚歎:
山勢分開秦楚界,水聲流盡漢唐詩。璟兒,杜牧的《題武關》你記得嗎?
劉璟道:不曾讀過。
劉伯溫吟道:
碧溪留我武關東,
一笑懷王跡自窮。
鄭袖嬌嬈酣似醉,
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檣谷塹依然在,
弱吐強吞盡已空。
今日聖神家四海,
戍旗長卷夕陽中。
這個一笑懷王,是個有名的典故,你知道嗎?
劉璟慚愧地搖搖頭:不知道。
劉伯溫:那是春秋戰國時,就在這裡,秦昭襄王做了一件亙古未聞的缺德事——綁架了楚國國君楚懷王。
劉璟:在這裡?怎麼回事?
劉伯溫:當時秦昭襄王嬴稷派張儀出使楚國,張儀誆邀楚懷王,到這裡會面,秦楚結盟,永不互犯。秦王卻背信棄義,將楚懷王從這裡劫持到了咸陽,以此威脅楚懷王割讓出巫郡、黔中郡於秦國,否則不予回國。
楚懷王憤然拒絕,又寄希望於楚國能出兵攻打秦國,逼迫秦國放了自己。可是一直等不到楚國出兵,懷王在臨死前悲忿地喊道:“秦人欺我,楚人叛我”。
劉璟:國君被扣,為何不出兵呢?
劉伯溫:楚國人得知大王被綁架後,沒有派兵去救楚懷王,是因為秦強楚弱,也打不過。只好棄他於不顧,直接派人前往齊國,接回在齊國為人質的太子熊橫,做了新國君。(想不到八十年後的大明也上演同樣的故事,明英宗朱祁鎮兵敗瓦敕被拘,立弟弟朱祁鈺為帝)
並且對外宣稱“楚懷王暴斃”,“國不可一日無君”,立楚國太子熊橫楚頃襄王。
屈原奔走呼號,卻遭流放。
 當這些訊息傳到還在寄希望於楚國出兵的楚懷王耳裡時,他忿怒了,抑鬱了,也絕望了、最後崩潰了,嘴裡整日喊著“秦人欺我,楚人叛我”,三年後,鬱郁而死,秦國派人送回懷王的屍體。屈原也投江自盡。
劉璟:弱吐強吞,楚國也是沒有辦法,要不日逼月脅,無窮盡也。
劉伯溫:後來楚漢相爭,漢中王劉邦率軍也是由這裡入秦,惹得西楚霸王擺下鴻門宴;秦始皇東巡也兩次過武關而回;秦末陳涉、漢末綠林、唐末黃巢等起義軍,都是經武關而入關中,佔領長安的。
劉璟:這裡風水如何?
劉伯溫:秦嶺是中華中幹龍,這六條古道就是龍身上六條捆龍索,這裡註定了多災多難,朝代更替。
登太白山 拜拔仙台
劉伯溫一行終於來到了太白山下。在驛站休息了一日,準備登山,驛丞說:雖是七月天氣,但山上終年積雪,要備冬服。
一行人都是夏裝,便借了驛館的兵士冬服,請了嚮導上山。
太白山是秦嶺主峰,是關中第一高峰。李白登太白峰詩說: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願乘冷風去,直出浮雲間。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見還。
太白山,山峰高峻,氣候寒冷,背陰處常年積雪,故有太白積雪六月天。
太白山有道教第十一洞天——玄德洞天,是太乙真人的道場。立華夏龍脊秦嶺之巔,壯大美河山之絢麗。
嚮導說:過去,因太白山氣勢巋然,風雨無時,僅在六月盛暑時,始通行人,俗呼“開山”。六月以外,霧雪塞路,人跡罕至,俗稱“封山”。
劉伯溫:這麼說,僅六月暑熱天氣,才能登山?
