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桃花源記》,相信很多人都比較熟悉,這是田園詩派開創者,東晉時期著名文人陶淵明寫的一篇散文,構思巧妙,語言優美,出現在如今的各種教科書中,幾乎人人都讀過,更成為很多學生一直邁不過去的“坎兒”
《桃花源記》的故事並不複雜,講述一個武陵漁民,捕魚時誤入桃花源,發現此地與外世完全隔絕,阡陌交錯,雞犬相聞,一幅理想的田園生活場景,居民“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從漁民口出得知外部世界戰亂悽苦,“皆嘆惋”。桃花源人送武陵漁人出來後,漁人再想尋找時“不復得路”。
《桃花源記》裡對桃花源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成為數千年來完美主義者們苦苦追尋的理想聖地,桃花源也成為一個人間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詞,誕生了世外桃源這個令人神往的夢想之地!
多年以後,重讀《桃花源記》,有了神奇的發現,我們很可能誤解了陶淵明的本意。下面就從三方面重新解讀桃花源,探索桃花源背後的故事和寓意:
第一個方面,從歷史背景看桃花源與現實的背離
《桃花源記》的創作時間大致是公元420年前後,這一年,一個小名叫“寄奴”的東晉北府軍將領,把當時的晉恭帝司馬德文廢降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建立南朝宋政權,他就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
當時處於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混亂和分裂時期,長達三百年的魏晉南北朝。數百年間,社會面貌遭到根本性的破壞,社會人口急速銳減。公元265年司馬炎建立晉朝時人口有2400萬,之後爆發“八王之亂”,到處都是殘酷殺伐、屠城流血、陰謀政變。司馬睿南遷建立東晉時,漢族人口已經不足1500萬!
同時社會經濟出現驚人的大倒退,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西漢時興起的初期商品經濟,都屢遭重創,各地豪強紛紛割據一方,結塢自保,全國性的統一大市場遭到破壞。漢代引以為傲的城市文明屢興屢毀。洛陽三百多年間六興六毀,繁榮轉眼成空,南方的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曾三次被夷為平地!
長期的分裂戰亂,讓中華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在政治上,呼喚大一統的集權統治出現,在經濟上,嚮往避世無爭的小農自然社會,留下“寧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的社會價值觀!
第二個方面,從作者經歷看桃花源與理想的背離
陶淵明和建立宋朝的劉裕,實際上完全是兩種人,劉裕出身貧寒,靠著自己出色的軍事才能,率領北府軍的東征西討,成為東晉王朝最後的頂樑柱;陶淵明的祖父是東晉大司馬陶侃,曾經是東晉的官僚士族,擔負著振興王朝的責任,年輕時的陶淵明也抱有“大濟蒼生”之志!
可惜的是東晉王朝日益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偏安一隅。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社會上到處都是軍閥混戰,朝廷的賦稅徭役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而且陶淵明性格耿直,與東晉朝廷越來越格格不入!
劉裕建立宋朝的第二年,處於穩固統治的目的,用棉被悶死了司馬德文,滅了晉朝皇室。這讓年輕時抱有“大濟蒼生”之志的陶淵明非常不滿,雖然自己看不上偏安一隅的東晉統治,但從儒家固有思想出發,自己家族也曾是東晉的擁護者,對劉宋政權的不滿,加深了陶淵明對現實社會的憎恨和無奈。
最終悲憤交加的陶淵明,選擇歸隱田園,躬耕僻野,只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桃花源記》就是這一時期創作出來的,作者透過想象塑造了一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自己理想與生活情趣的同時,更多的是宣洩對社會的不滿。
第三個方面,從經濟角度看桃花源本身的悖論
從現代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釋,桃花源本身就是個悖論:村小民寡的桃花源,是一個沒有工商產業的農耕社會,物質條件非常貧瘠,與外界沒有任何的交通來往,跟不要提商品流通了,陶淵明並沒有交代桃花源中是否有鹽井,如果沒有,正常的生活飲食上都無法保證!
對桃花源的嚮往,完全是是一種心理上的“返祖”現象,真要回到桃花源那種封閉的、自給的狀態,無疑是社會生活的倒推,是對社會進步的消極放棄,絕不應該模仿或者提倡,更不要說大肆歌頌了!
然而,世外桃源卻真的被後人歌頌和推崇,甚至在魏晉時期成為一種主流意識。在陶淵明逝去一百多年後,北朝儒生顏之推寫出了流傳甚廣的《顏氏家訓》,他教育子孫們說:“生民之本,要當稼穡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園場之所產;雞豚之善,塒圈之所生。爰及棟宇器械,樵蘇脂燭,莫非種殖之物也。至能守其業者,閉門而為生之具以足,但家無鹽井耳。”
翻譯過來就是說:“生活的根本就是自己栽種莊稼收穫食物,親手種桑植麻織布作衣,蔬菜水果,自己園場裡生產;需要的雞和豬,自己圈養;房屋、鋤頭甚至蠟燭,都要自給自足,所求於外部世界的,只有鹽而已。”
《顏氏家訓》實際上成為後世很多家族家訓的藍本。延溯歷史,可見發現,小農經濟在我國國民中,有極強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很難說這種思想到底對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但從《桃花源記》本身來看,是存在悖論,值得懷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