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花·春日送別
劉庭信 〔元代〕
絲絲楊柳風,點點梨花雨。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
春事成虛,無奈春歸去。春歸何太速,試問東君,誰肯與鶯花做主?
楊柳在細細的微風中緩緩飄蕩,梨花在悠悠的細雨中輕輕綻放。雨點隨著花瓣慢慢飄落,柳條在微風中顯得格外清疏俊朗。春天就要過去了,誰也沒有辦法把春天留住。春天啊,你為什麼走得這樣匆忙?請問司春的東君,誰能為春天的花朵們作主呢?
劉庭信 元代散曲作家。益都(今山東)人。原名廷玉,排行第五,身黑而長,人稱"黑劉五"。生卒年不詳。《錄鬼簿續編》說他"風流蘊藉,超出倫輩,風晨月夕,惟以填詞為事。"劉庭信的作品以閨情、閨怨為主,題材比較狹窄,但是在當時很有一定的影響。
這是劉庭信所作的套曲《春日送別》的第一曲。全曲先景後情,由景生情,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開頭四句,作者緊扣“春日”,用細麗的筆墨,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的春景圖。楊柳、風、梨花、雨,互為映襯,相得益彰。“絲絲”、“點點”,把春天特有的柔美韻味盡情寫出。借對仗的表現手法使這幅春景圖形象更鮮明,色調更和諧。
“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用互文手法,透露出點點的愁思。這種情緒,在“春事成虛”以下五句中得到了充分表現。梨花瓣落,春將歸去,故而“春事成虛”。這裡的“無奈春歸去”既指自然界的“春”,也指即將遠去的“人”;同樣,“春歸何太速”一語,既含有對匆匆而盡的“春”的追問,也含有對匆匆離去的“人”的哀怨。最後的“試問東君:誰肯與鶯花做主”,亦暗釦了題旨“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