嚮導說:這是古話,這山有“山下行軍,不得鼓角,鼓角,則疾風雨至”的傳說。現在已不受限制,除冰雪封山,即可隨時登山。但山上氣候變化無常,時雨時雪,時晴時霧,極易迷路。
一路上高山出奇湖,在往最高處的拔仙台路上,南北分佈著六個高山湖泊,又稱海子,大爺海,二爺海,三爺海。
玉皇池最大,湖面約30畝許,呈圓形似滿月。此時天空晴朗,只見波光鱗鱗,藍天、白雲、山峰俱映湖中,湖光山色十分迷人。
終於登上拔仙絕頂,己是午後了。拔仙台是太白山最高巔,拔仙台是以道觀命名,是傳說中當年武王討紂後姜子牙封神點仙的地方,拔仙台頂小觀臺上,供奉著據說姜尚封神點仙所坐的椅子,世人不可動坐。
從下向上望去,峰頂廟宇凌空,鍔刺藍天,李白有“舉手可近月”之形象比喻。然而攀上去,卻另是一番景象,檯面開闊平坦,向西直通跑馬梁,站上拔仙台極目遠眺,果真是“會當臨絕頂,一覽群山小”。
登臺北望秦川,渭河如帶,蜿蜒曲折,川原似棋盤,阡陌縱橫。四顧環視,雲濤翻滾奔騰;深澗、懸崖如刀劈劍削,深不見底;山巒重疊,如犬牙交錯;唯拔仙台高聳入雲,群山揖圍拱伏,如眾星捧月,無愧於秦嶺之巔,君臨天下。
唐貞觀年間,天氣大旱,京兆尹韓皋取玉皇池湖水祈雨,巧應天降甘霖;宋時,蘇軾任鳳翔府籤判時曾撰《太白山禱雨記》文。由是之後,登山取水祈雨便成習俗,風糜於世。
天色漸暗,夕陽滿山。
劉伯溫決定在拔仙台道觀住一夜,以觀天象。
道觀很小,只有五間石頭砌的正殿,鐵瓦蓋頂。供奉三清: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在大殿居中間、上清靈寶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右、太清道德天尊神像在大殿居左。太乙真人在偏殿。
幾間起居燒飯的雜屋,連主持就三人。
主持是位七十多歲的老道,仙風道骨,談吐不俗,頗有修行。兩人徹夜長談,昏黃的燈光,透出窗欞,在這沉沉的夜色中,亮徹天宇,彷彿要照徹人間,給後人作些指引。
那一夜,談了什麼,我們己無從知曉。
第二天晨曉,劉伯溫他們走了,拔仙台的道長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玉皇池才停步。
見他們已走遠,他仍朗聲吟道:
天道皇皇,救劫文章
繼往開來,佑我華疆
聲音響徹雲霄,在山谷中久久迴盪。
滄海桑田,日月輪轉,已到了民國。
在1933年五月初二,太白山的撥仙台道觀,又一次被天雷地火擊中,熊熊大火燒燬了道觀。在殘垣斷壁中,一塊砌在石牆後的石壁露了出來,人們發現了《太白山劉伯溫碑記》,又名《救劫碑文》。
碑文如下:
天有眼,地有眼,人人都有一雙眼,
天也翻,地也翻,逍遙自在樂無邊,
貧者一萬留一千,富者一萬留二三,
貧富若不迴心轉,看看死期在眼前;
平地無有五穀種,謹防四野絕人煙,
若問瘟疫何時現,但看九冬十月間,
行善之人得一見,作惡之人不得觀,
世上有人行大善,遭了此劫不上算,
還有十愁在眼前:
一愁天下亂紛紛,二愁東西餓死人,
三愁湖廣遭大難,四愁各省起狼煙,
五愁人民不安然,六愁九冬十月間,
七愁有飯無人食,八愁有人無衣穿,
九愁屍體無人撿,十愁難過豬鼠年,
若得過了大劫年,才算世間不老仙,
就是銅打鐵羅漢,難過七月初一與十三,
任你金剛鐵羅漢,除非善乃能保全,
謹防人人艱難過,關過天番龍蛇年;
幼兒好似朱洪武,四川更比漢中苦,
大獅吼如雷,勝過悼百虎,
犀牛現出尾,平地遇猛若,
若問太平年,架橋迎新主,
上元甲子到,人人哈哈笑,
問他笑什麼?迎接新地主,
上管三尺日,夜無盜賊難,
雖是謀為主,主坐中央土,
人民喊真主:
銀錢是個寶,看破用不了,
果然是個寶,地下裂不倒。
七人一路走,引誘進了口,
三點加一勾,八王二十口,
人人喜笑,個個平安。
人人可觀,個個可傳,
有人印送,勿取金錢。
行善者可保,作惡者難逃。
敬重天地神明父母,珍惜字紙五穀。
謹當切記。
此碑一出,舉世皆驚,這是比南京《金陵塔》晚十五年出世的碑文,再次風彌全國,洛陽紙貴。
各種猜測文章,層出不窮,報刊解讀,出書刊行。
這裡我不作解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中,共同探討。
劉伯溫他們離開了太白山,又向終南山走去,那裡他又有了一段奇遇。
未完待續。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