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則臣《北上》“茅盾文學獎”精英譜系列45
(茅盾文學獎,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茅盾文學獎創辦於1981年,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
茅盾文學獎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字以上。2011年前,茅盾文學獎的獎金為5萬元,2011年起,茅盾文學獎的獎金為50萬元,是中國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
至2019年,茅盾文學獎已舉辦十屆,共有48位作家、48部作品獲獎。
在這裡,我們陸續將歷屆的獲獎作家和作品,作出簡要介紹,以分享與各位讀者。/ 敬編)
徐則臣《北上》
編輯 / 敬編
徐則臣,1978年出生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1996年至1998年就讀於淮陰師範學院中文系,2000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研究生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現任《人民文學》雜誌副主編。
2019年8月,徐則臣憑藉長篇小說《北上》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是歷屆茅盾文學獎獲獎者中最年輕的獲獎作家。
徐則臣被認為是中國“70後作家的光榮”(《大家》),其作品被認為“標示出了一個人在青年時代可能達到的靈魂眼界”。
徐則臣在《人民文學》《當代》《山花》《鐘山》《大家》《天涯》《上海文學》《莽原》《百花洲》《美文》等刊物發表作品100餘萬字。部分作品被《小說選刊》《中華文學選刊》《短篇小說選刊版》《散文選刊》等刊物轉載並被收入多種文學選本。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耶路撒冷》《午夜之門》《夜火車》《北上》 ,中篇小說代表作有《跑步穿過中關村》《蒼聲》《啊,北京》《西夏》《人間煙火》《天上人間》《逆時針》《居延》《小城市》等,短篇小說代表作有《花街》《最後一個獵人》《傘兵與賣油郎》《紙馬》《我們的老海》《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如果大雪封門》等。
其作品《如果大雪封門》榮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2014年憑藉《耶路撒冷》獲得老舍文學獎 ,並且在2015年提名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根據其中篇小說《我們在北京相遇》改編的電影《北京你好》獲第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獎。
長篇小說《北上》,首次出版於2018年。
出生於江蘇東海縣的徐則臣自小就生活在河流的環繞中,對河有一種獨特的感情。初中時,徐則臣前往鎮上讀書,學校門口便是一條運河。一到冬天,學校自來水管結冰封凍,大家就端著臉盆拿著牙刷往校門口跑,在運河邊刷牙洗臉。初中三年,運河也一直是孩子們遊玩的樂園。
後來徐則臣在淮安工作,離工作地大約一刻鐘路程的地方就是京杭大運河。和運河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的同時,徐則臣也不自覺地把運河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他說:“今年(2018年)是我寫作的第22年,大概有20年的時間我一直在寫京杭大運河,它一直是我小說中故事發生的背景。隨著對這條河的瞭解越來越多,覺得到了可以把這條河作為主角來寫的時候,就開始動手創作《北上》了。”
《北上》闊大開展,氣韻沉雄,以歷史與當下兩條線索,講述了發生在京杭大運河之上幾個家族之間的百年“秘史”。“北”是地理之北,亦是文脈、精神之北。
大水湯湯,溯流北上,該小說力圖跨越運河的歷史時空,探究普通國人與中國的關係、知識分子與中國的關係、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探討大運河對於中國政治、經濟、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變遷的重要影響,書寫出一百年來大運河的精神圖譜和一個民族的舊邦新命。
《北上》的故事從公元1901年(歲次辛丑)講起。這一年,時局動盪,整個中國大地風雨飄搖。
為了尋找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期失蹤的弟弟馬福德,義大利旅行冒險家保羅·迪馬克以文化考察的名義來到了中國。
這位義大利人崇敬他的前輩馬可·波羅,並對中國及運河有著特殊的情感,故自名“小波羅”。
主人公之一謝平遙作為翻譯陪同小波羅走訪,並先後召集起挑夫邵常來、船老大夏氏師徒、義和拳民孫氏兄弟等中國社會的各種底層人士一路相隨。
他們從杭州、無錫出發,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北上。
這一路,既是他們的學術考察之旅,也是他們對於知識分子身份和命運的反思之旅,同時,更是他們的尋根之旅。
當他們最終抵達大運河的最北端——通州時,小波羅因意外離世。同時,清政府下令停止漕運,運河的實質性衰落由此開始……
一百年後的2014年左右,中國各界重新展開了對於運河功能與價值的文化討論。
當謝平遙的後人謝望和與當年先輩們的後代陰差陽錯重新相聚時,各個運河人之間原來孤立的故事片段,最終拼接成了一部完整的敘事長卷。
這一年,大運河申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