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鍋飯名稱起源是從農村吃食堂開始的,生產隊社員家家戶戶不起灶做飯,由生產隊建起大食堂,做飯供全隊人員去吃。人多了就必須多做飯,飯要做得多,鍋就必須要大,人們把這種做法稱為大鍋飯。但是大鍋飯的名詞意義在後來發生了一些變化,實際上變成了一種對集體意志表現的描述,再往後又給這個名詞加帶了平均主義的色彩。
實際上農村生產隊吃大鍋飯的時間維持得很短,後來又恢復了以家庭為單位做飯吃的模式。勞動和勞動者的權益在集體形式下繼續發展著,人們把這種方式用“大鍋飯”的名詞來代替,從某種意義上講應該是不夠準確的。
組織大家共同勞動,共同分配,共同給國家做貢獻,在勞動中各盡所能,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同一個集體內收入差距並不是很大,又被稱為大鍋飯下的平均主義。
只要有不同的工作肯定就存在著勞動者付出的勞動力大小的不同,生產隊按勞動力記工分,廠礦按工資級別發放工資。同一個單位內出現同工不同酬現象比較普遍,一般情況下是工齡較長的職工工資比較高一點,這樣做主要考慮的有其歷史貢獻。一個生產隊要持續開展生產活動,一個廠礦要不斷進行生產,每取得一點業績都同勞動者的付出是分不開的,社員年齡大了,職工上了年紀以後,在生產隊或廠礦從事一些勞動量較小的工作,所記的工分或所領的工資反而比較高。今天的成績與進步同以前社員和職工的勞動付出是分不開的,所以考慮歷史貢獻是有一定道理的。同時這樣做也有利於對年輕社員和職工進行教育,讓他們能夠看到經濟組織發展後的希望,從而安下心來投身到工農業生產中去。
在以集體和國有性質為主導經濟組織形式的大環境下,每一個社員或廠礦企業的職工,他們很少有份外之想法。只有農民存在一點想法,就是如何能夠成為一名國家企業的職工,在各方面都有計劃的大背景下,在農村招收工人的比例是非常低的,所以農民雖然有想法,但能夠實現的是極少數。廠礦職工大多數對工作是滿意的,尤其那些從事技術操作的工人,認為技術任何時候都會被派上用場,而且技術學到手之後是任何人也偷不去的。年齡越大的技術工人越驕傲,讓其轉移到管理崗位時有些人還不願意,因為從工人變成幹部,無論是廠礦內部的管理幹部還是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幹部,工資未必就比工人高。口糧供應方面,幹部的口糧是比有工種糧的工人要少一些。普通幹部從行政事業單位調動到廠礦去工作的現象經常會出現。
工作穩定,收入比較低,收入差距不大,勞動關係比較死板,人們的個人想法比較簡單,單位包辦的事太多,但辦得特別好的不多等是大鍋飯和平均主義時期的特點。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靈活性和自由度。