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禮
記碑
《五禮記碑》,全稱為《御製大觀五禮之記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在大名縣舊治鄉雙臺村,現遷於大名縣石刻博物館。碑為青石質,高12.34米、寬3.04米、厚1.08米,總重量140.3噸。碑首精雕八龍戲珠,碑額陽面篆刻“御製大觀五禮之記”,陰面為宋徽宗御書“五禮之記”碑文,側面殘存著柳公權的墨跡,贔屓座缺頭。
雙臺村是大名舊城所在地,唐代貞觀年間置河北道,其轄區範圍甚廣,包括今河北大部以及河南、山西、北京、天津的一部分,治所在魏州,也就是今天的大名縣雙臺村附近,河北道有三鎮節度使,分別是范陽節度使、成德節度使、魏博節度使,魏博節度使的治所也是在今大名雙臺村,魏指魏州,今大名雙臺,博指博州,今山東聊城。到了北宋時期,天下設四京,東京開封府(今開封)、西京河南府(今洛陽)、南京應天府(今商丘)和北京大名府(今大名雙臺村)。
《五禮記碑》原為《何進滔德政碑》,何進滔為唐朝魏博節度使,因功績卓著,唐文宗下旨為他立碑。碑立於開成五年(840年),柳公權撰文並書,司馬元度篆額。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將新修成《五禮新儀》頒佈天下,使其不奉行者論罪。政和四年(1114年)大名府尹樑子美奉詔刻石,便將“何碑”碑文磨去,改刻成“御製大觀五禮之記”。
著名詩人陸游在寫於南宋時期的《老學庵筆記》中曾記錄了這塊大碑:“北都有魏博節度使田緒遺愛碑,張弘靖書;何進滔德政碑,柳公權書,皆石刻之傑也。政和中,梁左丞子美為尹,皆毀之,以其石刻新頒《五禮新儀》”
《五禮記碑》是目前已知中國最大的古碑之一,規模之大,雕刻之精,是唐朝中後期藩鎮越制的實證。該碑殘存著兩代大書法家的墨跡,碑側的唐代柳體鐫刻美觀勁拔,宋代鐫刻宕逸秀麗,是研究“柳體”楷書和“瘦金書”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